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在我心中丨贵州首位登上珠峰的女性,国旗是她攀登高峰的必带品

编者按

70年前,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70年来,那抹鲜艳的红色,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液中澎湃激荡,演绎成最浓厚最炽热的爱国深情。

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红”;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有一种深情,叫“国旗在我心中”。今天起,多彩贵州网推出“国旗在我心中”一组特稿,讲述70年来,贵州和五星红旗那些感人的故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

2017年5月22日凌晨5点40分,

当第一束阳光照耀在珠穆朗玛峰顶时,

黄春燕将五星红旗插在世界之巅,

她也成为了贵州首位登顶珠峰的女运动员。

这一抹红,是贵州首次正式组队对世界最高峰的挑战,也填补了贵州省高山探险的空白。“两年前,珠峰顶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永远是我心里最美好的画面。”9月2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春燕说。


站在珠峰之巅,

她说:“像回到了自己的家。”


珠穆朗玛峰8300米营地,黄春燕与队友展开了五星红旗

2017年5月22日。

天边突然泛起了一点白,透出了光。很快,光线越来越强,恍惚间甚至有些刺眼。只一刹那,太阳跳出云海,将第一束光投射在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出现了壮观震撼的金顶景象。这一刻,是凌晨5点40分。

黄春燕小心翼翼地从背包里拿出五星红旗,双手紧握旗帜两端,迎着朝阳徐徐展开,在世界之巅留下了她和五星红旗的第一张照片。

“像回到了自己的家。”站在珠峰之巅的刹那,黄春燕很骄傲很自豪。

手里的五星红旗迎风飞扬,黄春燕成为贵州第一位攀登上世界屋脊的女性!


7岁时,立志将红旗插上珠峰

为了这一刻,黄春燕准备了17年。

从小在贵州山里长大的黄春燕在家中排行老幺,上面还有3个哥哥。那时,7岁的她每天都会和哥哥们在山路上奔跑嬉闹,每每在兴头上,总会听见父亲隔着老远呼喊:“注意安全!”

但他们依然围着大山一圈又一圈地跑着,闹着。

然而,幸福的日子在1989年戛然而止。这是黄春燕一生的伤痛,也是她父母难以迈过去的坎。“那年,3个哥哥患病相继离世。”黄春燕说。

哥哥们的离去,让这个家蒙上了一层阴影。父母时常在半夜偷偷哭泣,父亲从那以后也不再提及跟哥哥们有关的任何事。父母一直处于悲伤之中,黄春燕也因此比同龄孩子早熟。


现在的黄春燕不仅做到了让父母骄傲的大事,而且还被称为登山女神!

为了让父母走出悲伤的阴影,小小的黄春燕决定长大后要做一番大事,并且一定是让父母骄傲的大事。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一次,黄春燕偶然看到了一篇文章——《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之巅飘扬》

“我对大山有着多于普通人的敬畏。”7岁的她眼前一亮,望了望周围的大山,下了一个决心:成为一名登山运动员,我也要把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


为登顶珠峰,她准备了17年

从18岁开始,黄春燕经过17年的训练,登山、攀岩、马拉松、潜水,十几次深入藏区,足迹遍布无数座高峰,创下了诸多纪录,只是为了离自己儿时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梦想越来越近。

为了拿到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资格证”,2016年,黄春燕向着尼泊尔马纳斯鲁峰发起了“挑战”。马纳斯鲁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的马纳斯鲁峰,海拔8100米,是世界第八高峰。

在一段7000多米海拔的行程中,黄春燕忘了打开氧气瓶,昏昏欲睡,和死神擦肩而过;在一段海拔7400米的冰壁上行走时,她冒着寒风,踩着坚冰,一侧是万丈悬崖,却没有路绳、冰镐、登山杖等防护,“稍不留意,就会掉下去。”


在马纳斯鲁峰上,黄春燕再次与国旗合影

最终,历时25天,黄春燕和队友“拿下”了马纳斯鲁峰。

2016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出具文件,批准登山爱好者于2017年出征珠穆朗玛峰,黄春燕成为22人中的一个,也是三位女性之一。

在填写“2017年珠穆朗玛峰(北坡)——贵州省登山队”的申请中,黄春燕写道:“登顶珠峰是我从小的愿望,是童年的梦想,为实现这个梦想已经努力了17年,失去了很多,但收获更多。我愿意参加贵州省2017珠峰登山队,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能为贵州省争光!作为贵州人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

2017年4月4日,迫不及待的黄春燕抵达拉萨。

山上的氧气只有30%,相当于七八个塑料袋套在头上,让人喘不过气来。因为攀登珠峰是非常冒险的极限运动,需要足够的经验和体能储备。如果不够强壮,身体脂肪不够,随时可能会“永远”留在山上。

在西藏的前10天,黄春燕和队友不断进行模拟攀登训练。第10天,身体基本适应后的黄春燕“进驻”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

头痛、恶心、呕吐、眩晕,还要负重前行。这期间,黄春燕在做着各种思想斗争,她甚至想到了死亡。“这条通往梦想的坎坷之路,不仅危险还让人压抑,因为跨出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决定生死。”黄春燕说。

2017年5月22日凌晨1时,黄春燕迎来珠峰攀登的最后一程——从海拔8300米突击8848米。

在8840米时,她停下了脚步,她在等待曙光。

凌晨5时40分左右,第一缕曙光刺破黑暗,光明随之到来。

这时,黄春燕拿下氧气面罩,补了一下口红,让自己美美地问鼎珠峰之巅。


自豪,在每一个与国旗合影的时刻

登山会上瘾!

在成功登上珠峰之巅后的几个月,黄春燕再次出征,于2018年2月10日完成了全球极限7+2登山计划的第二站——登顶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2018年8月,又完成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的登顶任务。


2018年2月10日,黄春燕顺利登顶了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

所谓的“7+2”极限计划,是很多攀登爱好者的终极目标,具体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并徒步抵达南北极极点。

“无论是在珠峰之巅或查亚峰顶,只有飘扬的五星红旗才能表达当时的心情。”目前,黄春燕已成功登顶25座高峰。

只要是攀登高峰,国旗都会是黄春燕随身必带的物品。

在马纳斯鲁峰攀登途中,黄春燕每天都会检查背包,即便国旗被她用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密封好,她也依然担心国旗褶皱潮湿。这些细微的动作,被尼泊尔的向导看在眼里。

“没想到的是,10月1日那天,成功登上尼泊尔的马纳斯鲁峰后,我居然忘了将国旗拿出来。”黄春燕说,估计是8100米的山顶上氧气稀薄,导致大脑反应“迟缓”的缘故。

英语不好的尼泊尔向导,不会说国旗的单词,只得焦急地一边比划一边喊“photo、photo。”

黄春燕听不明白,向导便缓慢地走向黄春燕,打开背包拿出装着国旗的袋子。

“每一次展开国旗,我都感觉非常庄严圣神。”黄春燕说。


和国旗有关的故事,还很多……


“有了国旗的加持,接下来的路程我身轻如燕,轻松完赛。”

2016年3月。日本名古屋女子马拉松大赛现场。黄春燕是选手参赛。

“干巴得(加油)……”一路上,都有日本市民为本土选手打气。

跑了30公里左右,拥挤的人群里突然有中文在高喊“黄春燕,加油!”

黄春燕仔细一看,是一群人拿着五星红旗在向她挥手。

黄春燕向国旗飞奔而去。

“有了国旗的加持,接下来的路程我身轻如燕,轻松完赛。”黄春燕说。

如今,黄春燕终于完成了儿时的心愿——登顶珠峰。“父母知道后,兴奋得睡不着觉。”黄春燕说,回到家乡,父亲头一次主动向她提起哥哥们的往事。“我想我已经做到成为父母的骄傲了,他们应该也释怀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敬畏贵州的山水。”黄春燕说,贵州的生态环境很好,她走过世界上很多城市,经常觉得疲惫不堪,但只要一回到故乡,就很有活力,她觉得这是大山赐予的生命力。

“珠峰是一个符号,一段历史。就像家一样,我把灵魂放在那里了。”黄春燕说,每次登山后她都很感谢山,是山放我们生路,我们才能顺利下山;是山接纳我们,我们才能和它走得更近,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就是生态文明。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客户端

记者:黄桂花 杨昌鼎 徐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