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八军团是红军军史上的一个特殊兵团,这个军团的存在时间虽然很短,但它却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长征时期,红八军团曾血战湘江,其为掩护中央机关安全渡过湘江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红八军团是一支优秀的军团,建国后,该军团也出现了一位元帅和一位大将,他们都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其在红军军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红八军团的组建过程
红八军团是在长征前夕临时组建起来的队伍,所以其的战斗力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中央的质疑。长征前夕,由于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损失巨大,中央为了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便在苏区紧急扩红。1934年9月,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红二十一师便与红二十三师在江西兴国县合编,他们共用组成了红八军团,并开始长征。
红八军团刚刚组建时人员复杂,因为红二十一师和红二十三师都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损失巨大,中央便将紧急扩编的队伍编入了红八军团。新扩编的红八军团共有官兵一万余人,他们大多都没有作战经验,所以中央一开始也对红八军团的战斗力产生了质疑。
红八军团的领导机关是这样的,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周昆被任命为红八军团军团长,黄苏担任政治委员,罗荣桓为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团下辖两个师,即红二十一师和红二十三师,红二十一师的师长为周昆兼,红二十三师的师长为孙超群。
红八军团组建时,枪支弹药明显不足,很多战士都是以传统的长矛、标枪参加战斗,虽然中革军委给过红八军团一批枪支,但仍然不能满足战士们的需要,这样仓促的准备,红八军团必然要在以后的战斗中吃大亏。
血染湘江,一万人仅余一千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作为红军的主力部队,红八军团也跟随中革军委一起西进,当时,红八军团被中革军委列为了右翼兵团,其主要负责军委第一纵队的安全。由于红军呈现甬道式西进,所以红八军团也行动缓慢。
前路漫漫,红军西进,而国民党军也早已在红军的前行道路上设置了四道封锁线。10月21日,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战役打响,当时,红八军团紧紧跟随在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的后面,他们沿着赣粤边界一路向西推进,敌人企图占据有利地形来阻击我军,不过,由于我军提前渡过了桃江,所以敌人的堵截计划也宣告失败。
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红八军团又跟着前锋部队越过了其它两道封锁线,到了十一月底,我红军队伍终于到达了湖南,他们在中革军委的领导下,便打算渡过湘江。
湘江战役是红军的生死之战,在开战前夕,国民党军队就已经做好了军事准备,为了消灭我军,蒋介石甚至亲自调令地方军湘军、桂军和粤军来围追堵击。看到敌人源源不断的向湘江袭来,我中革军委便命令所有红军队伍绝地反击。
红八军团战斗力较弱,但是它所担负的担子却不轻,在渡过潇水后,红八军团便在灌阳地区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灌阳是红八军团的生死之战,红八军团全体官兵在该地也打得非常顽强,虽然红军伤亡惨重,但红八军团仍然没有放弃一寸土地。战斗战至11月30日,军团长周昆听到中央纵队已经渡过了湘江,于是,他便命令全体官兵向湘江沿岸撤退。
就在红军撤退之际,桂军已经先行抢占了渡口,这时,对于红八军团的战士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尽快渡过湘江,周昆和罗荣桓便组织红八军团不断向驻守湘江东岸的桂军发起了进攻,在关键时分,我红军战士甚至与敌军展开了肉搏战。
经过连续的打击,我红八军团终于在湘江东岸打开了缺口,12月1日,我红八军团战士开始涉水渡江,在上有飞机,地有追兵的情况下,红八军团损失惨重。1日中午,罗荣桓首先渡过了湘江,随后,周昆又带着几位战士到达了西岸,看着江边秘密麻麻的死尸,罗荣桓也留下了沉重的眼泪。
湘江一战,红八军团一万余人仅余一千人,在这次战斗中,红八军团二十一师参谋长唐浚也壮烈牺牲,可见红八军团付出的代价有多大。由于红八军团在战斗中减员很大,在随后召开的黎平会议上,红八军团的建制便被取消。
英雄军团,一元帅一大将
红八军团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是其对中国革命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开国将帅中,就有两位将军出自于红八军团,他们就是罗荣桓和张云逸。
罗荣桓曾担任红八军团的政治部主任,他从红八军团组建伊始,就一直统率着该部队,湘江一战中,罗荣桓发挥出色,正是在他的领导下,红八军团才渡过了湘江。建国后,罗荣桓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张云逸曾在红八军团担任参谋长,他也参加过湘江之战,1955年,张云逸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文/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