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在哪里》绝对不是单纯的粉丝电影。即使是对哈利波特的背景故事不是那么熟悉的大众影迷,也能很容易地通过这一部电影走近这个令人入迷的“魔法世界”。不过,在作者罗琳近二十年的苦心塑造之下,这个“魔法世界”早已经连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整体。某种程度上,只有当我们将《神奇动物在哪里》这部电影置入“魔法世界”的整体之中,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观看《神奇动物在哪里》的乐趣
曾经的罗琳讲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她爱在不起眼的细节处留伏笔,这些细节在读者不经意间彼此相连,最终织成一张密致的网。有趣的是,因为在写《哈利波特》七部正传时她并没有构思过要写《神奇动物在哪里》这个系列的故事,所以这一次,罗琳也不再能当从前那个拥有“上帝视角”的作者了。她仿佛开始扮演起了自己的“读者”,来了一次逆向思维:像个同人文作者一样,罗琳在《哈利波特》七部正传中搜罗有趣的细节,并对这些细节进行重新解读,发散和延展,从而创造出新的“设定”。
比如,虽然女配角昆妮会读心的设定被众人吐槽像是抄袭了隔壁漫威的X教授,但其实“读心术”在《哈利波特》正传里就已经存在了。纽特跟昆妮刚一见面,说她是一个“读心者” (legilimens)。这个奇怪的,看似新创的词汇实际上来源于咒语“摄神取念”(legilimency spell)。“摄神取念”咒曾在第五部《凤凰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一环。正是因为哈利没有好好跟斯内普学习“大脑封闭术”来抵御“摄神取念”咒的魔力,伏地魔才趁虚而入给了他虚假的信息,引他进入了神秘事物司的陷阱,最终造成了小天狼星的死亡。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摄神取念”咒语被进一步延伸,擅长这个咒语的“读心者”成为了一种巫师的类型。
有趣的是,邓布利多自己也曾在第五部第37章中说过,他是个出色的“读心者” (an accomplished legilimens),虽然正传描写邓布利多“读心”的情节并不多。介于邓布利多迟早会在《神奇动物》系列的后面几部中出场,“读心咒”的设定也许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伏笔。
在这部电影中大出风头,爱“金”如命的萌宠“嗅嗅”,也是罗琳从《哈利波特》的七部正传里回收的。在第四部《火焰杯》中,“嗅嗅”第一次出现在“神奇动物保护课”里,是哈利和他同在四年级的同学继炸尾螺之后需要学习的另一种“神奇动物”。“神奇动物保护课”的老师海格当时刚被无良记者丽塔斯基特揭露是一名混血巨人,因此遭到各种媒体轰炸,家长状告。深受打击的海格这才终于放弃了他一贯钟爱的凶残系神奇动物(如炸尾螺),搞了个萌物来给学生们玩儿,这个萌物就是“嗅嗅”。他当时在地底下埋了100枚爱尔兰妖精的金币,让学生一人认领一只嗅嗅来挖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