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特战荣耀》里,杨洋主演的燕破岳显然是个充满故事的角色。
除了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傲气外,他异于常人的表现实在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他熟悉军事管理技巧,刚入伍就会用二战时期的预备役制度把其他新兵蛋子管得贴贴服服;
他精通各种单兵作战技能,不仅综合成绩排名第一,还会使出“不再传授”的格斗禁术“血绞”;
他熟读军规并且精通战术布置,为了早日出人头地,在误入演习场地后将错就错,联合两名战友“直捣黄龙”,替赤军偷袭了蓝军的指挥所,成功让团长关注他,还逃过了处分。
这远超于同期新兵的军事素质、超乎常理的好胜心,以及敢于在纪律边缘反复试探的胆识,让燕破岳这个角色强得有点不真实,就连魔鬼教官李祥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说实话,燕破岳的人设无疑是套用了“爽文”男主的设定,乍看之下难免会让人觉得悬浮。
毕竟大多数普通人在应征入伍后,第一件要学会的事就是服从纪律。可燕破岳仗着自己过人的素质“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是在挑战教官的威严,更是在践踏军队的纪律。
如果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刺头”,估计是很难从新兵营中顺利走出来的,像剧中只是被关禁闭3天,然后“发配”到炊事班磨炼,真的是只有电视剧才会有的情节。
但影视作品不同于现实生活,为了追求戏剧冲突,适当的艺术加工是必要的。
不然平铺直叙地介绍部队日复一日、相似度极高的操练过程,恐怕大多数观众都看不下去。
而且为了合理化燕破岳的“极端”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剧中出现了明显的伏笔。
在燕破岳、萧云杰和吕小天被关禁闭期间,他们通过透气窗观察外面的肖飞在苦练。
燕破岳在萧云杰和吕小天的言语中陷入了回忆,想起自己儿时曾经和一帮小孩被关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地窖里,每天只有关押者提供的一些玉米充饥。
为了逃出生天,他尝试徒手攀爬石壁,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眼看只差一点就能逃出去了。
结果其他小孩却开始大声呼喊,企图引起关押者的注意,吓得他连忙翻出地窖狂奔而去。
从此,他的信条只有一个:只有自己变得足够的强,不依靠别人,才有“出头之日”。
显然,这段可怕的童年经历就是燕破岳的“魔障”,也是导致他不惜一切代价要“变强”的原因。
因此,当燕破岳结束回忆后,就开始不断给自己加训,希望能通过挑战极限战胜心中魔障。
另外,从萧云杰笑话吕小军胆小的言语里,我们还可以发现燕破岳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挑战极限”了,还是小学生时就敢在墓地里过夜。
但到底是墓地睡过夜先发生,还是徒手攀地窖先发生,目前的剧情还没有交代清楚,但两者必然有密不可分的关联,燕破岳的童年经历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展开。
而在原著中,燕破岳的“魔障”其实并不是来源于被关地窖的经历,而是失手让继母流产。
因为不知道继母对花生严重过敏,小燕破岳将自以为好吃的花生酱蛋卷留给已经怀孕的继母食用,不仅导致了继母的孩子胎死腹中,还让继母心灰意冷和燕父离婚。
自此,外界谣传小燕破岳城府很深,故意让继母吃下花生酱流产,维持自己的家中地位。
继母的离去和谣言的打击让燕破岳极度自责,并对花生产生了恐惧,为了克服这个魔障,也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燕破岳才决定成为军人,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对比原著设定,我们可以发现剧版对燕破岳的童年魔障进行了很明显的改动。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燕破岳为何会被关在地窖中,但比起原著因为误伤亲人而产生的魔障,剧版的地窖魔障则会更有戏剧冲突,也更容易埋下伏笔,呼应燕破岳不重视团队精神的人设。
只不过,这种脱离原著的改编很考验编剧的功力,毕竟原著的故事经过作者反复构思,能逻辑自洽;而改编剧情虽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却容易“高处不胜寒”,破坏了原著的逻辑。
但幸运的是,《特战荣耀》的编剧冯骥是一位资深的军旅剧编剧,代表作《火蓝刀锋》和《红海行动》,都能证明他对军旅题材剧本的创作有相当的经验。
而导演徐纪周也是一个拍摄军旅剧的好手了,他和冯骥合作的作品,《永不磨灭的番号》、《战雷》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希望他们这次的联手能保持水准,让改编的剧情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