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网红生第6胎,没用力不到10秒就生完,扬言:来几个生几个

12月2日,台湾网红“林叨囝仔”宣布第6胎顺利分娩,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分娩过程,受到众多网友关注。

“林叨囝仔”原名陈佩芬,今年33岁的她与比她大10岁的男友一见钟情,并在婚后努力备孕,10年内生下了6名宝宝。

早在4月份时,陈佩芬就主动在社交媒体上爆料:“搬家就怀孕”的魔法再次应验了,搬到新家4个月后,她又怀上了宝宝。

根据陈佩芬透露,分娩这天,医生还没有抵达,宝宝的头就已经探了出来,无奈之下她居然生生把头塞了回去。

等老公和医生双双进入产房后,在完全没用力的情况下,不到10秒钟时间,宝宝就自己“滑”了出来,且体重达2640克,十分健康。

在陈佩芬晒出的照片中,她抱着宝宝看向镜头,整个人状态非常不错,很难看出刚生完宝宝的痛苦与疲惫。

虽然如今已是6名宝宝的妈妈,但陈佩芬并没有打算就此打住,而是大方对媒体表示“来几个生几个”,相信未来一家八口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

10年生6娃,生娃不用“休息”吗?

从“林叨囝仔”10年生6娃,到著名港星陈浩民的妻子蒋丽莎5年剖4胎,很多宝妈可能都会好奇,她们生娃难道不用“休息”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即便个别女性身体素质比较好,分娩过程顺利,胎儿身体健康,产后恢复迅速,但生娃间隔时间过短仍存在潜在危险。

尤其像蒋丽莎这样5年剖4次行为,称其在挑战身体的极限都不为过。

对于顺产产妇来说,虽然生二胎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如果间隔时间太短,一方面自身的身体机能尚未恢复,自身患上妊娠期并发症,胎儿早产、流产的概率都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产妇既要为已经出生的宝宝哺乳,又要为肚子里的宝宝提供营养,往往很难兼顾,容易同时对两个孩子造成伤害。

而对于剖腹产产妇来说,时间间隔过短后果会更严重。

剖腹产所产生的子宫瘢痕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间隔时间过短,手术切口处的瘢痕会缺乏弹力,因为胎儿不断发育使子宫不断增大,新鲜的瘢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过程中很容易胀破,发生原发性子宫破裂或者前置胎盘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而一旦发生子宫破裂,胎儿离开子宫掉入腹腔,短短几分钟就会死亡,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导致产妇大出血引发休克,危及生命。

所以综上所述,固然两位宝妈10年生6娃、5年剖4胎都很成功,胎儿也非常健康,但只是“偶然事件”,生娃是需要“休息”的。

女性生娃时间该隔多久?

对这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学者曾做过针对性的研究,他们分析了美国犹他州8年时间里分娩的17万多例新生儿,最后得出结论,从新生儿出生孕周和出生体重的角度来考虑,生完前一胎后1年半到2年再怀孕是最理想的情况。

该研究发现,早产和低体重的风险会呈现一个“J型曲线”,在间隔时间1年半-2年时会来到J型曲线的拐点,风险降到最低,且随时间增加,风险会继续升高。

而对剖宫产的情况来说,同样建议间隔至少1年半以上的时间,此时孕产期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且子宫恢复情况也比较理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剖宫产间隔时间超过6年,子宫切口的瘢痕会逐渐变薄,肌纤维也会变成结缔组织,张力变差,增加子宫破裂的可能性。

因此仅从产妇及胎儿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怀孕间隔时间在1年半到2年是比较理想的。

当然这只是从医学、统计学上分析出的最理想化的情况,一方面每个人体质多有不同,另一方面生育还要考虑社会人文和心理因素,所以对于生娃间隔时间不用掐得太准,只要高于1年半的时间,那么再去生二胎、三胎是完全可行的。

老苗结语:

虽然有“林叨囝仔”、蒋丽莎这样的“成功案例”,但生娃时间过短仍不值得提倡,普通宝妈不宜效仿。

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对孩子的健康负责,宝妈在拼二胎、三胎时,一定要要间隔足够的时间,确保“万无一失”。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类似“林叨囝仔”这样的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