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0日消息(记者冯会玲 王则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两天,92岁的志愿军老兵杨庆久寻找四位“祖国的小朋友”的故事成为热议话题,不少人纷纷出手帮忙,有提供线索的,有联系找人平台的,有通过朋友打听当年学校校友的......每一条线索的背后都是一份朴素的心愿:希望“最可爱的人”能够不留遗憾,尽快圆梦。
正是在很多人的努力下,非常令人欣慰的是,杨庆久老人要找寻的四位女学生目前都已经找到了。她们的人生历程是怎样的?还记得和杨庆久老人当年的约定吗?

4位小学生1952年送给杨庆久的照片
在北京二环外的一栋居民楼里,记者见到了张淑萍、张淑芳姐妹俩。张淑芳平时和儿子住在一起,距离姐姐家只有两站地铁,按照约定,准时到达姐姐家等着记者的到来。姐妹俩一个85岁,一个83岁,依然耳聪目明,腿脚利落。对69年前的那张老照片,她们一眼就能认出四个人分别是谁。
记者:记得这张照片吗?
姐妹:记得!这是秦秀云。原来我有这张照片。
妹妹:这个是我。
记者:最右边的这个是您?
妹妹:是。
妹妹:这是郑兰芳吗?
记者:是的。你们当时是同一年级?
姐妹:不是,她好像比我们高一年。
记者:那就是六年级?
姐妹:对。
张淑芳老人记得照片是在工人文化宫照的,而且还是在一次跳完集体舞后拍摄的。但摄影师是谁,照片背后的字是谁写的,已经找寻不到答案了。
张淑萍老人对那张老照片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她也有过同样的照片,可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弄丢了。姐妹俩说,照片上最左边的女同学叫秦秀云,让人痛惜的是,她40多岁的时候就因为心脏病早早地去世了。
照片上紧挨着妹妹站的是郑兰芳,当时其他三个人都在上五年级,她是唯一上六年级的学生,在照完那张合照不久,她就回了老家。
姐妹:挺活泼的。她小学没毕业就回老家了。我记得那时候她说是回房山,她老去我们家。她家和我家就隔着一条胡同。
记者:你们的胡同叫什么?
姐妹:金鱼胡同。她走的时候上我们家告别,说以后有时间再联系。
姐妹俩和郑兰芳一起学习玩耍的记忆到此划上了句号,后来姐俩打听到郑兰芳跟着爱人一起去了河南,从此再也没了音讯。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郑兰芳的儿子,他告诉记者,母亲的记忆力快速下降,过往的很多事情都已经模糊了,对当年一起玩大的好朋友的名字,也只是觉得有些熟悉。
记者:您还记得您妈妈当年是住在北京什么地方吗?
郑兰芳儿子:我记得好像是龙须沟附近。
张淑芳:鞭子巷四条。
郑兰芳儿子:哎呦,您的记性真好。
记者:两个阿姨记得说当时您的妈妈是有个二姐,还有爷爷。
郑兰芳儿子:有。
记者:您妈妈后来是小学没毕业,就去了......
张淑芳:我记得你们好像回到房山似的。
郑兰芳儿子:对,回到周口店。
郑兰芳的儿子说,父亲也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在他眼里,父亲穿着军装的样子一直都特别帅气。母亲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做了多年的老师。让他高兴的是,这次能够联系上母亲多年前的好友,但遗憾的是,因为身体原因,母亲无法参加这次难得的重逢了。
和郑兰芳一样,张淑萍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从老师到校长,一直不曾离开过学校。妹妹张淑芳大学毕业后选择去了内蒙古,如今他乡已经变成了故乡。
张淑芳:5个志愿,新疆填俩,青海一个,甘肃一个,内蒙一个。
记者:都是最艰苦的地方。
张淑芳:人家命都可以拿出去为祖国牺牲,咱们到艰苦的地方有什么不可以?
如今回头去看当初的选择,张淑芳感慨,志愿军将生死置之度外去保家卫国的壮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人的生活。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和姐姐最喜欢看的两部电影依然是《上甘岭》和《英雄儿女》,看一回哭一回,可还是忍不住想看。
1958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八周年纪念日,也是最后一批志愿军撤离朝鲜的日子。张淑萍、张淑芳俩人至今记得她们去迎接志愿军回国时的壮观。
姐妹:我们在丰台火车站迎接的,到处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我记得到丰台火车站,后来我们又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开的叫欢迎会,人可多了,我还记得当时唱那歌,就是:英雄们凯旋归来了,我们向你们问声好,朝鲜战场上打胜仗,保家卫国立功劳。
记者:真好听,真好听!
姐妹:当时不停地唱这首歌。
记者:这么多年都还记得呀。志愿军当时是什么样的反应?
姐妹:他们也是很高兴的,脸上一个个都很兴奋,好不容易回国了,说实在的开心,而且看见祖国这么多人来欢迎他们,哭,掉眼泪。
记者:您哭了吗?
张淑芳:哭了。能活着回来真的太幸福了。
都说时间是残酷的,可是它依然能让一首老歌牢牢地留在两位80岁老人的记忆里,只需轻轻一碰,让人心醉的旋律就能从唇齿间飞出,动人心弦。祖国的小朋友牢记着给最可爱的人唱的歌,最可爱的人也始终记得彼此的约定:说好了保持联系,哪怕隔了69载春秋,哪怕一头华发,哪怕大海捞针,也要兑现诺言。
听说找到了张淑萍、张淑芳姐妹俩,杨庆久老人的女儿杨丽一遍遍地感叹:太神奇了。
记者:我现在就在两位老人的家里头。
杨丽:太神奇了,她们都在一起呀?
记者:对。
杨丽:阿姨您好。照片我都看了60多年了。
张淑萍:哈哈。
杨丽:我都60多岁了,从小就看,感觉你们特别洋气,把衣服塞在裤子里,在那个年代特别洋气。
张淑芳:我就是扬着手拽着树梢的那个。
杨丽:真好。
张淑萍:我是照片的第二个人,我叫张淑萍。
杨丽:我爸爸对你印象最深了,他说跟您说话交流的多。
张淑萍:我们也非常希望能见到他。说实话昨天我一宿没睡着。
杨丽:我昨天也没睡着,我发微信跟大家交流,弄得我夜里3点都没睡着。尽快见面!太好了太好了。
杨庆久老人盼了69年的重逢20日就要实现了,祖国的小朋友已经一头银发,最可爱的人也早就步履蹒跚,他们最想问对方的是什么问题?最想告诉彼此的是哪些往事?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