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国产品牌中, 为何偏偏只有中华能够诠释出年味?

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人,对于年的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或是于阔别久日之后的再度重逢;亦或是于漂泊一年后回到自己的心之所盼。

人们常说:怀揣着理想独自在外闯荡,尝尽无数酸甜苦辣却不愿对人讲,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精彩中亦存有多少难以诉说的无奈。

转眼间,一年又一载,正好似翻越一山又一峰,无论成功与否,无论有钱还是没钱,回家过年,即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过年的人潮涌动,又宛如往年般人山人海,细细揣摩,好似一杯能囊括万物的美酒,唯有品过这杯酒的人,方可自醉。

而对于“年”字的理解,一千个人总会存有一千种独到理解,古人视年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后的辞旧迎新;现代人视年为阖家欢乐间的团圆与喜悦。

国外虽没有春节一说,但每每来到年底,总少不了老一辈人传承下来的习俗。例如在西方人十分重视的圣诞节,许多家庭进入到12月份便会忙于节前筹备和大量采购,且在平安夜当晚全家人团聚并共进晚餐

无论是聚会聊天亦或是畅享美食,一家人团聚都是最重要的。

诚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民族对于“年”都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现代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侵袭,也使国内年轻一代人对于外国文化充满着更多的新奇与崇拜。

但即便如此,中华年却并未因越发频繁的异域文化碰撞而遭受到淡化,反而在不断演绎下变得更具有年味

中华文化的传播少不了品牌的精准介入,事实上汽车产业亦能实现很好的表达。

而现在的问题是,假如非要做出选择,那么对于国人来讲,什么样的品牌,又或是什么样的车方才能诠释出中华年的深层含义?若要问好车君,那么答案一定会是中华汽车

或许会有人说,选择国产品牌很好理解,但都是国产车,为何却偏偏是中华?其实这并不难解释。如果换作其它的汽车品牌来表达中华年是否可行?

介于此,咱们不妨一同来分析看看。

首先来讲,合资品牌汽车缺乏中华文化底蕴,在气场上肯定不搭调,很难诠释出华夏文化的精气神;那如果是帝豪传祺、名爵行吗?显然,也不是最适合。

归根结底,还在于其文化气息不一,调性不同,审美和价值取向也不尽一致。且用一句俗话说,找不到在一个频道上的感觉和共鸣。

这就引人思考,同样是汽车自主品牌为何在精神层面和文化诉求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事实上,国人对于亲情的诠释,皆可集中在一台中华车上。中华不光是一个民族品牌,更是文化延续和对华夏精神的代入。

此外,从中华汽车历经千锤百炼的设计细节来讲亦可初见端倪。

一方面,中华汽车普遍采用精致且大气的前脸设计,典雅却不浮夸,暗含中国人对于亲情和孝道的理解。

另一方面,中华汽车在内饰上大多采用了更为柔软的质地以及更加趋肤的触感体验,可谓是含蓄中又让人回味悠长,一次体验即永远难忘。

再者,正如前文所述,中国形象传播历来少不了品牌的介入,尤其是汽车产业。

因此,欲使品牌成为一国的文化大使,显然要有本土文化的支撑,它与现代化和国际化并不相悖和冲突,反而相互助益,更显张力。

久而久之,当外国人提到中国,便可首先想到中华汽车,正如说到过年,就一定会联系到中华汽车一个道理。

不可否认,中华,中华车,即是对中华情乃至中华年的最好展现形式,甚至可以毫不掩饰地说,除了中华,其它任何一个品牌或是一款车都很难彰显出对于中国年的情感共鸣。

或许这也解释了为何中华汽车能够将中国年味诠释的如此根深蒂固。华晨中华选择这样做,也定将把品牌形象深入到无数中国家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