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教育局 五所民办幼儿园停办
2018年12月26日,西山区教育局发布公告称,2019年1月2日起,五所民办幼儿园停止办园。
鱼翅路七彩幼儿园的数十名家长在接到园方停止办学的通知之后,忧心忡忡,不得不找到园方商议孩子的后续入学问题。
家长:“现在突然说这个幼儿园不能办了,就是昨天幼儿园,他们班上的微信发出来的,就是说幼儿园要解散了,现在孩子根本找不到地方读书了。”
家长:“园长发了一张告知单,说是从2019年一月二十几号,幼儿园就停办了,具体原因他也没有讲得太详细,就说教育局给他的原因是不能开了。”
该5家幼儿园存在哪些问题?
据了解,此次涉及5家幼儿园由于审批年限较早,办学场地位于城中村内或老旧居民小区,幼儿园场地简陋,户外活动面积狭小,周边城中村民房紧邻密集,楼间通道狭窄,幼儿园内上下楼通道狭窄且仅有1个,使用三楼以上且存在私搭乱建的顶棚、阁楼,搭建材料为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的彩钢瓦和轻质隔墙,个别使用半地下室作为教室,存在超规模办学,厨房条件严重不达标。
西山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5家幼儿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导致幼儿园严重偏离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幼儿园设置标准,难以保障在园幼儿享受按规程应当开设的课程和开展的游戏活动,无法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园内疾病传播控制也带来极大困难。
幼儿园内存在的大量安全隐患也给在园的教职工和幼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能排除安全隐患,一旦幼儿园或周边环境发生消防安全事件,在园教职工和幼儿难以及时疏散撤离,救援力量难以及时直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此外,园内厨房条件的不足也给食品安全保障带来威胁,有可能引发幼儿集体食品卫生事件。
书面下达整改通知仍拒不停园
该局在近两年检查中已多次向上述5家幼儿园举办人告知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指出由于周边环境条件限制,幼儿园无法经过整改完全消除安全隐患,为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建议举办人停止使用现址,重新选址办园,但举办人一直表示找不到其他合适场地,继续在现址办园。
2018年8月、9月,西山区教育局向上述5家幼儿园书面下达了《停园整改通知书》,责令举办人停园整改,但是5家幼儿园依然拒不停园。
直至12月初,上述5个幼儿园因存在消防、食品、房屋安全隐患及办学(办园)场地不达标又拒不停园整改,因此列为重点整治名单。
考虑到2019年元旦、春节时间较为接近,且5个幼儿园幼儿多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了给举办人和家长留出足够的调整时间,遂同意5家幼儿园延期至2019年1月2日停办。
1月1日一大早,西山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来到鱼翅路红蜻蜓幼儿园张贴勒令停止办学的公告。
西山区教育局 社会教育科科长 张泳:“29号来跟家长做工作,又贴过一次,现在也没有(停课),所以今天实际上是我们第三次来贴告知书。”
据工作人员介绍,教育部门早在去年8月和9月期间,就已经向上述5家幼儿园下达过停园整改通知书,但这些幼儿园都拒不配合,并且未及时告知家长。直到最后期限的前几天,涉事幼儿园才分别通知了家长。
西山区教育局 社会教育科科长 张泳:“按照楼的结构,它相当于是个半地下室,按照规定,幼儿园是不可以使用半地下室的,这是第一个地方;然后第二个地方,是它里面的楼梯,按规定,消防安全通道,它上下楼至少有2个楼梯,这个幼儿园它只有1个楼梯。”
以红蜻蜓幼儿园为例,除了上述问题外,由于幼儿园位于城中村内,外部通道非常狭窄,且四周都是民房,消防车辆根本无法进入,一旦发生火情,将无法及时扑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红蜻蜓幼儿园,校舍硬件设施不达标
600多名在园幼儿 由区教育局统筹分流
家长们表示,幼儿园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整改这无可厚非,但他们的孩子在这家幼儿园已经就读了多年,即便是最新入园的也已经上了半学期的课,寒假过后,下个学期孩子究竟到哪去上学,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家长:“我担心小孩的教育问题,如果是这儿不能读,那咱们要去哪读呢?然后周边的学校名额有限,然后很担心小孩找不到其它好的学校。”
家长:“孩子再过一年半就要上一年级了,第一他不习惯,第二我们也没办法去找学校,没有地方去上学。”
据了解,此次被勒令停止办学的5家幼儿园,共有600多名在园幼儿面临着分流安置的问题。
西山区教育局 社会教育科科长 张泳:“教育局已经在周边,我们已经协调了20多家,附近的其它符合标准的幼儿园,根据各个幼儿园的容纳能力,对这些幼儿园进行分流安置。”
1月2日,校园大门张贴关停通知及分流方案
1月2日一早,记者在红蜻蜓幼儿园看到,校园大门上张贴了关停的通知以及分流安置方案。据了解,因西山区教育局多次对学校和家长做政策宣讲,今早未见到有家长送孩子上学或到校咨询。
红蜻蜓幼儿园周边是密集的城中村
而在七彩幼儿园门前,记者见到很多家长带孩子前来查看关停通知和分流安置方案。
七彩幼儿园门口,家长前来查看通知
各家幼儿园大门上都张贴着各所接收学校的收费标准和优惠政策,家长们可按需选择。
接收学校的详情表
(咨询现场)
“教育局会协助处理学籍问题,你不用担心。”
“那你们安排了两个幼儿园,远不远?”
七彩幼儿园是被要求停办的5家幼儿园之一,也是该幼儿园和红蜻蜓幼儿园的分流工作点。下午两点半,这两所幼儿园的学生家长们来到园内咨询并办理转园事宜。
(咨询现场)
“老师,安置的幼儿园收费是多少钱?”
“这两所是700块一个月,在我们的表上,大家可以看到是有20多所幼儿园的,之所有对着两家幼儿园进行登记,是因为这两所幼儿园是进行降价的。”
教育局派专人在现场为家长答疑解惑
在办理现场,西山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对家长的疑问逐一解答。
西山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现场为家长答疑解惑
据了解,此次,区教育局协调了辖区23家幼儿园进行分流,其中21所可直接报到就读,另外两所幼儿园因对分流幼儿降低了收费标准,需现场登记,再拿着凭证报到就读。
西山区教育局社会教育科 张泳 科长:“我们专门协调了其中的两家幼儿园,
把他们的收费标准降到了700元每月,来接收小朋友。和这边(七彩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是一样的,同等价格接收,保证整个2019年期间不涨价。”
对于这次的分流安置工作,家长们仍有一些疑问。
家长:“他只优惠一年,过了一年,就要按原价收费,现在是亏本了,只收七百元,过了2019年 就要收一千多块。”
家长:“降价的幼儿园太远了。”
家长:“还可以的,如果帮我们把孩子分下去,我们还是满意的。”
对此,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对家长们的要求,他们已经做了最大程度的协调。降价接收的两所幼儿园此前收费标准分别为每月900元和每月1380元,经教育局协调,均降为每月700元。
西山区教育局社会教育科 张泳 科长:“2019年以后,根据市场可能会有适当浮动,
因为我们知道民办幼儿园是自主定价,也有办园成本。我们已经非常努力为家长争取能争取到的优惠措施,和其中大部分幼儿园都达成了优惠措施和协议,小朋友过去以后,家长都能享受到不同程度的优惠,我们完全保障5所幼儿园在园小朋友的安置能力。”
此外,工作人员介绍,幼儿升小学问题不受幼儿园停办影响,幼儿转园后的学籍问题将由教育局协助处理,家长无须担心。
西山区2019年小学一年级招生政策解读
一、2019年小学一年级招生各阶段的时间安排:
(1)3月1日—7日,网上预登记(网址待市教育局下发后及时向社会公布);
(2)3月31日,主城区公办小学公布招生范围(各公办小学门口粘贴),民办小学公布招生简章;
(3)4月10日—14日现场学生信息确认(具体确认地点3月31日向社会公布);
(4)5月15日,公民办小学将同时发放入学通知书。
二、网络预登记对象:
年满6周岁(2013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本地户籍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019年,全市将新建并启用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这是教育综合改革便民利民、提高效率的一大举措。昆明主城区户籍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必须网上预登记,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三、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界定
以孩子本人的户口作为区分依据,不以是否购买房产为依据。
本地户籍适龄儿童:
指孩子本人的户籍在昆明市主城区(西山区、盘龙区、官渡区、五华区、呈贡区、滇池旅游度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指孩子本人的户籍在昆明市主城区以外的适龄儿童。(昆明市其他郊县区的也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四、网上预登记主要是采集信息,无法选择具体就读学校
网上预登记只有采集入学学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相关信息的功能,不能申请具体小学。届时需要填写学生和监护人身份、户籍、住址、房产、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具体划片、入学政策另行公布。
五、入学需准备的材料
(一)本地户籍
户口册、房产证、孩子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完成证明、其他特殊情况证明材料(如无房证明、出生医学证明等)。本地户籍不需要办理居住证和就学联系函。
父母户籍和孩子的户籍不在一起的,需要提供父母、孩子的户口册和孩子出生医学证明。
(二)外来随迁子女
(1)在昆务工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昆务工的相关证明(营业执照、劳动合同、务工地社区出具的务工证明等其中一种);
(2)居住证明:①在昆居住地派出所签发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有效期内的昆明市居住证或云南省居住证(在2019年2月28日以前办理);(特殊情况:孩子属于外来随迁子女,但父母有一方户籍在昆明市主城区的,可以不办理居住证。)②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昆的实际居住地相关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租房合同等其中一种);
(3)身份证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及其子女户口簿;
(4)就学联系函(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同意在昆明就读证明);
(5)孩子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完成证明;
(6)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昆明市主城区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证明(未购买不需要提供);
(7)缓学证明。(2012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未入学的需要提供,由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政府出具证明)
(8)父母的户籍和孩子的户籍不在一起的,需要提供父母、孩子的户口册和孩子出生医学证明。
温馨提示
为了孩子能够顺利报名入学,请家长们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如对入学政策有疑问的,可致电0871-68226231(教育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