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封建长河里,诞生了数百位皇帝。毫无疑问,这些皇帝生前最看重的是国泰民安以及权力稳固。那么,他们死后最看重的是什么呢?自然是陵寝的安全,以及如何防止盗墓贼侵扰。
不过,即便他们保护工作做得再好,陵墓修得再隐蔽,也很难防止后世盗墓贼的入侵。我国的盗墓行业早从三国时期就起步了,陵墓修建技术道高一尺,盗墓贼的技术魔高一丈。
因此,一座古墓要想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得以保存完全,靠的并不只是修造技术,还有一定的运气。而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号称我国历史上最幸运的古墓,堪比古墓中的“锦鲤”,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我们来看这是一座什么墓,其是西汉时期的海昏侯刘贺之墓。说起刘贺这个人,在历史上还颇有故事。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年仅5岁就当上了昌邑王。后来汉昭帝驾崩,由于没有子嗣,就把刘贺从昌邑调往长安,册封成了皇太子。处理完后事后,刘贺也正式登基。
不过,刘贺这个皇帝当得并不安稳,他当时应征前来当皇帝时,还带上了他在昌邑地区的文武百官,加上随从一共200余人。
此举引起了当时朝廷里手握大权的霍光不满,在他看来,刘贺带的这支政治班底,势必要瓜分他在朝中的势力。于是,其便联手张安世,向当时的上官太后弹劾刘贺,说他整天沉迷酒色,贻误国事。而太后信以为真,便颁布了废黜刘贺的诏书。
从登基到下台,一共只过了27天,刘贺也因此成了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帝,史称汉废帝。不过,上官太后虽然废了刘贺,但并没有处死或是流放他。反倒是又赐了他汤沐邑两千户,但剥去了他昌邑王的称号,从此昌邑从诸侯国降成了山阳郡。
而刘贺回到昌邑,日子还是相当舒心的,尤其是又多了2000多户食邑,晚年可谓是潇洒无比。所以,其陵墓里自然少不了好东西。而历史上有关海昏侯墓的传说也是数不胜数,都推测里面藏着无数奇珍,盗墓贼们也是花尽了心思,但都没能找到。
其实,他们找不到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就在刘贺下葬后不久,其埋藏地江西南昌一带就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地震直接将海昏县淹没进了鄱阳湖,顺带也把刘贺的墓也淹了进去。这样一座水底墓,古代盗墓贼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无可奈何的。
但现代的盗墓贼就不一样了,潜水设备,炸药什么的早就应有尽有了。2015年,我国的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了海昏侯墓,在对其进行挖掘时,发现了主墓室棺板上方有一个长达15米的盗洞。这个盗洞是2011年左右挖的,且盗墓贼并没有挖通该盗洞,据主墓室大约还有5公分的位置,就停住了。
而海昏侯的墓也因此躲过一劫,专家发现它时,其还处于从未被盗过的状态,堪称古代墓葬的奇迹。至于盗墓贼为何仅差5公分就放弃了,专家分析道,可能是由于下潜时氧气不足,或是以为找错了位置,又或是惊动了周遭的百姓,所以才不了了之。而毫无疑问,刘贺的墓又一次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在后续的考古发掘中,工作人员在墓里找到了重约1吨的黄金,也佐证了后世对海昏侯墓里财宝无数的猜想。考古学家也是长舒一口气,要是盗墓贼再多挖5公分,这古墓里的1吨黄金估计是一点都不剩了。
这就是海昏侯墓之所以能成为古代最幸运古墓的原因,刘贺虽然生前运气不太好,皇帝当了一个月不到就被废,但死后运气确实爆表。若不是地震加上盗墓贼的中途放弃,海昏侯墓估计现在只剩了个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