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安曾经说过:“一部好的电影,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作为一个综合的艺术体,电影在孩子的艺术审美启蒙以及多元世界观的构建上,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孝顺、感恩、诚实、勇敢······周末,陪孩子一起看!
《寻找幸福的起点》
俄罗斯
阿姆斯特丹国际儿童影展最佳影片
当我们对父母不耐烦时候,他却连可以孝顺的妈妈都没有。
凡亚是一个一出生就遭生母遗弃的六岁俄国男孩;同时也是一家乡间的破败孤儿院中被其他孩子羡慕的对象,因为他即将被一对有钱又有爱心的意大利夫妻收养,但他却选择踏上寻母之旅,一趟充满未知而艰辛的旅程。
《佐贺的超级阿嬷》
日本
改编自畅销亚洲同名小说
感恩不只是对人,生活、事物都是值得感谢的对象。
温馨动人的情节,掳获千万人的心,更引发象征“朴乐天精神”的新生活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昭广在阿嬷独立照顾下成长,虽然日子穷到不行,但乐天知命的阿嬷充满了感恩的生活哲学,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阿嬷让家里洋溢着笑声与温暖。
《颍州的孩子》
澳大利亚
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短片奖
发展中的大陆有个被遗忘的小镇,由澳洲华裔导演勇敢拍摄。
一个感染了爱滋病的小男孩高俊的真实生活状态。父母因爱滋病相继去世,唯一与他相依为命的奶奶也离开人世,叔叔因怕别人歧视而不愿收养他。最后,小高俊在协会的帮助下走入爱滋家庭,在那里开始了他短暂而快乐的儿童生活。
《我很想你》
瑞典
2003年蒙特利尔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
诚实面对自己的伤痛,诚实说道歉的话,都是需要学习的。
森林是伊莉娜思念父亲的秘密基地。固执的她与老师频频作对,直到学校来了一位新老师才有了变化。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痛与苦衷,要如何让彼此放下成见,诚实表达真正的心思,就看谁有勇气先开口,说出那句道歉的话。
《我们这一班》
德国
德国电影节最佳儿童电影奖
团体中必须遵守规定,因此学习如何在自律中挥洒创意,成为重要课题。
强纳森换了一堆学校,来到知名的汤玛士学院,和一群同学成为莫逆之交。有天他们发现一个剧本《飞行教室》。他们的创意虽然激起一连串的麻烦事件,却让老师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友情的可贵。因为友情是我们的翅膀,创意让我们梦想起飞。
《他不坏,他是我爸爸》
挪威
德国渥兹堡影展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对于犯罪的人,我们是否公平对待?事实往往不见得可以眼见为凭。
被控有暴力倾向而被迫离婚的哈洛,夹杂愤怒与羞愧的绝望父亲,意外地导演了一场父亲绑架女儿的事件。沿着漫长的挪威公路,父女之间,从不信任的对立,到真情的相互倚靠。错误的开始,是否可走向美好的结局?
《天使的微笑》
伊拉克
2002年西雅图影展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
战争虽然离我们很远,世界其他角落,依旧需要我们的同情与关心。
海珊以生化武器针对境内库德族人进行杀戮,失去亲人和欢笑的小女孩吉嫣,生化炸弹在她脸上留下无法恢复的疤痕,内心的恐惧更是无法平复。旅居美国的库德人迪亚利回到故乡设立孤儿院,他发现爱与包容才是对抗困难最神奇的武器。
《冲出逆境》
美国
孟买国际运动影视节最佳影片奖
等待希望来临的曙光总是漫长的,容忍与耐心成为面对生命转折的利器。
本片是真人真事的纪录,拍摄美国轮椅橄榄球队的成立和进军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艰苦历程。两位主角面对逆境时所展现出的坚毅精神与生活重建的过程,证明残障困住了他们的身躯,却困不住他们灵魂想要自由飞翔的渴望。
素材来源于光明日报、经典图画书
编辑整理:知翼、刘亮、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