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木马程序》:解读3种木马程序,建立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当父母想要控制、抓紧小孩,小孩就会努力脱离父母的控制,无论是当场反叛离家,还是先乖顺长大再想办法远离父母。


朋友圈有个朋友经常会发一些孩子的照片,每张照片里孩子都在尝试着不同的新事物,有时候在跳舞,有时候在画画,有时候在学钢琴……虽然尝试的东西很多,但每次和这个朋友聊天时发现,她的孩子最终没有一样能够学成,她说她的孩子非常不听话,什么都不愿意学。

像这样的家长在如今的社会比比皆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几个月开始便报早教,到上幼儿园之后,每个周末都排满舞蹈、钢琴、美术等等的课程。作为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怕落后于别人,因为一旦输了或是落后,孩子长大便不能好好生存。直到最近看到一本书,来自台湾作家李欣频的著作《人类木马程序》,我才知道,这样的家长其实是陷入因焦虑“孩子会活不好”导致的木马程序当中。


李欣频是个众所周知的才女,她的个人习惯是将平时吸引自己的文字、广告、电影对白、歌词,分类收集成自己的一本宝典,把平常的灵感也都记录进去,好几年之后就成了自己的私人情报局。

《人类木马程序》是李欣频沉淀酝酿五年之大作,句句直击人心。书中告诉我们藏身于头脑中的木马程序有不自信、完美/控制、负向情绪、矛盾、内建成功后便偏离、追逐虚幻不实目标等特征;木马程序分为自我与人际关系木马程序、感情的木马程序、关于天赋、梦想、金钱的木马程序、导致身心疾病的木马程序等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每种木马程序都是什么和相关解法。

读完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种关于家长和孩子的木马程序。

01 打破害怕木马程序,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有部印度电影《起跑线》,讲的是一个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母亲,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她认为孩子不能像他们一样念公立学校,因为在公立学校什么都学不到,当别人用英语交流时,她会因英语不好而害怕与人沟通,从而导致被孤立。但是当这位母亲付出时间、金钱,甚至让别人受伤的代价之后,孩子最终还是回到公立学校念书。


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父母很多很多,大部分的父母焦虑、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将来会被人看不起,无法在这个社会上好好生存”。这种怕落后正是一种木马程序。而许多父母的这种木马程序已经转化成以唠叨、威胁、恐吓的方式逼孩子听话。

怕孩子将来会落后,实际上是一种“怕未知”,因为未知不可预见也不可控制。既然不可预见,为何一定要预见结果会是“落后”呢,我们要勇于面对害怕所带来的恐惧,然后转换它。不要像起跑线中的父母,浪费了时间与金钱,仍旧回到原点,不如用这些时间与金钱,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如和孩子一起做孩子喜欢的事情。

02 解除控制与被控制木马程序,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影片《你经常管不动小孩吗?》里面有一幕情景:本来小孩坐在母亲腿上好好地,一旦母亲把他抱紧不让他乱动,他就开始哭闹,想要挣脱,逃离母亲。


当父母想要控制、抓紧小孩,小孩就会努力脱离父母的控制,无论是当场反叛离家,还是先乖顺长大再想办法远离父母。

我的一个朋友在和我的交谈中,会经常出现一个句式“我爸妈不让……”。已经工作三年的她,因为工作压力大,导致身体越来越差,于是她想离职换份工作。但是她的父母一直不同意,终于有次她在电话里高兴的和我说,她父母同意她离职了。等到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她近况,她最终没有离职,虽然她的父母电话同意了,没过两天父母二人便坐动车到她工作的城市找她,就为了当面劝阻她离职。

前段时间,这个朋友再次找我聊天,原来她被诊断轻度抑郁,找我聊聊天,希望我对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提些建议。那时的我还没读过《人类木马程序》这本书,而当我了解木马程序之后,我会建议她:“要重新来过,想象接下来的人生才是你真正想要过得人生,从此没有人会干预你、给你意见,你自己说了算,是否要离职”。

03 不再抱怨,做心中有爱的人

婴儿在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经常摔倒,有的父母会冲过去扶起孩子,并作势打地板,怪地板害孩子跌倒。时间久了,孩子走路越来越好,当他偶尔摔跤的时候,那些从小自己没走好,父母却怪罪地板的孩子,会自己打地板。往长远的想,这些孩子将一直行走在犯错就“怪罪别人、责怪外在环境”的抱怨模组。


抱怨,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绪。上班高峰期我们经常会遇到堵车,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车道被占用无法通行;一些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两位司机互相抢道,待交警处理事故的时候,都是各执一词、相互抱怨。

如果我们抱有一颗礼让的心,是不是就避免因抢道发生的交通事故,那么就没有那么多的堵车的情况发生。生活中的抱怨也是如此,我们借由别人的行为反省自己,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因为有他们的出现,更往上走。要跳出“抱怨”,可运用“AAA三步骤”,即认可、感激、允许,将频率调到勇气肯定、希望乐观、爱与崇敬,使资源不会被抱怨的排斥能量弹走。

结语

“人生就像迷宫,只能往前,不能停在原地”。孩子也是,在一天天的成长。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作为父母成日充满害怕、习惯控制、抱怨的情绪,那么孩子终将成为习惯恐惧、习惯被控制、习惯抱怨的人。所以,作为父母或是孩子的我们,学会解读这些木马程序,会加深亲子关系,而父母和孩子也会心中充满爱,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人类木马程序》这本书,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我们了解自己是否存在自我与人际关系、感情、天赋、梦想、金钱和导致身心疾病的木马程序,了解之后它不是让我们完全清除自己的木马程序,而是在察觉到有哪些木马程序正在影响自己之后,可以随时中止、解除这场梦,或是用“玩家”的角度清醒且尽兴地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