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正酣,你是不是已经早就在路上呢?今天小编推荐的这5个小岛,景色美、性价比高,更重要的是交通超便利,赶快带上家人或者约上朋友粗发吧!
行走的人生
Traveling
你知道吗?在中国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上,仅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就有6500多个,这些岛屿就像是镶嵌在海平面的颗颗珍珠,星星点点,美丽异常,就让我们跟着文字,走进这些神奇的岛屿吧!
1
海上仙山东门屿
作者: 庄建华
因为一部电影《左耳》,福建的东山岛渐渐被大众所知。
一个周末,我们几个摄友从厦门驱车,沿着沈海高速向东山出发。一个小时后,我们的汽车驶进东山岛,来到了铜山风动石景区。我们没有迷恋于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的风动石,而是径直买了开往东门屿的船票,开始了一段海上仙山之旅。
交通参考:
2
平潭石头会说话
作者:李其荣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象碉堡。”这首民谣里说的就是平潭石头多,石厝多。
平潭岛盛产石头,且平潭的石头会说话,它不仅说出了平潭人的热情好客,而且说出了平潭石头的风情浓郁,更说出了世代平潭人的生存智慧、勤劳勇敢。
君不见,那南寨山的神猴率领的众多象形石,坛南湾的双狮戏水及众多的海蚀仙人地貌,也在静候着您的光临。
平潭特有的海蚀地貌,让岛上海蚀崖、海蚀洞、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阶地星罗棋布。仙人井、仙人峰、仙人台、仙人洞、金观音,无不述说着平潭的往昔。骆驼岩、神龟石、鸳鸯理翅、花豹巡山等四十余处象形石,让岛上的南寨山成为名闻岚岛的岩石动物园。猴王迎客、情人石、双龟对话等岩石,形象逼真地让您联想翩跹。坛南湾的石头别具一格,双狮戏水、蟾口迎日等别有滋味。
但最令人叫绝的还是平潭的石厝。平潭的石厝不仅会说话,而且会唱歌。平潭的石厝遍布全岛,比比皆是,尤以白青乡的白胜村、塘屿乡的南中村、北厝镇的西壁村东壁村为最。石厝全用石头砌成,就连压瓦片的重物,也是取之小块的石头。有人说,石厝是平潭人战天斗地生存智慧的结晶。也有人说,石厝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此话一点不假。满山遍野的石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岩石不仅为当地村民建厝提供了廉价的建材,而且为当地村民阻挡了台风的疾狂。住在石厝里,还冬暖夏凉呢!
平潭岛盛产石头,自然衍生了众多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的巧夺天工,又使平潭声名远播。据说,平潭岛上从事隧道掘进业者甚多,几乎到了可以垄断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是盛产石头的“副产品”。
惟妙惟俏的海蚀地貌,亦真亦幻的象形石,如诗如画的平潭石厝,这些离不开石头的物件,无不述说着大自然的造化和平潭人的聪明才智。见到那些静静无语的石头,你能说平潭的石头不会说话吗?
交通参考:
3
目屿的沙滩
作者:周琦
目屿是一个小岛,位于福清南部沙埔镇,距福清市区仅50公里。它的南面是莆田南日岛,东边是平潭海坛岛,西邻莆田湾,北与沙埔镇牛头尾码头遥遥相望。目屿岛面积仅有3.09平方公里,岛上最高处海拔106米,海岸线曲折,大小海湾36个,沙滩12处,附近还有许多有人的无人的岛屿如牛耳屿、蛇岛等30余座,平沙细浪,潮涨潮落,星移斗转,山青水碧。古代这里曾做为监视海洋情况的哨卡,成为军事要塞的耳目,因此称为目屿。由于整个岛屿的平面看上去仿佛一匹奔腾的骏马,而东部的最高山峰又颇似高耸狂奔的马首,当地人对它有个通俗而直观的称呼:野马屿。
目屿至今仍是处于原生态的一个小岛,岛上几个小村落,数百户人家500多人口,既无工业污染,也无污水横流,岛上东、中、西三座山峰并峙,山上奇石峭岩林立,草木葱茏,尤其是它的海面辽阔无际,海岸细沙如砥,成为夏季野营郊游的胜境。
目屿的沙滩林林总总有12处,其中最大的当属东田湾和南大澳。东田湾附近建了一个度假村,因此这儿游人众多,盛夏时节海滩上各色泳衣五彩缤纷,湛蓝的大海,淡蓝的高天,丝丝浮荡的白云,远处漂浮的岛屿如一叶扁舟,浅海处嘻戏打闹的的人群,给那平坦无垠的沙滩增添了勃勃生机。
东田湾为一个小小的弯月形海湾,沙细如齑,地势平缓,洁净的沙滩上一波又一波海浪轻轻地涌上,又轻轻地退下,留下些许波纹和白色的泡沫,就这么不停地涌来不停地退下,冲刷着岸边的礁岩。海湾两边是高耸的山峦,块块裸露的岩石如勇士般威武地挺立,丛丛翠绿的灌木自在地生长于岩缝间峭壁上。高处的沙丘蔓生着长长的野藤,在夏季灼热的阳光下顽强地盛开着紫色、粉色、黄色的小花,向世间昭示着旺盛的生命力。海湾尽头数十块礁岩在浅海处凌乱地散落着,任凭海水一进一退有节奏地侵蚀着,滴水穿石,日月更替,数千万年的冲刷,使这些礁石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形态,令人品评回味不尽。
如果说东田湾是一个海湾的乐园,那么南大澳则是一处静谧的休闲胜地。由于路途较远,且行走颇为艰难,人们都贪图方便,来这里的的游人尚不多见。因此南大澳的沙滩绝少受人侵扰,处于一种自然的原生野趣状态。海岸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礁岩, 上面布满了条条纹线和斑斑蚀痕,在向世间讲述着沧海桑田的旅程、古往今来的风烟。
目屿的沙滩,每一处都成为游人向往的海上世界,每一处都展现出浑然天成的骄人风韵,每一处都幻化出令人神驰的流光异采。
交通参考:
4
浪漫鼓浪屿
作者:赖成航
一个周末,我和同学游玩了鼓浪屿。
一到厦门站,我们直奔厦门码头,坐轮渡去鼓浪屿。远远望去,鼓浪屿宛如一块碧玉镶嵌在蓝色的海面上。午后的鼓浪屿受到阳光的恩赐,褪去了那层薄薄的细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她的风姿。在钢琴馆参观时,恰巧遇到有人在弹奏《鼓浪屿之歌》,缓慢而又不失欢快。
鼓浪屿上没有车水马龙,有的只是环岛的电瓶车和骑自行车的人,更多的是边走边看风景的行人。周末游客较多,但不拥挤。专程来到岛上拍婚纱照的幸福情侣,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羡慕的眼目光。
上岛后,我瞬间觉得轻松。没有红绿灯,没有汽车鸣笛声,道路的两旁绿树红花,随处可见的小吃和琳琅满目的纪念品让人眼花缭乱。靠海的城市总是给人清新浪漫的感觉,男生的白衬衫,女生的裙摆,被海风吹着,犹如置身于青春电影里,展现的是年轻人阳光和朝气。快乐的人遇上美丽的岛,仿佛这世界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厦门的海很有特色,海浪有节奏,波涛起伏,没有海浪滔天,没有蓝得发黑,给人一种胆颤心惊的感觉。在微细如粉的沙滩上躺着,吹吹海风,听听海的声音,很温馨,很惬意。
交通参考:
5
印象湄洲岛
作者:楼嵘
福建莆田湄洲岛久负盛名,一直想去看看。前不久,终于得以成行。
我们一行四人,从莆田乘汽车大约一个钟头到达文甲码头,摆渡上湄洲岛。站在渡船甲板上,迎着带咸味的海风,看着海天一色,和同伴们猜测妈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这时一位手拿着香、纸和一小挂鞭炮,穿着一件印有“妈祖保佑”字样的白T恤,操着一口闽南普通话的花甲老人回答了我们。妈祖,原名林默娘,湄洲岛人,27岁就升天成仙了。一生虽短暂,却留下无数救难济世的动人事迹。殁后,人们为了纪念她,于公元987年在岛上她升化的顶峰建庙奉祀。这里是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座妈祖庙的“祖庙”。
上湄洲岛后,我们先去了祖庙。这里是1978年重建的,有殿、阁、楼、坊、亭等处,形成了错落有致、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仪门,俗称“圣旨门”,寓妈祖曾受历代皇帝敕封之意。过了仪门,拾阶而上到了正殿,又称“太子殿”。因康熙朝福建总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姚启圣,曾对正殿进行改建修缮而得名。绕过正殿左拐到寝殿,这里是供奉妈祖和举行祭祀的主要殿堂。环顾寝殿,四周点着许多红灯,灯座上贴有人名。工作人员说一盏红灯,代表一个人,只要捐一定数量的香资,就可以点亮一盏红灯并写上名字,以得到妈祖的保佑。殿中还保存的宋代金身妈祖、明代妈祖石像、石刻圣旨和一枚清代御赐宝玺,堪称镇庙“四宝”。出了寝殿登上梳妆楼,传说这是妈祖梳妆的地方,这里有一长条形雕有九条龙的玉石笏,据说这是妈祖拿过的笏,只要在这笏上摸三遍,就能心想事成。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来到妈祖文化园,这里有妈祖石雕巨像、妈祖故事群雕、碑林、“天下第一印”石刻等景点,最出名的就是妈祖石雕巨像,是著名的标志物。妈祖像面对的方向就是台湾地区,这里七成左右的香客都来自台湾地区,实现祖国统一,是很多台湾同胞的心愿。
离开妈祖文化园,我们来到祖庙新殿。这是五进仿宋建筑群,全长466米,宽99米,上下落差68米,被誉为“海上的布达拉宫”。其中天后殿面积987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千人朝拜。正中供奉着6米高的妈祖坐像,神威显赫,左右陪侍陈静姑、钱四娘俩女杰,两旁竖有姚启圣、施琅等八大陪神,四周点满了平安红灯。
出了天后殿,走下一百多层石阶来到天后广场。广场约有一万平方米,正前方有一个28米高的大戏楼,两旁有双层观礼台和回廊,这是祖庙举行大型祭典和盛大活动的场所。这时,敲锣打鼓地出现了一支百人队伍,男女老少穿一色的衣服,八个壮汉抬着一个轿子,轿上供着妈祖神像。他们一路走,一路左右大幅度摆晃轿子。听晓事的人介绍:这是附近渔村的渔民来请妈祖,妈祖的坐轿摇晃得越厉害,请回的妈祖法力越大,越能保佑出海的渔民。
离开湄洲岛时,我看见妈祖雕像仍然凝视着远方,那目光仿佛在渴望游子能早日回到母亲怀抱。
交通参考:
在还在等什么呢?
赶快收拾行李!
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出发吧~
关注“南昌铁路”微信,点击进入“铁定行”网页版,免费查询列车正晚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