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海南文昌“国旗村”纪念“九一八”升旗仪式
海南省文昌市锦山镇榜春村委会厚禄村举行纪念“九一八”升旗仪式。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9月18日早上8点,文昌市锦山镇榜春村委会厚禄村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升旗仪式暨村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从2016年开始,这个仅有40来户村民的小村庄,每逢周一或重大节日都会举行全村的升旗仪式,被当地人称为“国旗村”。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现场全体人员情不自禁地高唱国歌,升旗手振臂一挥,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展开,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国旗村”的村民、学生代表、党员代表等200多人自发前来参加升旗仪式。
小朋友在现场手举国旗迎接升旗仪式。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南海网联合省内多家媒体,对这一场备受关注的升旗仪式开展“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的全媒体多矩阵传播。南海网视频直播、滚动报道《椰林深处红旗飘南海网全媒体直播文昌“国旗村”厚禄村“9·18”升旗仪式》在线浏览将近15万人次,文昌市17个镇党委共850余名党员干部集中收看这场升旗仪式,文昌各级党组织7000余名党员群众也通过电脑和手机自发收看。新浪微博开设的#文昌国旗村#微博话题,超过20万人次的阅读量,百度搜索#文昌国旗村#有超过25000条新闻,环球网、东方网、搜狐等多家国内知名网站对升旗仪式进行了转发报道。
升旗仪式前默哀一分钟。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患病老支书坐轮椅参加升旗 “国旗村”有了升旗制度
9月18日,伴随着庄严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晨风在厚禄村冉冉升起。榜春村委会老支书陈勋祥因患病,坐着轮椅坚持来参加升旗,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天,湖山中学12名少先队员和团员代表,前来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希望通过这样的仪式性教育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青少年增强国家观念、增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湖山中学符老师说。
文昌厚禄村公布升国旗制度,每周一早晨举行升国旗仪式。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厚禄村村民、湖山中学校长陈川杰希望能借助升国旗的举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进一步增强村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尤其要注重青少年的培养,让孩子们从小能感受到红色精神的渲染,让红旗精神“薪火相传”。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也希望厚禄村的孩子们勤奋学习,将来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升国旗仪式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还为我们村民提供了致富交流的平台。”厚禄西村村长陈奕喜介绍说,起初只有村干部和党员参加,这两年来参加升国旗逐渐成为了村民们的习惯。为规范升国旗活动,该村规范了升旗时间、步骤和程序,并公布最新的升国旗制度,要求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早晨、以及节假日或重要纪念日时要举行升国旗,每次升旗仪式时,前来参加的村民要着装、列队等。
文昌厚禄村村民座谈会现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村里组织爱国主义座谈会 掀起建设“美丽乡村”热潮
升旗仪式后,文昌市锦山镇委镇政府在厚禄村组织召开了村民爱国主义座谈会,探讨如何进一步把厚禄村美丽乡村建设好,打响“国旗村”的爱国主义牌子。会上,村里的党员和村民积极献言献策。海南知名网络大V“黎家美沙酮”说:“这次升旗仪式给我感觉,比看天安门升旗还要激动。”黎家美沙酮表示,在村中看到下一代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可,就看到了厚禄村未来的希望。
文昌市锦山镇委书记邢展在座谈会上发言。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文昌市锦山镇委书记邢展表示,在乡贤陈川豪的带头发动下,在陈奕喜、陈川杰等23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组织实施下,厚禄村人不等不靠自筹自建,出资出力,掀起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新热潮。今年,该镇党委政府为贯彻落实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建设“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战略,将厚禄村申报创建“三星”示范村,重点打造的第一批美丽乡村之列。
锦山镇榜春村委会支部书记吕先辉表示,除了在重大纪念日或传统节日举行升旗仪式外,还应在村内定期开展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比如开展优秀党员事迹宣讲、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宣传正能量,增强村民乃至小孩的爱国、爱党和热爱家园的思想,铭记党恩,不断提高村民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吸引更多的外出村民、外出媳妇回乡建设,为厚禄美丽乡村建设充实后备力量。
新版村规民约定下 增强全村“一家亲”
厚禄西村民小组组长陈奕喜告诉记者,近两年来,该村坚持不懈的升旗举动,促进了村民的团结,提升了村民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意识,村里已经订下门前三包和村规民约,每月10号和20号村民不用发动,就会主动参加义务劳动搞好村里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出义务工1000多人次。村基金会还在微信群中接龙为村里自愿捐资,发动群众捐款达60多万元,为村里的基础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陈奕喜说,厚禄西村和厚禄东村,两个村民小组的乡亲们,心合在一起,劲儿使在一块儿,围绕着建设美丽乡村大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小山村一天天在变样,乡村的生活也越来越甜美。
村里高扬的五星红旗,不仅是厚禄村独特的精神标识,更是老百姓最朴素的信仰。一次次庄严的升旗仪式,不仅凝聚了民心,而且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正因为这股原生动力,让厚禄村这个隐藏在椰林深处的村庄,成为了深受红色精神涵养,具有强烈而又朴素爱国主义的美丽乡村。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文昌9月18日南海网记者姚少龙 陈丽娜 报道)
【早前报道】
南海网独家| 海南:椰林深处有个“国旗村”【视频】
鸟瞰文昌市锦山镇厚禄村。南海网记者李庆芳 摄
鸟瞰文昌市锦山镇厚禄村。南海网记者李庆芳 摄
文昌市锦山镇榜村村委会厚禄西村村民组长陈奕喜担任升旗手。连中华摄
【编者按】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来自基层的原生动力。在海南文昌市委组织部主办的“讲述平凡党员的不平凡故事”采风活动中,南海网记者和一群中学生小记者一起走进了一个个普通的村庄和社区,聆听了一群优秀基层党员鲜活感人的故事,被称为“国旗村”的厚禄村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以坚强基层党组织和实干为民的基层党员为支撑的小村庄,正因为这股原生动力,让厚禄村这个隐藏在椰林深处的村庄,成为了深受红色精神涵养,具有强烈而又朴素爱国主义的美丽乡村。即日起,南海网将以“国旗村”为开篇,陆续推出文昌“讲述平凡党员的不平凡故事”系列报道,展示海南基层党员在建设美好新海南中的模范作用和奉献精神,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
和往常一样,这次升旗仪式,63岁的共产党员“喜哥”担任升旗手。上午9时的升旗仪式,他早早就起床准备,从衣柜中挑出一件白色长袖衬衣穿上,反复检查扣好的领口袖口,力求形象整洁庄重。
“喜哥”是海南省文昌市锦山镇榜村村委会厚禄西村村民组长陈奕喜。从2016年开始,他所在的小村庄每逢周一或重大节日都会举行全村的升旗仪式,被当地人称为“国旗村”。
9月9日这天升旗,是为了迎接第33个教师节。在村里的小广场上,陈奕喜和文昌市湖山中学校长、厚禄村基金会秘书长陈川杰一起登上升旗台。国歌奏响,在村里父老乡亲的注目下升起了五星红旗。
郁郁葱葱的椰林间,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飘动的国旗更加鲜艳。这里的升旗仪式,虽谈不上不壮观,却非常庄严。
9月9日,为了迎接教师节,文昌市锦山镇厚禄村的村民参加升旗仪式。连中华摄
一个人:第一次升旗 党员“喜哥”激动地哭了
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陈奕喜想起了一年多前,国歌奏响、国旗第一次在厚禄村升起的那刻,他激动地哭了。
升旗台就在陈奕喜家不过10多米的地方。“在家就能看到五星红旗飘扬,高兴。”因为离家很近,陈奕喜把给升旗台周围除杂草、平整地块的工作主动揽了下来。
村民们说,这个升旗台也是陈奕喜带着他们一砖一土修起来的。陈奕喜本就是建筑工,他发挥专长带领村民干工,自己买水泥、瓷砖,和泥、砌砖的活也不甘人后。“修建升旗台的时候,虽然每天汗流浃背,但却很有劲。”陈奕喜说。
竣工后,村委会给陈奕喜发放工作误餐款,他刚领下就捐给了村里的基金会。他说,要把这笔钱投入到厚禄村的建设中。
埋头干活,默默奉献,陈奕喜的一举一动,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尊称他为“喜哥”。每次升旗仪式前一天,“喜哥”都会口头通知村民,口耳相传,相约到场,从不缺席。
已有7年党龄的陈奕喜,对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有自己的理解。“我是党员,又是村里的小组长,没什么大能耐,就多做点事,把工作做好才能带动村民积极向上。”
一个村:村民捐款建升旗台 升旗仪式不缺席
厚禄村由东西两村组成,仅有40来户村民。2016年,文昌市锦山镇政府将厚禄村确定为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乡亲们打心眼儿里高兴。曾带头捐资筹款为村里修建进村道路的陈川豪提议,在村里建造一个“国旗升旗台”。“当时的初衷是,过年过节举行升旗仪式,能增强村民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仪式,村里人也能更团结,齐心协力建设好家乡。”提议一出,村民们双手赞成。
村民们主动捐款修建升旗台,陈奕喜领着两个儿子带头捐款,并和村民们一起出力建起了升旗台,“每次升旗,村里在家的乡亲都会到场。”这是最令陈奕喜欣慰的。每逢节假日,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也会赶回来参加升旗仪式,最多时有200多人参加。村民陈川豪虽然在海口生活,但他经常从海口驱车赶回家参加升旗仪式。“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看着国旗在村广场升起,很自豪,也很有动力。”陈川豪说。
“升旗仪式以后会继续举行下去。”陈奕喜说,“升国旗是对下一代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家不能只顾着干工,忽略了对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让他们忘记了党的恩情。”如今,在广场升国旗已成了村民生活中一份顺其自然的坚持。
一面旗:贫困山村变身美丽乡村 外出务工青年返乡
每次升旗仪式后,陈奕喜都会和村委会的其他成员,结合升国旗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学习培训活动,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告诉大家国旗的含义,讲解国家的惠民政策,传递着一份朴素的爱国情怀。
慢慢地,“喜哥”和升旗的伙伴们也像一面旗帜,成为村民们的榜样,大家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他(喜哥 )给我们树了个样子,带领大家把村里的建设搞好,村民义务劳动,边做、边看、边想,生活越来越好。”陈川杰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受到“喜哥”等党员的影响,主动出钱出力建设家乡。
同时,厚禄村村民主动立下门前三包村规民约,下一步还要把升国旗等写进村规民约,上墙推介。每月10日和20日,村民们会自发相聚,走出家门参加义务劳动,搞好村里的卫生清洁。村民们在微信群里,为村里的基金会捐款累计达60多万元,积极为建设美丽乡村和扶贫救助筹资出力。
在厚禄村中,一座明朝古庙默默述说着村中的百年历史,也见证着村里近两年来的变化。近年来,厚禄村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不断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充分发挥了全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特别是升旗台建成后,一次次庄严的升旗仪式,不仅凝聚了民心,而且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如今,美丽乡村厚禄村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完善,路通水绿花儿艳,公共路灯亮起来了,停车场平坦了,灯光排球场建起来了,休闲室热闹起来了……村里高扬的五星红旗,不仅是厚禄村独特的精神标识,更是老百姓最朴素的信仰。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9月14日消息记者刘麦陈丽娜)
一次次升旗仪式不仅凝聚了民心,而且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厚禄村的发展。连中华摄
文昌市锦山镇厚禄村村景 符振忠 摄
文昌市锦山镇厚禄村村景 符振忠 摄
【独家评论】
9月9日这天升旗,是为了庆祝第33个教师节。在村里的小广场上,陈奕喜和文昌市湖山中学校长、厚禄村基金会秘书长陈川杰一起登上升旗台。国歌奏响,在村里父老乡亲的注目下升起了五星红旗。郁郁葱葱的椰林间,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飘动的国旗更加鲜艳。这里的升旗仪式,虽谈不上不壮观,却非常庄严。
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让教师节的庆祝变得更加凝重,充分彰显了厚禄村尊师重道的诚意。值得肯定的是,在厚禄村,这样的升国旗仪式并非只在教师节,更在于平时。据报道,从2016年开始,厚禄村每逢周一或重大节日都会举行全村的升旗仪式。村民们一砖一土修筑了升旗台,每到升旗仪式前一天,都会口耳相传,相约到场,从不缺席。
甚至,有在外务工、生活的村民,在节假日还会专程赶回来观看升国旗。据了解,厚禄村对升国旗的重视,初衷是为了增强村民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仪式,村里人也能更团结,齐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很显然,红色精神正在涵养着这座椰林深处的小村庄,升国旗已然成了厚禄村村民的一种价值与信仰,诠释着村民的爱国情怀,感怀党的恩情。
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保持干净整洁、生态优美只是起点,美丽乡村更需要精神来涵养,需要塑造良好的风气、精神面貌。那么,需要怎样的精神涵养呢?毫无疑问,需要守护浸润乡愁的村韵,需要挖掘乡土文化根脉,培育乡贤文化,用具体的文化符号去涵养,但更加需要红色精神的滋润和涵养。
某种意义上说,红色精神的涵养,增强的是村民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达到美丽心灵、凝聚人心的效果。在红色精神的涵养下,厚禄村村民团结一心,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不仅凝聚了民心,而且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如今,美丽乡村厚禄村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完善,路通水绿花儿艳,公共路灯亮起来了,停车场平坦了,灯光排球场建起来了,休闲室热闹起来了……这些最实在的变化,让我们见证了红色精神的力量,见证了厚禄村这个美丽乡村独具特色的魅力。由此,我们乐见也期许,在红色精神的不断涵养下,厚禄村能够走得更远更好。(肖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