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今天,美国发生了轰动世界的“9·11”事件,随即,美国开始了漫漫反恐路。
这20年,美国表现得怎么样呢?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多次发表声明,对美在关塔那摩监狱滥施刑罚、阻碍叙利亚重建民用设施等多种侵犯人权行为表示关切。
本报特约通讯员撰稿,回顾美国反恐20年,到底是如何“越反越恐”的。

今天是9月11日,一个特别的日子。20年前的“9·11”事件拉开了美国所谓“全球反恐”的大幕。20年后,世贸双塔遗址上,建立了国家纪念博物馆,2983名遇难者的姓名被刻在76个铜盘,镶嵌在纪念池墙上。
虽然“9·11”已经过去了20年,但对许多幸存者来说,痛苦和创伤仍然历历在目。劳伦·曼宁是伤势最严重的幸存者之一,她全身80%以上被烧伤。当年她在医院住了6个多月,这远不是结束。她的康复之路走了10年。“对于我来说,谋杀,恐怖和死亡的概念从未远离。”劳伦说。
当天,林恩本来要参加一场面试,但恐怖袭击彻底改变了她的计划。“(当时)我看到一对夫妇双手合十在往下跳,让人难以置信。”林恩说。后来,她成为了“9·11”纪念中心的主席,担任该职务至2007年。
林恩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这些来自‘9·11’事件的情绪,我总是隐藏心里。”反恐一直成为美国这20年来的一个关键词,他们在不同的国家残害了一个个普通民众的生命,造成了一个又一个被打击国家的动荡。
把阿富汗政权从“塔利班”换成“塔利班”
2001年10月7日,美、英发动反恐战争,指称阿富汗包庇“基地组织”,当时执政的塔利班政权在两个月后结束。
而2021年4月,拜登宣布撤军后,塔利班再度发动攻势,夺回政权。反恐一战,美国把阿富汗政权从“塔利班”换成“塔利班”。
回看战争,可以发现,仗着拥有精良武器的美军,如果战略目标设定错误,注定挽回不了败局。这才是看清美国、回顾战争的意义所在。
美国犯的第一个重大错误,或许是没有在阿富汗内战中,力挺与美国关系友好的塔吉克族领袖,外号“潘杰希尔雄狮”的马苏德。
当时美国想着,马苏德所代表的塔吉克族人口只占阿富汗总人口的27%。如果美国政府能听取众议员查理·威尔森的建议,协助如马苏德这样具有威望的领袖上台执政,大力投资阿富汗基础建设,或许会有不同结果。
2001年9月9日,也就是“9·11”事件爆发前两天,马苏德遇刺。“9·11”事件后,满是复仇之心的美军远征塔利班,以B-52轰炸机协助北方联盟炸出一条血路,成功推翻了塔利班政府。
但此时,马苏德已经遇刺,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将阿富汗境内不同族群团结起来,一同建设新的国家。美国基于普什图人为阿富汗第一大民族的事实,选择了反对塔利班又不反美的普什图人卡尔扎伊为主要合作对象。
2003年伊拉克战争是“莫须有”的
成立了亲美政权后,不少观察家认为,美国政府的下一个战略目标,应该是猎杀本·拉丹、参与阿富汗的国家建设,或者两个目标一起执行。小布什政府做出了一个决定,开启了一个全新战场——“伊拉克自由行动”。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被不少观察家认为是单边主义的“扛鼎之作”,让美国从面子到里子,输了个底儿掉。未获联合国授权已是先天不足,对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设计绞杀”,却没有找到任何研发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证据,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颜面,至今没有找回来。
伊拉克的复杂程度,比阿富汗有过之而无不及。什叶派与逊尼派都出现了与美军直接交火的激进武装组织。“基地组织”也趁势做大,成立了由扎卡维领导的基地伊拉克分支,跟美军以暴对暴。这种打法令美军疲于奔命,只能增兵。当美国大量集结的时候,必然忽视了稳定阿富汗的作战需求。被打到山沟里的塔利班又卷土重来,对阿富汗亲美政府形成了巨大挑战。
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的数量增加
2011年是反恐战争的一个转折年份。本·拉丹在巴基斯坦被杀,伊拉克局势也逐渐稳定了下来。奥巴马在当年从伊拉克撤军后,结束了伤痕累累的“伊拉克自由行动”。本来,奥巴马有机会集中资源,协助阿富汗政府瓦解塔利班,但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趁机将势力发展到叙利亚境内,相当有战斗力。
到了2014年,这个分支在巴格达迪领导下崛起,成为领土范围横跨伊拉克与叙利亚边境的“伊斯兰国”组织。为了对付这个手法狠辣的武装组织,美国发起“坚定决心行动”,为伊、叙境内的库德族武装提供空中支持,再一次把本来可以集中在阿富汗的资源转移到了伊拉克。
更要命的是,一些人受到“伊斯兰国”在中东崛起的影响,突变为所谓的“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比塔利班更加激进。这个时候特朗普已上台,看到阿富汗境内如此混乱凶险,或许让他产生了把烂摊子丢给其他国家去处理的想法,才出现了和塔利班谈判、妥协的一幕。
按照理想化设计,是由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经过协商后,成立一个世俗化的联合政府,与国际社会共同对抗“伊斯兰国”的威胁。但阿富汗国民军,虽然有美国军械,面对塔利班攻势,依旧兵败如山倒。
回顾“9·11”事件以来的反恐战争,美国出现过赢的机会。假如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猎杀本·拉丹和基地组织上,美军在10年前就已经达标了。如果不是另开伊拉克战场,美军“凯旋”的日子都不需要等到2011年。
“9·11”事件至今,美国经历了包括共和、民主两党在内的4任总统。号令发出,美国大兵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的战场上驰骋。美国把一场能赢的战争打输了,把一场早早能结束的战争,生生延长了十多年。
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出征,也不是没有“成果”。“反恐越反越恐”的一个佐证是,相比“9·11”事发时,现在被美国国务院列为外国恐怖组织的数量已是当时的四倍。
文/通讯员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