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唐代吴亦凡”?这是对我最大的误解

2022年10月13日16:54:03 热门 1815

说起杜牧,你想到的是他哪首诗?

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还是“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或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从这些诗句表象看,杜牧就是一个典型的风流人物,常流连于烟花之地,整天有诗酒相伴、美女相陪,堪称唐代“吴亦凡”。

但杜牧真的是如此不堪吗?

杜牧:“唐代吴亦凡”?这是对我最大的误解 - 天天要闻

(一)

杜牧出生于京城名门望族,系当朝宰相杜佑之孙。

近水楼台先得月,小杜在祖父杜佑的指导和培养下,从小就文采出众,不仅擅长书法绘画,而且熟读文史典籍、各类兵书,按照这个发展方向,小杜将来必成大器。

但上天给谁的都不会太多。杜牧10岁那年,祖父、父亲先后离世,只剩下母亲和杜牧兄弟二人相依为命。

父辈多年累积,给杜牧留下了不少钱财,按理说应该够他们衣食无忧好一阵子。但小杜毕竟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从来没有过苦日子,由奢入俭难啊,所以那点家产很快就败光了。

杜牧一家生活彻底陷入困境以后,受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他对国家、社会的现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公元824年,16岁唐敬宗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还处于青少年叛逆期,喜欢到处玩乐、打夜狐,不思进取,更不理朝政。

除此之外,唐敬宗也很会享受,大兴土木修建行宫。

杜牧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既愤慨而又痛心,写了一篇,通过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吸取历史教训,励精图治、富民强兵。

阿房宫赋》构思精巧、文笔华丽、见解独到深刻,长安城霎时间洛阳纸贵,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杜牧这小子才20出头就能写出这种文章,以后肯定是朝廷栋梁啊!”

杜牧:“唐代吴亦凡”?这是对我最大的误解 - 天天要闻

(二)

杜牧看到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自己少年才俊,心里不禁喜滋滋“看来我是个做官的料,我得参加科举考试。”

公元828年,杜牧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信息传遍了京城,许多读过《阿房宫赋》的朝廷要臣争先恐后给小杜写举荐信,都想把小杜揽入自己麾下。

太学博士吴武陵作为杜牧的铁杆粉丝,更是拉下老脸跟当时的主考官沟通,给小杜要了个保送的名额。

但杜牧真才实学也不是吹的,他在同年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考试中,以高分通过了考试,不费吹灰之力就吃上了国家饭。

就业有了着落,小杜忙不迭给家人报喜: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不得不说,年纪轻轻就有此成绩,的确是有资本炫耀,小杜也不例外,都有些飘飘然了。

有一次,杜牧给几个朋友去钟南山的兰若寺遛弯,遇到了一位僧人,僧人见他文质彬彬、谈吐不俗,便问他叫什么名字。

同行的基友答:“你连他都不认识啊,他就是名震长安城的杜牧啊!”

看来寺里可能还没有通网,高僧满脸的问号,让杜牧有些不自在。

但他转念一想:佛门中人一心向佛,早已不问世俗和朝政,哪里会去关注社会新闻。想到这里,小杜作了一首诗送给僧人:

《赠终南兰若僧》

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觉禅门气味长。

杜牧:“唐代吴亦凡”?这是对我最大的误解 - 天天要闻

(三)

考上公务员后,杜牧官任弘文馆校书郎。

公元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他的工作重心开始向江南地区转移。

众所周知,扬州地处江南,商贾往来频繁,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扬州夜生活十分丰富,生性爱自由的杜牧很快就坠入了扬州的温柔夜梦中。

牛僧孺对杜牧好到什么地步呢?给他安排的工作都是最简单轻松的,杜牧便有大把时间流连于烟花之地。此外,牛僧孺还曾安排保镖暗中保护在青楼玩耍的杜牧。

就这样过了3年,杜牧的任期结束,调回长安担任监察御史。他十分不舍扬州的姑娘们,并给两位姑娘分别写了赠别诗: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多年后想起这些风流岁月,杜牧满怀感慨:年轻的时候不懂得珍惜,整日沉迷声色犬马,现在想起来那些日子就像不堪回首的梦境一样: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唐代吴亦凡”?这是对我最大的误解 - 天天要闻

(四)

杜牧离开了扬州温柔乡以后,准备回归政途大干一场。但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是狂风暴雨。

唐文宗时期,奸臣郑经和很会拍皇上的马屁,许多人都说郑经和很可能要当宰相了。杜牧的好基友李甘气愤地说:“如果郑经和当宰相的诏书下来,我就把诏书撕了。”

这话传到郑经和耳朵,郑经和就在皇帝面前告状,李甘后来被贬出京,不久之后死在他乡。

杜牧为朋友冤死感到痛心,但却无能为力,于是他申请调到洛阳任职。

没过多久,京城就发生了“甘露之变”,许多朝廷要臣被斩杀,杜牧因调离长安反而逃过了一劫。

但小杜对这次事件也是心有余悸,京城太险恶了,我还是就窝在洛阳好了。

杜牧:“唐代吴亦凡”?这是对我最大的误解 - 天天要闻

(五)

公元837年,远在扬州的杜凯写信给哥哥杜牧,告诉他自己的眼病越来越严重了。

时隔多年,小杜再次来到了扬州,但他毫无玩乐之心,带着弟弟住到了城郊的禅智寺。在这里,他看到了扬州偏僻幽静的一面: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但由于请假时间过长,按照《唐制》算是自动离职,小杜一下子成为了无业游民,连给弟弟治病的钱都没有了。

谁能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美女环绕的小杜,这会却要厚着脸皮四处求人。

好在认识的人不少,杜牧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到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下担任团练判官。在宣州期间,他有时也会想念家乡的亲人:

《南陵道中/寄远》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杜牧:“唐代吴亦凡”?这是对我最大的误解 - 天天要闻

(六)

在宣州干了三年,杜牧被朝廷召回长安,在离开宣州时,杜牧满怀矛盾写了一首诗:

自宣城赴官上京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公元842年,杜牧受到牛僧孺(曾经派保镖到青楼保护杜牧的那个家伙)牵连,被派到黄州去扶贫。

在黄州任职期间,小杜也算是兢兢业业,不仅经常下乡考察,还积极为当地百姓解决税赋、衣食住行等问题。

闲暇时候,小杜也会外出散心,找找写诗的灵感: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看来小杜也是有志之士啊,感慨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此后几年,杜牧又接连被贬到池州、睦州等小地方扶贫。

他在池州扶贫时,还曾经到过杏花村喝酒: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唐代吴亦凡”?这是对我最大的误解 - 天天要闻

(七)

公元848年,杜牧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安。但历经沧桑的小杜已过了不惑之年,早已没有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只想安安分分混日子。

但无奈京城的工资是越来越低,杜牧一家连吃饭都成问题,他听说江浙地区工资比京城高不少,于是他又申请调往外地。

没过多久,杜牧如愿以偿调到了浙江湖州去当市长,临行前他到城郊的唐太宗陵墓附近遛弯,心生感慨: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回到了熟悉的江南,杜牧如鱼得水,虽然没有了年轻时候的精力,但生活的惬意程度一点不比在扬州的时候差。

但没享受多久,杜牧又被召回了长安。

尽管不情愿,小杜还是回去了,但他在官场混了这么久,早已看透了官场的腐败和险恶,有了强烈的归隐之心。于是,小杜用毕生积蓄修缮了一下城郊的樊川别墅,这是他儿时的故居。此后,杜牧闲暇之时经常来这里享受生活。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公元852年冬,杜牧因病去世,享年50岁。

杜牧:“唐代吴亦凡”?这是对我最大的误解 - 天天要闻

结语

有学者评价杜牧的诗:风华流美、清新俊逸。

杜牧出身名门,他天生浪漫、性情飞扬,曾经有过短暂声色犬马、诗酒风流的生活。他虽然风流却不油腻,对于女性总是同情多于亵玩,所以说他是“唐代吴亦凡”是对他的误解与亵渎,他的风流行为可能算不上一个君子,但也绝不是一个随意玩弄女性的小人。

杜牧也曾踌躇满志,想在朝堂上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却发现官场的黑暗与腐败远不是他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的。

中晚年后的杜牧,性情也由年轻时的踌躇满志转变为消极妥协,选择退隐一隅,也是为了保持自己节操与人格,这也许是杜牧最后的倔强吧!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