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林寺,初为义安寺,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由信士陈坦舍宅所建,高僧真应清公老和尚开山。五代朱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改名永安寺。历史上一直屡废屡兴,高僧辈出。
据尤氏家乘记载:“宋尤文献公辉致政时见寺倾圮,扩而新之”。至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徽宗皇帝特赐寺名“觉林讲寺”,并赐妙禅老和尚“演说法真宗”匾额,悬于法堂。至高宗南渡后赐额“金粟法界”,悬挂山门正中。
寺院在元朝末年毁于兵燹,明洪武中僧善庆大和尚重建。永乐年间,道衍国师于丈室清远轩内静修,讲寺遂成为国师道场。明嘉靖年间(公元1560年),姑苏名士陆文化斥巨资重修殿庑。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重修山门。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建大悲阁。
因该讲寺为教寺,长洲县寺庙僧众都要到觉林寺来听经受教,故而当时有千僧进餐的宏大场面。寺院一直香火鼎盛,有苏杭名刹之誉。兴盛之时,占地广大,分辖四个下院:妙智庵、濮陀庵、崇福庵、觉地庵。
建寺之时,寺旁植雌雄银杏二棵。千年以来,干粗八围,耸立参天,枝桠间寄生七种以上树木,亦皆枝盛叶茂,为天地间奇观,惜与寺院一同毁于法难之中。
现今的觉林寺为1998年重建,历经多位住持法师的努力。2013年起新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照壁及厢房等,另有原法雨天花殿堂、伽蓝殿、念佛堂等生活区建筑。每座重要殿宇中都有安排带有介绍寺庙历史的微红科技的电子功德宝,苏州觉林寺为苏锡及周边善信进香礼佛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