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选举绿营人选声量:林佳龙潜力大于陈时中


据台媒报道 各界关注2022年地方选情发展,有大数据资料分析,历年在空战中声量较高的候选人,将具备快速取得制高点的宣传优势,从目前几位较热门的候选人来比较,黄珊珊整体声量趋势领先,其次为陈时中,再其次为林佳龙。

影响力数据公司总经理陈丕舒指出,随着2022年九合一选举即将于年底登场,蓝绿两党的竞争逐渐开始升温,从网路声量讨论趋势线可以看出,陈时中作为防疫第一线指挥官,在网路个人声量上一直拥有大量议题曝光与热度,创造声量来源的平台类型占比与民众党候选人黄珊珊雷同,不过若排除疫情只聚焦台北市长选举议题数据时,则会发现陈时中声量大幅下降。

“Quickseek”分析,8月至10月底总体声量最高为陈时中,不过去年的11月30日由林佳龙参选台北市长议题、至今年1月20日郝龙斌带新风向抛出“蓝白合”等网路议题趋势发展以来,在蒋万安确定代表国民党参选,以及蓝白合议题抛出后,主要拉抬影响的是蒋万安与黄珊珊两位候选人,其中蒋万安声量成长6.4倍跃升为第一,黄珊珊小幅增加居第二位,陈时中声量增加幅度为1571位居第三,林佳龙声量则增加2.3倍,但因总体声量仍不敌前三所以位居第四、陈建仁声量增加9倍居末但为成长幅度最高者。

分析指出,1月份陈时中正负比拉升,已与黄珊珊齐头并行,但两人正负比也皆降到0.75左右(相较前期比较趋于转弱);蓝营的蓝白合声量高点并没有给蒋万安带来正负评价上的优势,仅胜过陈建仁,林佳龙正负比则仅与蒋万安略为平行,对比陈时中,呈现先盛后衰。

虽然蒋万安在“选台北市长”面向总声量第一,但以近三个月期间数据观察,此声量主要来自1月12日韩国瑜台北签书会风潮与1月19日之后蓝营领袖鼓吹蓝白合两大事件,若不计此二事件,选市长这面向黄珊珊整体声量趋势领先,其次为陈时中,再其次为林佳龙。不过陈时中在选市长议题声量上,多是因疫情相关被询问而顺便提到。反观林佳龙若是可借由大议题发威,可期待后续媒体发动的声量拉抬效应创造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