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立法机构民意代表选举将于2024年1月13日星期六举行。
届时将产生113席“立法委员”以及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影响未来4-8年两岸走向。
决战2024专题将提供最新选情分析,欢迎各位读者朋友持续关注。
新北市第二选举区在台湾地区的位置 仅作示意用
KMT/K:中国国民党,DPP/D:民主进步党,TPP:台湾民众党,NPP:时代力量
PVI:党派投票指数,本文PVI计算方法是计算蔡英文2016年和2020年全台平均得票率和地方得票率之差值,四舍五入取整数。
例如台北市第一选区的PVI为K+0,意味着台北市第一选举区国民党得票率和全台平均得票率持平。
新北市第二选区的PVI为D+7,意味着新北市第二选区民进党得票率和全台平均得票率相比高7%。
新北市第二选举区
新北市第二选举区是台湾北港溪(云林和嘉义县界河)以北最绿的选区,号称攻不破的绿色堡垒。
蓝军唯二在该区取得领先的例子是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2022年新北市长选举,其余大小选举全部由绿营攻下。
当地选举公民有288592人(2020年)。
芦洲区是新北市人口较密集的区域之一,人口进一步外溢至五股区,两地人口均以本省闽南人为主,并且以老、绿(老龄化严重,支持民进党)为特点。
现任立委是民主进步党籍的林淑芬。
林淑芬
选区范围
新北市五股区、芦洲区全境、三重区富贵里等16里。
选区PVI指数
D+7,民进党在此拥有巨大优势,2008年国民党内部遭遇分裂,遗憾未能攻破此区,从此民进党稳守此区到天荒地老。
各区分析
深绿:芦洲(D+8)、三重区16里(D+7)
浅绿:五股(D+4)
五股区的陆一里是陆光新城(陆军眷村改建),贸商里也是原眷村改建的国宅,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蓝。
选区其他各里底色都是绿,从头绿到尾。
地区领导人选举得票率
2008年
马英九53.09% ——谢长廷46.91%
2012年
蔡英文51.44% ——马英九45.93%——宋楚瑜2.63%
2016年
蔡英文62.87% ——朱立伦25.87%——宋楚瑜11.86%
2020年
蔡英文64.02% ——韩国瑜31.43%——宋楚瑜4.55%
市长选举得票率
2010年
蔡英文(DPP)55.58% ——朱立伦(KMT)44.42%
2014年
游锡堃(DPP)56.17% ——朱立伦(KMT)42.49%
2018年
苏贞昌(DPP)50.04%——侯友宜(KMT)49.96%
2022年
侯友宜(KMT)56.73% ——林佳龙(DPP)43.27%
“立委”选举得票率
2008年
林淑芬(DPP)43.16%——柯淑敏(KMT)39.93%——杨莲福(无党籍)10.90%——林志嘉(台联)6.01%
此次蓝绿都面临分裂,柯淑敏原是亲民党籍,“呛扁庙祝”成名的学者杨莲福离开国民党参选,瓜分泛蓝票源,导致柯淑敏长期经营的三重芦洲均以小输收场。而绿营选民在林淑芬和台联不分区林志嘉之间的弃保相对有效,助林淑芬险胜柯淑敏。
后柯淑敏担任公营事业负责人,逐渐淡出政坛,蓝营再无抗衡林淑芬之力。
2012年
林淑芬(DPP)58.73%——钱薇娟(KMT)39.51%
2016年
林淑芬(DPP)68.75%——陈明义(KMT)31.25%
2020年
林淑芬(DPP)62.37%——黄桂兰(KMT)36.51%
感谢选举地理大佬@Starlight原创供图,严禁盗用。
国民党在2012年派出的是女篮运动员钱薇娟,再之后两届均是新北市议员,因当地选票结构问题和大环境不佳,三人都对林淑芬产生不了威胁。
前瞻预估
这区的选情实在有点乏善可陈,因为芦洲人口占绝对多数,一般来说国民党挑战林淑芬选的是三重芦洲的议员,2016年选的是五股泰山的陈明义就有点炮灰性质了。
本区蓝军基本盘在35%左右,而绿营基本盘至少50%起跳,选民结构对于绿营来说极为有利。
除非是侯友宜这种蓝绿通吃的老油子,在地还真的难找一个能与林淑芬抗衡的人选。
据说国民党的新生代议员、外号“三芦战神”的王威元对此区有点兴趣,如果他选的话看看能不能摸上40%得票率,但对林淑芬恐怕难有实质性的威胁。
林淑芬1973年出生,已经连任5届18年“立委”,今年才50岁,没有派系支援,全靠基层扎实。
当年莱猪案林淑芬和刘建国等人跑票,被民进党团停权三年,她的弃权不仅没得罪绿票,反而让中间选民更有好感。
看看隔壁余天,只要两岸形势不发生巨大变化或者民进党不出阿扁贪腐之类的重大丑闻,林淑芬恐怕再做20年也无妨。
绿营稳守难度:1⭐
蓝营攻克难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