一位不具名的美国高级官员告诉《纽约时报》,基辅向美方分享了其反攻的计划,促使华盛顿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援助。
虽然没有透露双方分享了多少信息,以及美国人对乌克兰的反攻计划有多么深入的参与,但该官员表示,美国一直在与乌克兰讨论反攻一事。
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此次大反攻取得成功,美国肯定没少出力,基本上,除了没有大规模提供作战人员之外,其他都给乌克兰安排上了,军事顾问出谋划策,大量装备送进乌克兰,还有各种关于俄军的情报。
美国虽然没有直接派出美军下场跟俄军正面作战,但是美国给乌克兰提供的支持,跟直接下场也没有什么区别。对于俄罗斯来说,自然是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西方支持乌克兰的国家可不止“四手”。
据美国官员透露,在俄乌冲突初期,乌克兰并不愿意跟美方分享作战计划,因为乌军实在太弱了,如果向美方暴露了乌军的弱点,美国可能就没有支援乌克兰的兴趣了。
随着战争的持续,乌克兰的弱点全世界有目共睹,而美国试图拖垮俄罗斯的决心却没有明显减弱,这让乌方心里有了底,才敢向美方和盘托出己方军力的实际情况。这使得美乌的合作更加深入,让美方能够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所以能够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克兰偶尔也能够对俄罗斯造成一定的杀伤,包括此次大反攻,也确实取到了成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一定会输,乌克兰此次反攻能够成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也包括俄罗斯的主动退让,因为俄罗斯很清楚,乌克兰此次反攻是豁出命了,如果再失败了,西方将会彻底放弃误击落,所以俄方选择顺势进行战略收缩,大规模撤退的同时,去尽可能多地打击乌克兰的有生力量。
此次乌军投入反攻的人数,数倍于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乌军达到了俄军的八倍,乌方摆明了是要殊死一搏,俄罗斯没必要硬刚。在乌军这一波攻势过去之后,想要再组织起来如此大规模的反击,在冬季之前都不太可能了。
而进入冬季之后,俄罗斯的优势就更大了,不管是打回来,还是守住已经控制的土地,都不是问题。
乌克兰真正缺少的,不是装备,而是作战人员。北约一直在援助乌克兰,但是在人员方面,也就是搞一些雇佣兵。这些雇佣兵配合上乌军,并不足以彻底击退俄罗斯,所以不管怎么打,乌军顶天就是获得一些局部的胜利,没有能力让俄军退到俄乌冲突之前的地方去。
对于美国来说,它的目标还是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现在乌克兰老兵的数量缩水很严重,很多都是没怎么培训过的新兵。美国就是想趁着还有乌克兰人愿意上战场的时候,给他们一些信心,如果乌克兰此次反击再失败了,想要消耗俄罗斯恐怕也找不来多少人为美国卖命。
因此,对于乌克兰反攻的成功,美国并没有表现得很激动。《纽约时报》也指出,目前还看不到基辅取得的成果具有多么广泛的战略意义。
美国专家也指出,在乌克兰跟俄罗斯比拼耐力,最终力不从心的将会是西方。因此,长期消耗下去也很难把俄罗斯怎么样。而乌克兰获得的局部胜利,也只能是让乌克兰不至于被西方彻底放弃。长远来看,乌克兰并不会因为此次反攻的胜利,就彻底扭转自己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