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钢洛耐”)将于12月15日IPO上会,接受科创板上市委的审议。
此次申请上市,公司计划募集资金6亿元,用于年产9万吨新型耐火材料项目、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年产1万吨特种碳化硅新材料项目、年产1吨金属复合新型耐火材料项目。
IPO日报注意到,作为中钢集团旗下的企业,2014年中钢集团爆发的债务危机对这家公司的影响仍然存在。截至2021年6月末,中钢洛耐债务重组的长期借款本金达5.06亿元。
来源:公司官网
利润有“支持”
据悉,中钢洛耐系央企中钢集团旗下的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中钢洛耐的核心业务是中高端耐火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现有硅质系列制品、镁质系列制品、高铝系列制品等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的耐火产品,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和煤化工、陶瓷、水泥等多个高温领域。
2006年8月,中钢集团和洛阳市国资委决议共同出资设立中钢耐火(公司前身),注册资本为1.5亿元,其中中钢集团货币出资1.35亿元,洛阳市国资委货币出资1500万元。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中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钢科技”),直接持有公司47.15%的股份,同时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国冶金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间接持股4.53%,合计持有公司 51.68%的股份;中钢洛耐的间接控股股东为中钢集团,实际控制人系国务院国资委。
上会稿显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中钢洛耐实现营业收入16.41亿元、18.2亿元、20.18亿元、14.12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44亿元、2.09亿元、1.45亿元。其中,耐火材料的销售收入分别在公司各期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86.16%、81.79%、83.51%、84.98%。
报告期内,公司外购产品直接销售的收入金额分别为1.14亿元、2.08亿元、3.42亿元、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2%、11.42%、16.96%、30.47%,金额及占比逐年提升。中钢洛耐表示,主要系随着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环保治理、能耗双控等政策影响,下游行业持续进行产能置换,公司自有产能难以满足逐年增长的订单需求,因此外购量较多。
IPO日报注意到,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为公司的利润作出了贡献。
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4982.08万元、3395.46万元、1859.14万元、1653.9万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3.49%、21.18%、8.10%、10.17%;此外,中钢洛耐在报告期内税收优惠对利润的影响额分别为1091.08万元、1055.07万元、2509.56万元、1600.93万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53%、6.58%、10.94%、9.84%。
不难看出,最高是在2018年,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的数额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公司当年利润总额的一半(占比53.02%)。
中钢债务危机“余温”
2014年,受宏观经济下行、钢铁行业持续低迷等外部因素及自身经营不善等内部因素影响,中钢集团深陷数百亿债务危机。2016年9月,中钢集团的部分金融机构债权人成立了债委会并表决通过的债务重组方案;同年12月,中钢集团代表参与重组的下属企业与金融机构债权人签署了《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公司与金融机构债权人债务重组框架协议》。
经谈判,2016-2018年,公司陆续与中国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洛阳银行、民生银行等签署了债务重组协议,主要由中钢股份承担保证担保责任,其中个别银行借款由中钢洛耐进行房产土地抵押或者保证金质押。
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债务重组的长期借款本金达5.06亿元,按借款协议本金需要在2023年、2024年归还完毕,公司面临着一定的债务重组偿债风险。
根据上会稿,报告期内,中钢洛耐的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分别为87.89%、81.54%、54.58%、54.34%,有所下降。记者注意到,公司在2020年末资产负债率有了明显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当年收到的增资款增加了公司的货币资金,从而使得公司当期的资产有所增长。
此外,公司控股股东中钢科技持有的中钢洛的股份被股权质押,对应主债务金额为6.9亿元,债务偿还时间为2023年1月31日开始。而这一股权质押是否会影响到公司控制权的稳定?
据披露,债委会于2021年11月出具了《承诺函》,主要内容为在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推进中,若中钢洛耐面临实际控制人变更,在保障债委会合法权益且全额清偿中钢洛耐股权质押担保范围内债务的前提下,债委会同意中钢集团以经债委会决策认可的公允价值,将中钢洛耐的股权优先转让给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从而维持其实控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存大额诉讼
IPO日报注意到,公司目前还存在尚未解决的诉讼。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7月,公司与内蒙古亿维玻璃纤维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亿维玻璃”)签订了《玻璃窑炉整体熔池新产品试验合同》,并给后者提供了GLJ-30等四种牌号的试验耐材198.63吨,合计金额454.37万元;同月,亿维玻璃又增订了GLJ-30铬铝尖晶石砖及铬铝捣打料147.36吨,合计金额303.07万元;2019年10月,亿维玻璃在原合同基础上继续增订铬铝捣打料3吨、GLJ-30铬铝尖晶石砖2.13吨,合计货款12.76万元。
由于双方对于中钢洛耐提供的耐火材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产生争议,亿维玻璃于2020年8月向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公司赔偿各项损失3781.82万元,并判令其承担诉讼费、保全费、鉴定费。
据悉,中钢洛耐于2021年5月向赤峰中院提交了司法鉴定申请书及民事反诉状,案件正在按照程序推进中,目前尚未进入实体审理并尚未判决。公司表示,该项诉讼可能导致公司承担的最大法律责任为对方主张的3781.82万元,以及无法收回377.25万元货款。
除了作为被告存在,中钢洛耐此前还有一起作为原告的诉讼。据披露,因客户尚未支付剩余货款,2017年10月,公司向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池州冠华黄金冶炼有限公司偿还欠款891.63万元及逾期利息。
截至2021年8月底,公司已收回货款530.23万元,产品退库核销应收账款7.41万元,已作坏账准备261.7万元,尚有92.29万元存在无法收回的可能性。
END
记者 杨紫薇
版式 褚念颖
编辑 吴鸣洲
1
2
3
4
IPO日报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按下“分享”,给我一点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