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国博看中国 | 闽台艺术展里的乡音乡曲

2023年07月06日20:20:01 热门 1981

来国博看中国 | 闽台艺术展里的乡音乡曲 - 天天要闻


闽南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是对于闽南原住民原始艺术的留存和发展,又是在吸收了中原文化千年的积淀后所形成的闽南人民的杰出创造。同时,闽南民间艺术也伴随着闽南人的足迹而流传,成为维系闽南、台湾、东南亚闽南人的重要精神纽带。闽南民间表演艺术大致可以分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和民间戏曲。其中民间音乐大致有歌仔、南音、北管三大体系。歌仔带有最广泛的民间性,闽南人移垦台湾后许多音乐元素也被融入到闽南歌仔之中。南音则与唐宋宫廷音乐有着密切的关联,其行腔千回百转,吐字讲究。而北管也曾呼为“官音”主要是明清两代不同时期从北方陆续传入的戏曲声腔。


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福建博物院承办的“源·缘——闽台艺术展”第二部分就从服饰道具影音几个方面,对至今依旧活跃在海峡两岸的各类闽台传统戏曲艺术形式进行了多方位展示。


歌仔戏闽南语演唱,又名“芗剧”“子弟戏”,流行于福建厦门、漳州、台湾,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区。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把流传于漳州的“歌仔”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并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衍化为“宜兰歌仔”“歌仔阵”,于20世纪初演变为歌仔戏。不久后,歌仔戏传回厦门,并流行于芗江一带,故又称为“芗剧”。歌仔戏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的营养而不断发展,是唯一诞生于台湾的戏曲剧种。


来国博看中国 | 闽台艺术展里的乡音乡曲 - 天天要闻


来国博看中国 | 闽台艺术展里的乡音乡曲 - 天天要闻


除了歌仔戏,展览还展出了闽台地区代表性戏曲形式,如闽剧、梨园戏、莆仙戏木偶戏等。


来国博看中国 | 闽台艺术展里的乡音乡曲 - 天天要闻


来国博看中国 | 闽台艺术展里的乡音乡曲 - 天天要闻


来国博看中国 | 闽台艺术展里的乡音乡曲 - 天天要闻


高甲戏是闽南地区流行区域最广、受众面最多的曲种之一。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高甲戏流行于泉州、厦门、漳州、台湾等闽南语系地区,之后传播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来国博看中国 | 闽台艺术展里的乡音乡曲 - 天天要闻


新一代的艺术工作者也在演好传统剧目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其中高甲戏《大稻埕》就极具代表性。该剧讲述了1895年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一夜之间位于台湾北部的大稻埕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家国分崩离析之时,矛盾和冲突在林天来一家爆发,最终林天来和老三直面残酷,用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该剧也作为2016年“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的开幕大戏在金门演出。


来国博看中国 | 闽台艺术展里的乡音乡曲 - 天天要闻

(此剧照由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提供)


从1994年开始,随着两岸各类交往再次频繁,这种民间艺术上的交流更是成为联结双方重要的纽带。乡音乡曲充满乡情,来自家乡的戏曲特别能够引起了台湾同胞的共鸣。漳州歌仔剧团的金门之行在当地群众间反响热烈,这绕梁余音不但联结了数百年来两岸民众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更书写下两岸交流的新篇章。


【相关展览】


来国博看中国 | 闽台艺术展里的乡音乡曲 - 天天要闻

展览:源·缘——闽台艺术展

展期:2023/1/8 - 4/9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2展厅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