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准备已久的夏季大反攻显然已经偃旗息鼓,乌军对扎波罗热和南顿涅茨克地区的3个方向发起了攻势,但是至今未能撼动俄军防御体系,反而是乌军已经损失2.1万士兵,其中还有940辆坦克装甲被毁。
虽然,一些国外媒体宣称乌军已经突破了俄军多条战线上的第一道防线,但是至少从目前的战况来看,俄军第二道防线(主力防线)仍然是岿然不动。
据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由于俄军阵地防御体系等方面原因,乌军当前的作战似乎很不顺利。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乌军这一轮夏季大反攻并未给出一个好成绩,以至于一些西方国家有所不满。
客观上讲,俄乌冲突爆发后,是美国一手操纵着整个西方向乌克兰援助武器,在美国持续拱火下,俄乌冲突什么时候结束遥遥无期,而欧洲国家也不断被俄乌冲突所带来的影响反噬。
眼看乌克兰反攻失利之际,美国居然又提出向乌克兰援助集束弹药。这一举动将美国这些欧洲盟友吓得不轻,集束弹药的威力不用多说,一旦用在乌克兰战场必然会导致俄军伤亡成倍增加。但是,还有一个十分严重的后果,如果乌克兰利用集束弹药攻击俄罗斯本土,那么俄罗斯的报复将远比想象中还要猛烈,这也是不少西方国家担忧所在。
但是,美国根本无视这些盟友的担忧和建议。一名美军退役陆军中校表示: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将为这场战争画上句号,是结束俄乌战争的重要方法之一。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美国终于出手,援助这种禁用武器呢?有分析人士指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拜登团队在为2024年美国大选做准备,拜登政府躺进了俄乌冲突这趟浑水,在乌克兰身上耗费了大量资源,如果乌克兰以战败而告终,那么将给拜登连任带来巨大麻烦。只有帮助乌克兰获胜,重新团结欧洲,拜登才算做出了像样的成绩,否则连任没门。
2、乌克兰在战场上面临三大困局,在大反攻以来更是一天损失一个营,仗再这么打下去,乌克兰迟早会无条件接受俄罗斯的停战条件,美国为首的北约这么多年东欧扩张成果将毁于一旦。
首先、来说一说乌军所遇到的第一个困局,在俄罗斯掌握了制空权后,乌军在本轮攻击扎波罗热和南顿涅茨克俄军时遇到了难题。由于乌军没有防空保护,所以路面军队在向俄军阵地推进过程中十分艰难,特别是在俄军部署的地雷阵面前,由于乌军受地雷影响,通过速度十分缓慢,导致俄军有充足的时间呼叫炮兵实施打击。在俄罗斯空天军和炮兵的炮火覆盖下,乌军步兵纵队和装甲车部队损失惨重。
而乌军在局部战线中能够有所突破,也是靠人海战术堆出来的效果,最终的结果就是乌军伤亡呈几何级数增长。
其次,乌军第二个困局便是火力不足。俄军在特殊军事行动初期便将大量乌克兰军火库,兵工厂摧毁,让乌克兰失去了国防生产能力。如今乌军的反攻只能依靠西方国家援助的武器装备来维持与俄军作战,但是无论从火力密度还是发射频率都不及俄军炮兵,让乌军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状态。
虽然乌军在每一次冲锋前都会先用炮火将俄军阵地前沿洗礼一番,但是由于火力密度不够,往往不能伤及俄军防御要害。相反,由于乌军火力暴露后,反而会遭受俄军一次次饱和式炮火打击,让乌军甚至出现一天损失一个营。而造成这些乌军巨大伤亡的,正是俄罗斯炮兵实施了火力压制所带来的杀伤,乌军看似打了一个多月的反攻,结果却“止步不前”。
最后,乌军第三个困局就是面对俄军综合防御体系已经是黔驴技穷。俄军综合防御体系依靠在掌握了制空权,然后拥有强大火力网的前提下,刚好这就是乌军前面所遇到的两个困局所带来的综合影响。乌军在没有强大防御体系下,即便能够偶尔偷袭俄军成功,但是往往会遭来更加猛烈地报复,甚至团灭。
虽然北约国家援助了乌军一些先进装备,比如海马斯、爱国者导弹系统等。但是这些武器装备数量有限,同时由于过于先进乌军对其视如珍宝,这些武器每使用一次,乌军就要换一个阵地,导致乌军完全不能集中力量对俄军实施一次火力打击。当海马斯和爱国者导弹系统这些踪迹暴露后,俄军立马出动无人机实施侦察,然后发射巡飞弹实施打击。
乌军可谓近战不能突破俄军前沿阵地,远攻又会让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损失大量西方所援助的先进武器,乌克兰几乎将能使用的手段都用了,但是仍然在战场上处于被动局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五角大楼经过评估认为,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将能够有效解决乌军弹药不足的局面。据悉,当前美国库存有300万发集束弹药,而有消息指出首次便会向乌克兰援助10万发。
综合集束弹药的优点来看,拥有火力覆盖范围广,火力爆发密集,毁伤效果是普通弹药数倍的特点,不光能打击战壕内的俄军,还具备反装甲作用。而这种子母弹药爆炸瞬间的威力,用于阵地扫雷也有奇效。
所以说美国出手还是比较准的,一举将解决乌军所面临的多个问题。至于在制空权方面,向乌克兰援助F-16战机也提上了日程。看来,俄罗斯想要打败乌克兰并不容易,但是想要俄罗斯以战败结束本次冲突,那也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