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性脊椎炎属于免疫系统疾病,主要是在肌腱和韧带等组织产生慢性、反复的发炎,最后导致钙化。(图/记者李佳蓉摄)
记者简仲豪/综合报导
肌腱和韧带若反复发炎易导致钙化,恐使脊椎失去柔软度变得僵硬,最后罹患“竹竿病”!一名47岁的翁姓厨师罹患僵直性脊椎炎有20余年,期间都是借由运动和止痛药物来治疗。直到3年前开始腰部和髋关节的疼痛感越来越严重,活动僵硬像个机器人一样。尤其今年双侧髋关节已经完全失去活动能力,连像一般正常人坐着都没有办法,立即送医治疗。
嘉义长庚医院关节重建科主任黄赞文解释,僵直性脊椎炎属于免疫系统疾病,主要是在肌腱和韧带等组织产生慢性、反复的发炎,最后导致钙化。由于主要侵犯的部位是在脊椎,钙化的肌腱和韧带使得脊椎失去柔软度变得僵硬,病患常常有下背疼痛和晨间僵硬的症状。在X光的成像形如竹竿,因此也有“竹竿病”的称呼。
早期可以借由运动和使用药物控制来改善症状,但如果关节已严重破坏,多半仍需借由人工关节置换来解决问题。(图/嘉义长庚医院提供)
黄赞文指出,在僵直性脊椎炎的病患中,大约25~50%会侵犯髋关节(其中90%是双侧)。这些病患常常会觉得髋部酸痛、活动渐渐受限走路会有点跛,甚至髋关节完全黏合几乎无法活动。早期可以借由运动和使用药物控制来改善症状,但如果关节已严重破坏,多半仍需借由人工关节置换来解决问题。
黄赞文也表示,治疗僵直性脊椎炎除了骨科医师之外,还需要风湿免疫科、心脏科、复健科及麻醉科的跨团队合作。尤其是当此类病人要开刀时,对骨科和麻醉科医师可说是个不小的压力。由于患者脊椎僵直甚至还有变型的情况,光是麻醉和手术的摆位与消毒等准备就要花费不少时间。此外,病人因长期疼痛、关节僵硬及行动不便,往往有肌肉萎缩、软组织沾黏及骨质疏松等情形。手术比一般人工关节置换困难许多,有时不可以勉强使用微创手术,否则反而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机会。
以游泳和伸展操等运动强化背肌、腹部柔软度和维持体能,能改善髋关节黏合的形况。(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黄赞文提醒,手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包括髋关节脱位、松动、感染、静脉栓塞、神经血管受损和出现异生骨,文献指出有些病人手术后在髋关节附近可能会出现异生骨,而使得关节活动能力又受到影响。但他也表示,只要手术后持续在医疗团队的建议下追踪及治疗,持续做伸展筋骨、关节活动,并以游泳和伸展操等运动强化背肌、腹部柔软度和维持体能,就能改善甚至避免髋关节黏合的形况发生。
【你可能也想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