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份的一天,马燕龙正在北京昌平福晋的一所农场参加劳动,上面却突然打电话找他,让他做好准备,等下中央有车来接他。
周总理去世,遗容化妆师虔诚为他整理遗容
马燕龙不知所以,他以为是上面要派自己到其它的农场干活,可是,这也不至于让中央专门派车接啊!不过马燕龙还是老老实实地收拾好了自己简单的行礼,其中就有他存放遗容修理工具的箱子,他在来到农场前,是一位遗容化妆师。
8号晚上,马燕龙坐上了来接他的车,车子径直开到了医院。
马燕龙反应过来,应该是哪位领导人不幸逝世了,要自己来为领导整理仪容的。
但他却没想到,接下来的得知的消息,会如此令人绝望。
因为他们走进了病房以后,有人告诉马燕龙:“周总理逝世了,请你来为他整理遗容,让他体面一点。”
这个消息如同晴空霹雳,将马燕龙打得措手不及。
那个年代里,周总理和毛主席是最受人民爱戴的领袖。在此之前,周总理就因病住院,他的病情,时时刻刻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马燕龙曾经跟周总理见过,周总理风度翩翩,平易近人,令人忍不住就生起敬爱的心。面对马燕龙的职业,周总理不但没有任何鄙视和忌讳,反而很看重他。
周总理对马燕龙说:“整容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一定要干好!”
哪怕在今天,也有一些人忌讳与丧葬有关的从业人员,更别说当年了。马燕龙从事这个行业时,家人和朋友都有阻止过,甚至有些朋友还断了往来。可是周总理却能客观地看待和尊重马燕龙的职业,这种被人认可的感觉,几乎让马燕龙热泪盈眶,从此就更加爱戴周总理了。
如今,有人告诉他,总理因病抢救无效,永远地告别了祖国和人民,这怎能不让人心痛呢?马燕龙反应过来以后,泪水早就忍不住,滚滚而落,而病房里早就哭过一次的工作人员,见此情景,也再次掉下了眼泪。可想而知,周总理的逝世,对大家是多大的打击。
悲痛过后,还是要办正事的。马燕龙最后一次端详周总理的面容,因为长期的病痛折磨,总理的脸非常消瘦,脸上满是老年斑,胡子蓬乱,整个人都是一副沧桑的样子。
“不能让总理这个样子走了!”马燕龙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总理整理遗容。
他让别人都出去,给他腾出一个安静的空间,打开了工具箱,近乎虔诚地为总理整理仪容。
他用剪子剪掉了总理过长的头发,用酒精和药棉为总理擦拭干净面部,用小刀将总理的眉毛修理整齐,再用剃刀给总理刮胡子……给总理清理干净以后,又进行了梳头、穿衣、化妆等程序。马燕龙检查了好几遍,直到再次看到总理那张虽然消瘦,但又透出慈祥和刚毅的脸庞,这才让人进来。
进来的人们一看,周总理面容平静,似乎还带着一丝微笑,病床边放了兰花,好像总理总理就睡到了兰花从中一般。
总理的爱人邓颖超看到这样的丈夫,一边流泪一边笑:“恩来,你睡吧,生前让你多睡会,你总是说还有事要处理。这下啊,你要睡个够,等着我,我们来生再见。”
周总理曾经对爱人说过:“我一直都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后来,到了1992年,邓颖超病逝的时候,也是马燕龙为她整理的遗容。这一对恩爱的夫妻,来生一定会很幸福吧?
马燕龙为周总理整理完后,还珍而重之地将周总理的胡须带走,一直放在家里珍藏。对他来说,周总理不仅是受人爱戴的国家领袖,还是认可他工作的知己。
10大元帅里,他为8位整理遗容
马燕龙其实此前就已经为很多领导人和命人整理过遗容,所以这也是国家想到让他来为周总理化妆的原因。只不过从为周总理化妆以后,让很多人都看到了面目宛如生前的周总理,人们也就记住了他。
不过马燕龙没有因为出名了就看不起人,他又回到了农场参加劳动,严格执行毛主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理论。在劳动之余,他还不忘研究遗容整理,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体面”地离开。
到了1976年9月9日,正在劳动的马燕龙又接到了通知,等下会有人接他到中南海。马燕龙心里“咯噔”一下,这次,又是哪位领袖不好了吗?要知道,这一年,已经有周总理和朱德老总两位领袖离开了人世,而据他所知,现在病重的,也就只有领袖毛主席了。
马燕龙一路忐忑不安,到了中南海以后,见到了工作人员,得知了他的猜测是对的,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了。
他对毛主席同样尊敬爱戴,悲痛过后,抱着同样虔诚的敬意为毛主席化妆。毛主席逝世的时候,已经83岁的高龄,整张脸更加憔悴。在马燕龙的手下,毛主席的脸颊逐渐丰满,神情也十分安详,跟睡着了没什么两样。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到了这样的毛主席,就哭。他们给的是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是拍的照片,那张照片里,毛主席满面红光。因为跟美国建交,意味着中国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主席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而马燕龙就重现了一个爽朗、自信、高兴的毛主席。
现在我们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都要感谢马燕龙的努力。
除了为周总理和毛主席整理遗容以外,马燕龙还曾经为多位国家领导人化妆。其中有名的就是邓小平,陈永贵等领导人。邓小平去世时,马燕龙得知这个消息,也是非常悲痛,他主动请缨做邓小平的遗容化妆师,让邓公也“体面”地离开了。
还有就是曾经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主抓全国农业的平民总理陈永贵,逝世后,也是由马燕龙为他化妆的。马燕龙对这位平民总理也十分尊敬,在基本的化妆之外,为了更贴合陈永贵的形象,马燕龙还特意跑了几个病房借了白毛巾,包裹住了陈永贵的头部。
因为陈永贵是从山西大寨走出来的,哪怕以后当上了国家总理,也都是一身粗布衣,头顶上包着一块白毛巾,典型山西老农民打扮。可见,马燕龙是用了心的。
后来,马燕龙在十大元帅逝世的时候,都曾经为他们化妆。除了早些年逝世的林彪和在外地的彭德怀,十大元帅里有8位,都是马燕龙亲自为他们化的妆。
除了这些国家领导人,当时国家许多文化界的名人逝世后,他们的家人都专门找上马燕龙,请求马燕龙来化妆。
这些人里面,包括国家前总理李鹏的母亲,为了表示感谢,李鹏把母亲的照片赠与马燕龙;为鲁迅的弟弟周建人化妆后,周建人的儿子特意将收藏的《鲁迅诗稿》送给了马老;为茅盾化妆后,茅盾的儿子感动得连连说“谢谢”。
马燕龙整理过遗容的国家领导人还有还有宋庆龄、胡耀邦、李先念、董必武等,社会名流里有陈嘉庚、郭沫若、叶圣陶、李苦禅等人,简直就是一个专业的遗容化妆师。
但其实,马老的本职工作,并不是遗体整容师,他本来是研究病理学的。成为遗体整容师,也是令人没想到的。
病理医生意外成为遗体整容师
马老1933年出生于北京,祖上是洛阳人。他出生以后,父亲为了给他取一个好名字,还特意花了三块大洋,找算命先生算了他的生辰八字,为他起名为“燕龙”。算命先生还说:“这孩子的命格号,可以‘近侍龙颜’,你们好好培养吧。”
家人虽然不太懂得命理之说,却将算命先生的话奉为至宝,对马燕龙也是全心全力的培养。
而1933年的北京,祖国各界的知识分子都云集于此,他们先进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流传在当时的北平城内。马燕龙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他的家人也倾尽全力支持他读书上学,让他成为了一名“文化人”。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马燕龙考虑良久,报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卫生干校。当时,报考这所学校的人数高达2800人,考试程序也十分复杂,要比试、口试,还有初试和复试,同时身体状况也要过关。马燕龙以优异的自身条件,通过了各项考试,成功地进入到医院的病理科工作。
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能进到医院工作,吃上“公家饭”,就已经是“能人”了。
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定不会让他的人生顺风顺水。
到1966年,马燕龙被调到北京医院的太平间工作,每天负责接送尸体。一个有着光明前景的大夫,做这些体力活,一般人心里都会有落差。
可马燕龙信佛,他觉得,众生平等,工作也平等。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马燕龙在搬运尸体之余,还借着职务之便,研究如何能更好的为逝去的人化妆,让他们体面的离去。
其实在此之前,马燕龙作为医生,就已经为中共察哈尔省省委书记杨耕田化过妆,聂荣臻元帅还特意让其他人瞻仰杨耕田的遗体,此后遗体告别式就成了中央领导人去世时必不可少的流程。
而后,爱国华侨陈嘉庚去世时,也是马燕龙化的妆,也就是这时,周总理勉励他“好好干!”
据马老自己介绍,他能如此坦然地接受给遗体化妆,还是因为小时候亲眼看过父母给自己的奶奶化妆。当时,自己的奶奶病逝后,面容消瘦,让人不敢看。
但是自己的父母就很细心地为奶奶化妆,直到奶奶的面容恢复如初,这件事给了马燕龙极大的震撼,原来真的可以让去世的人如此安详平静,这对他以后的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了小时候的记忆,再加上太平间工作的这段经历,反倒成就了一个杰出的遗容化妆师。后来的马燕龙在农场锻炼,更是让他练就了宠辱不惊的心态。以后为国家领导人化妆也好,为社会名流化妆也好,或者是为普通人看诊,他都抱着真诚的心态,专心为病人服务。
笔者个人觉得,马老的为人堪称伟大。因为直到现在的大环境,有人提到殡葬师、入殓师等职业的时候,都会觉得晦气,甚至他们的家人都要因为他们的职业饱受歧视。而在马老年轻时的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更是封闭,可想而知,马老当时遭受的压力有多大。
但即便是面对外界不友好的环境,马老和其它从业人员,都在坚持做自己的工作。他们面对因为各种原因失去的死者,用心的为他们整理,将他们生前的音容笑貌呈现给活着的人,让死者“体面”的离开。
他们的工作,是伟大的,向马老致敬,祝他健康长寿!向所有相关职业的人员致敬,感谢他们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