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2022年11月02日13:14:28 热门 1016

一、


2009年10月31日凌晨,太阳会像往常一样,照常升起。

天还没亮,北京朝阳区东坝奥林匹克花园三期的楼下一片吵闹。


很快得到证实,知名歌手陈琳用跳楼的方式,选择了轻生,甚至来不及看一眼当天的日出。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因为就在前一天,陈琳还和两位好友在一起,心情虽然不佳,倒也不至于有轻生的念头。


10月29日,陈琳本打算和新婚不久的老公一起去湖北老家,人都在北京西客站了,却发短信告诉高明骏妻子小妹:“舍不得你们。”


之后,陈琳就给小妹打电话,说:“不想走。”


小妹就和张强,从西站把陈琳接到了回来。


说好一起回家,临时变卦,对于丈夫张超峰来说,内心自然颇为不悦。


这一别,也成了张超峰和陈琳的最后一面。


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复杂。


10月30日,吃完早饭,小妹陪着陈琳到温榆河看野鸭,舒缓内心压抑的心情。


野鸭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陈琳的内心却是思绪万千。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突然冒出了一句:“活着真没意思。”


小妹吓一跳,赶紧安慰陈琳:“你这么热爱生活,热爱朋友,热爱美食,又那么容易感动;你有音乐、有资产、有朋友,你很容易找回重新的生活。”


“敷衍”的安慰,小妹根本没有想过,陈琳的一句感概,居然是认真的。


此时的陈琳,虽说感情不顺,事业陷入低迷,倒也衣食无忧。


所以,一个正常的人,都不会往坏处想。


晚上,张强一直陪着陈琳,听苏打绿的歌,邀请她弹吉他,一直聊天到很晚。


和往常一样,看不出丝毫异样。


夜深了,张强去楼上睡觉,陈琳睡楼下。


张强很快进入了梦想。


陈琳大抵是彻夜难眠,多愁伤感的她,糟心的往事一幕幕的涌上心头。


无法逃避的困顿现实,让她毫无留恋之意。


简单梳妆打扮之后,穿上一双红色高跟鞋,带着体面,去往了一个她向往的“美丽世界”。


她的突然离开,是歌坛的一大损失,留下了那首欢快而又略带悲伤的流行歌曲《爱就爱了》。


葬礼上,她的前夫和现任丈夫均未到场送别。


却因为陈琳留下了一幢价值千万的房产,张超峰把陈琳前夫和母亲告上了法庭。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终究,陈琳对待感情没有像歌曲《爱就爱了》唱得那样。


“爱了就爱了

若失去感觉

算了就算了

结果别去管他

爱了就爱了

别再自我惩罚”


终究,陈琳没有活得像歌词唱得那般洒脱。


终究,她还是没有放过自己。


这一年,陈琳39岁。


跳楼的那天,正是前夫的生日,和新任丈夫结婚的第100天。


这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巧合,似乎又是“早有预谋”。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二、


1970年,陈琳出生在重庆市奉节县一个普通小家庭。


父亲在研究所工作,母亲是一名老师。


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工作很忙,陈琳从小就缺乏父母的陪伴,被寄养在外婆家。


稍微年长之后,父母才把陈琳接到身边照顾,即便如此,依旧无法弥补童年时期造成的孤独和敏感。


可能由于父母热爱戏曲,缺乏关爱的陈琳,便以热爱戏曲来“讨好”父母。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孩童心理”,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他们也会“投其所好”,向父母“讨宠”。


只是,陈琳的内心比较敏感,可能会因为一点点做不好,就出现情绪波动,缺乏安全感。


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因为害怕丢失父母的关爱。


所以,陈琳的性格,从小开始,就很要强。


6岁那年,父亲带着陈琳去参加单位活动。


第一次登台,表演了一段《杜鹃花》中的《家住安源》,赢得了一片喝彩。


谁家的姑娘,真好!


挖掘孩子的天赋,这是每个父母最喜欢最热衷的事情。


“望子成龙”,是每个为人父母的心病。


15岁那年,陈琳以超出录取分数线很多分,如愿考进了四川省舞蹈学校


好胜的性格,天赋异禀,又勤勉苦学,毕业之后,陈琳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四川省曲艺团,一进去,就担任清音独唱。


可以说,陈琳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


更重要的是,太过一帆风顺。


年轻时的激情总是容易让人不安分。


陈琳也一样,不甘心只限于四川省曲艺团,她向往更广阔的世界。


2-3年的“按部就班”,陈琳决定走出去试试看。


于是,她白天安分守己的上班,晚上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在酒吧驻唱,挥洒自己的优美歌声。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还别说,“副业”让陈琳很是过瘾,随心所欲、毫无顾忌的想唱就唱,粉丝们也喜欢。


陈琳的内心终于动摇了。


更重要的是,她遇到了第一个改变了她“人生轨迹”的一个人。


是福还是祸,现在想来,真是不好说。



三、


1986年5月9日,歌手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唱了一首《一无所有》,正式宣告了中国摇滚乐的诞生。


崔健最擅长干的事就是打破常规,拒绝循规蹈矩。


这种性格,也让他背上了众多争议,甚至一度遭遇“封禁”。


崔健个性张扬,却又实力不允许他低调。


音乐人王晓京,是他人生里的最大贵人。


1989年,在王晓京的运作之下,崔健完成了第一场个人专场演唱会。


次年,又运作了崔健全国巡回演唱会,帮助他完成第二张专辑。


不仅奠定了崔健在国内音乐界的江湖地位,更是让他走红亚洲。


有人说,王晓京把不谙世事的摇滚天才崔健从地下带到了地上,成为影响中国当代文化进程的旗手。


陈琳同样是一个极具天赋和不安现状的“天才歌手”。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那一年,陈琳不顾一切劝阻,辞去了四川省曲艺团的工作,只身北漂。


幸运和不幸的是,1992年,王晓京发现了驻唱歌手陈琳。


之后便跟着王晓京,勇闯乐坛。


一个人的成功,就像是一种“宿命”。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这首单曲,本来王晓京是为歌手那英准备的。


可惜的是,此时的那英投向了福茂唱片的怀抱。


并不是那英没有远见,而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错失那英,王晓京便把目光投向了公司里另一位摇滚女歌手罗琦


此时的罗琦也就18岁,资历不浅,但有点心高气傲,她拒绝了王晓京的推荐,觉得不适合自己。


一筹莫展,无奈之下,王晓京想到了还是新人的驻唱歌手陈琳。


1993年3月1日,陈琳的第一张专辑《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低调上线。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没有人会预料到,这张专辑将会掀起一阵“狂风骤雨”。


卖了150万张。


歌声从北吹到南。


陈琳,一次意外的机会,一炮走红。


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歌坛新星。


这大概就是,伯乐和千里马之间,最完美的故事。


1994年,陈琳荣获“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优秀新人奖,一时风光无限。


趁热打铁,陈琳正大国际版专辑《请别再说爱我》出炉,不料反响平平。


不知为何,陈琳和王晓京也就此分道扬镳。


陈琳出道即巅峰,很快又陷入一个低谷。


人生很漫长,人生的事业就像一条正弦函数,有波峰,就会有波谷。

没有谁的人生,一直幸运,一直处在波峰;也没有谁的人生一直倒霉,一直处在波谷。


看开点,只不过都是相对时间长短而已。


对于好胜心极强的陈琳来说,似乎很是煎熬。


幸运和不幸的是,她遇到了命运中第二个男人。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四、


1993年,23岁的陈琳在王晓京的推动下,一炮而红。


正在日本JVC唱片公司宣传部上班的沈永革,还在基层锻炼,这一年沈永革已经32岁有余。


两厢一对比,高下立判,一目了然。


当然,沈永革也绝非等闲之辈。


沈永革还在青春期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乔装打扮混进北京饭店、北京国际俱乐部等等,当时普通人很难踏入的地方。


这里是通往世界的窗户,好奇心驱使着沈永革,一心想要去更远的地方去瞧瞧。


1978年,沈永革第一次参加高考,目标是华侨子弟的专属大学:暨南大学


可惜,沈永革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暨南大学也没考上。


于是,复读了一年,考入了北京建筑工程设计学院学习建筑。


心之向往,才是兴趣。


大学是上了,可惜,读了一阵子,就觉得索然无味。


索性,沈永革不读了,步入社会,成了一名“小混混”。


太平洋的另一边“漂亮国”,才是沈永革的向往,奈何距离太远。


1985年,沈永革带着700美金,拉着一只行李箱,24岁独闯日本东京。


东京的繁华,让从小在北京长大的沈永革都刮目相看,惊呆了。


在东京,沈永革考入了日本法政大学,过上了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的留学生活。


1979年,一种新的唱片载体,才开始在中国渐渐流行起来,盒装磁带。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之后,像李谷一蒋大为成方圆费翔等歌手开始走红。


新事物的诞生,在拥有强大消费用户的中国市场里,注定会迎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身处日本的沈永革,却对一个叫做HMV的连锁音像制品的专卖店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那里,沈永革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卡带、CD整整齐齐的陈列摆放着。


一有时间,沈永革就泡在这家专卖店,免费试听各种音乐,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


兴趣激发了沈永革浓烈的学习动力。


在日本的大学里,他专门选修一些和音乐艺术相关的课程,积极加入社团,组建乐队。


偶然一次机会,读了一本维金唱片公司创始人的传记,瞬间茅塞顿开,人生第一次有了这么强烈的冲动。


他做了个决定,毕业之后,进入唱片公司,帮助热爱音乐的艺人,走上成功的道路。


1990年,沈永革去了日本享有盛名的JVC唱片公司上班。


从零开始,从基层做起,从一个小小的搬运工开始,把CD从地下室搬到楼上,他默默的干了两年。


然而,没有人知道,沈永革已经悄悄的摸清楚了一些造星“套路”。


他也深刻的认识到,旗下歌星的当红程度直接决定了唱片公司的兴衰。


在日本,仅依靠安室奈美惠的一张唱片,就可以在东京盖一栋高楼。


1993年,沈永革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机遇。


JVC要举办日本知名歌手酒井法子的中国巡演,全公司上下,唯独沈永革会中文,精通日文


公司安排沈永革陪酒井法子练发声,做一些准备工作。


没想到的是,默默无闻的沈永革居然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想法,给出在中国,如何做宣传,如何走市场的一系列有效性建议。


第一次,沈永革引起了JVC高层的关注,对其刮目相看。


沈永革的音乐时代正在悄然酝酿。


当酒井法子在中国巡演时,前呼后拥的疯狂人群,让沈永革内心波涛汹涌。


中国的音乐的市场,一定会呈现井喷现象。


此时的北京城里,摇滚乐队就有黑豹、轮回、指南针,流行歌手就有那英、陈琳等等。


酒井法子在中国的成功,沈永革愈加渴望回国,大展宏图和抱负。


1994年,沈永革作为JVC高层首席代表回北京,第一次认识了一批摇滚青年。


在观看“黑豹乐队”演出的时候,沈永革认识了轮回乐队以及未来的老婆陈琳。


这一次,沈永革还把中国摇滚乐代表“黑豹乐队”和“唐朝乐队”介绍到了日本。


1995年,眼看时机差不多了,沈永革决定回国,创办了竹书文化


一场美妙的歌坛盛宴,即将来临。



五、


1994年,一时风光无限的陈琳,却因为一件小事,和恩师王晓京闹出了矛盾。


在一次活动上,陈琳应主办方去签名。


王晓京知道后,却大发雷霆,质问她为何自作主张?


年轻气盛的陈琳不服气的反驳,说都是为了公司。


恼羞成怒王晓京一把将钱甩到了陈琳脸上,陈琳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为了惩罚陈琳,王晓京将这次的收益分配反了过来。


陈琳拿二,公司拿八。


为此,两人闹上了法庭。


之后,陈琳败诉,两人关系断崖式崩裂。


在王晓京这里,陈琳已经没有容身之地。


幸运的是,陈琳偶然遇见了沈永革。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两人初次认识,便相谈甚欢,一个擅长运作,一个有音乐才华,完美搭档。


1996年,沈永革的竹书文化先后签下了黑豹乐队,轮回乐队,以及女歌手陈琳。


两人的感情发展也异常迅速,沈永革比陈琳大9岁,行为处事更加的稳重,对陈琳的生活也是照顾有加。


很快,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竹书文化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店”。


1996年1月,时隔近三年,陈琳才推出第二张专辑《害怕爱上你》。3月,去日本参加第二届“日本96亚洲歌手赛”,并获得“罗兰德大奖”。


在沈永革的运作之下,陈琳之后推出了第三张,第四张专辑,但是市场的反响不是很强烈。


沈永革很清楚,竹书文化能不能雄霸歌坛,必须要推出一位“现象级歌手”。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陈琳第二张专辑卖的不理想,沈永革深刻的明白,唱片业是一整个套路、一个工艺,不光是买首歌,卖一个封面、一个塑料套。


必须先了解市场,再针对性的做唱片。


之后,沈永革用了整整2年时间疯狂采购各种各样正版、盗版的唱片,光顾大大小小的商业演出和夜总会。


分析市场,目前流行什么,缺少什么。


最终,沈永革得出结论:原创音乐旋律美、歌词到位;港台歌曲流行、包装到位;欧美日韩的音乐有内涵。


总体来看市场同质化的产品多,缺少新的音乐类型。


2000年,陈琳的新单曲《走开》上市,每张CD18元,,卖出了20万张,相比市场上五六十块的均价,这一次算是薄利多销。


为了捧红媳妇陈琳,沈永革也是不惜下血本,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竹书文化。


陈琳人生中,最佳专辑《爱就爱了》,正在酝酿中。


历时一年,亚洲四地顶级音乐精英空前聚集,从240首原创单曲中精挑细选,几次改变录音计划,最终,打造出了一款全新风格,独特陈琳风味的专辑《爱就爱了》。


来自中、日、港、台四地的音乐精英,张亚东郭亮涂惠源许常德、Funky末吉等亚洲顶级词、曲作者,制作人以及日本著名录音师KEIZO皆倾尽全力。


多元化的国际音乐路线,极富画面感的音乐氛围,几乎囊括了作为一张经典专辑的所有必备条件。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终于,它来了!


2001年8月,单曲《爱就爱了》推出,瞬间“击中消费者的神经”,成为流行单曲。


11月26日,同名专辑《爱就爱了》发行,当年销量就是100万张。


2002年,这张专辑拿了四项大奖,风头直接盖过那英。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捧红了陈琳,也让竹书文化在激烈的唱片市场,能够笑傲江湖。


此时是陈琳和沈永革最佳蜜月期,互相成就。


就在陈琳推出《爱就爱了》期间,沈永革遇到了一个男人,一个特别的男人。


六、


陈琳即将再次走向巅峰时,一个叫杨坤的小伙子还在北京的一处酒吧卖力的驻唱,郁郁不得志,甚至有点穷困潦倒。


掐指一算,杨坤北漂的日子也接近9年了,混的一事无成,过着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搬家就搬了50多少次。


早在1997年的时候,杨坤就在厕所里录制了个人原创专辑《无所谓》。


无奈的是,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欣赏杨坤的原创歌曲。


以至于,杨坤不得已时,还会给一些知名歌手创作歌曲。


2001年10月的一个晚上,沈永革又习惯性的去夜总会摸牌市场,这次他遇到了杨坤。


听完杨坤的两首原创单曲,沈永革欲罢不能,简直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签下杨坤之后,沈永革没有迫不及待的推出专辑,而是带着一班制作人和杨坤去泰国沙滩晒日光浴。


杨坤过去的那9年,太累太苦了,甚至忘记了微笑是什么,写满沧桑的脸,尽是无奈和失意。


沈永革希望杨坤能够忘记过去,在镜头面前露出灿烂的微笑。


一个人过的太“悲惨”,他的才华就会容易陷入苦闷。


就像《无所谓》里唱的那样:


“无所谓

谁会爱上谁

无所谓

谁让谁憔悴

有过的幸福

是短暂的美

幸福过后

才会来受罪”


整理完了心情,杨坤开始录制人生第一张专辑。


为了保证一炮而红,沈永革破天荒的投资200万打造“草根新人杨坤”。


2002年,杨坤的第一张专辑《无所谓》问世,瞬间划出了一到闪光,如雷鸣般一鸣惊人。


当年发行了80万张。

杨坤和陈琳,一起成了竹书文化最闪耀的双子星。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杨坤越来越火,陈琳却显得愈发的“力不从心”。


2003年,陈琳的第六张专辑《不想骗自己》推出,为了让内容和设计保持创新和突破,沈永革已经“绞尽脑汁” 。


这一年,天才歌手朴树,在华纳的运作之下,推出新专辑《生如夏花》。


仅市场推广费用就是100万,专辑推出不久,发行量就超过50万张。


唱片市场的竞争很残酷。


沈永革算过一笔账,一张专辑成本至少30万,其中推广成本才区区10万。


要想盈亏平衡,一张专辑至少卖出30万张。


但是,爆款可遇而不可求。


当陈琳再次陷入低迷时,杨坤撑起了竹书文化。


2004年,沈永革再次签入一位年轻女歌手,岳夏


2005年,陈琳推出人生里的最后一张专辑《13131》。


结果却是,一张不如一张。


这或许让陈琳再次陷入巨大的压力之下,争强好胜的她,却又不知道如何缓解压力。


站在公司老板的角度来说,作为老板娘的陈琳并非一直要站在台前,一个歌手也很难一直保持高水准,一直火下去。


所以,沈永革栽培新人,也无可厚非。


不过,陈琳的内心一向比较敏感,媒体之间的风言风语,也会左右她的判断。


据说,因为沈永革和新人岳夏走的太近,陈琳曾当着全公司的人,和沈永革大吵一顿,甚至经常在外私自接商演,揽私活。


夫妻之间的信任,随着陈琳的低迷,也在不断的走下坡路


大概,全公司和陈琳处的最好的人,应该就是杨坤了。


两人合唱过一首歌《两个人的世界》。


曾经,杨坤每次开演唱会,都会安排一个“合唱”的机会。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这种不夹带任何私情的感情,才是最好的友谊。


2007年,情感压抑无法释怀的陈琳,和沈永革离婚了。


长年累月的呕心沥血,多愁伤感,一怒之下离婚的陈琳却陷入了情感上的“无法自愈”。


曾经一度想过寻死。


就在这无助无力的时候,陈琳遇到了第三个男人。


似乎更像是最后的致命一击。


七、


2002年,张超峰应聘到竹书文化公司,担任制作人助理。


不过,这个小伙子在音乐圈的口碑很糟糕。


据说曾经以公司名义接私人唱片制作,牟取利益,收取钱财又不尽力制作,经常遭遇客户的不满和投诉。


还因经济状况不佳,有意接近老板娘陈琳。


2005年,更是甩掉相恋8年的女友,之后离开竹书文化,不知去向。


就在陈琳离婚之后,张超峰却出现了,摇身一变就是小暖男。


对陈琳是一次次安慰,一次次帮助。


张超峰的暖心照料,也唤起了陈琳对生活的信心。


2009年7月份,陈琳和张超峰两人在成都秘密领证结了婚。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不久之后,陈琳的亲朋好友们才知道,陈琳结婚了。


沈永革在面对媒体追问时,还曾大方的送上祝福:“张超峰是很有才一个小伙子!”


陈琳也发现:张超峰才是她最值得爱的人。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10月31日,陈琳还是抛弃了这个世界。


至于原因,至今是个谜。


陈琳爱的人,始终是沈永革,和张超峰在一起,更像是一种“感动后的委曲求全”。


个性太强,终究还是“毁”了陈琳。


从感情上来说,沈永革比陈琳大很多,懂得包容她;


之后,陈琳嫁给了比她小很多的张超峰,他们之间,其实并无爱情。


陈琳自杀之后,作为丈夫的张超峰却从未出现,感情基础一目了然。


从事业上来说,唱片市场竞争激烈,陈琳再次陷入低迷,可能心理落差太大,好强的她接受不了。

个性太强的人,很容易不快乐,很容易和自己过不去。


陈琳唱红了《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爱就爱了》等歌曲,按理说一些综艺节目很愿意找她。


但她的个性,有时候很容易让不了解她的人误会,高兴时哈哈大笑,不高兴时就谁也不理睬。


有一年到辽宁参加晚会录制,因为一些事没沟通好,陈琳当场和导演吵了起来。


事业、生活,感情上的不如人意,最终让她走上了死胡同


2009年11月11日,这一天,也是天猫第一次搞“双十一”狂欢节


由陈琳前夫沈永革与好友杨坤发起的陈琳追思会,也在今晚。


歌手陈琳39岁“自杀之谜”:是福是祸,大抵都是因为这三个男人 - 天天要闻


最后众歌手登台合唱《放心走吧》之时,陈琳前夫沈永革则走上舞台,与众歌手紧紧相拥。


而陈琳的密友张强则写了一封信,称陈琳的前夫沈永革是“一位有情有义有担当的男子汉,背负着侮辱和猜测来完成陈琳最后的心愿。”


这么多年过去了,沈永革和张超峰也已重新组建家庭,结婚生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双十一”的狂欢依旧灯火通明。


这么多年过去了,陈琳留给一代人的“爱情记忆”,渐行渐远了。


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失恋时,听着《爱就爱了》,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孤单的身影呢?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一首诗:《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奈何,陈琳没有如此洒脱。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