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一个基本的战略理论,就是强者攻弱者守。在战争中如果能够借助很好的防御工事,是以逸待劳,采取防守的方式,实力弱的一方也能抵挡住强大一方的进攻,给进攻一方造成巨大的损失。
从这一点上看,乌克兰在俄罗斯2月底到3月底全面进攻的第一阶段和俄罗斯4月初到7月初重点进攻的第二阶段都是遵守这样的原则,取得了一些战果。
但是,一味防守也有弊端,防守是一种被动行为,一方通常是靠持久战来拖垮对方,很难在短时间内,仅靠防守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8月底乌克兰军队对装备依然强大的俄军发动进攻,战争进入第三阶段,看似有些不合常理但也在常理之中。
乌克兰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和人的耐心问题,乌克兰无法知道国内和国际大环境是不是允许他们和俄国打持久战。
俄乌战争,乌克兰能够在战场上和俄国不分胜负。主要靠两点:一是乌克兰国内人民坚信乌克兰最终能够赢得胜利这个信念;二是国际上欧美国家对乌克兰持续不断的武器和经济援助。
尽管乌克兰在国内和国际上得人心,从而获得了他们持续的支持。但是,人心也必须由乌克兰一方不断有好消息来鼓舞。
因为,大多数人喜欢锦上添花,少有持续雪中送炭的。而且,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战争长久拖下去,不一定对乌克兰有好处。西方国家对俄国的经济制裁,现在来看,不但没有击垮俄国的经济,反而让欧洲的能源价格暴涨近40%,结果是俄国卖能源赚得盆满钵满,而西方国家却出现了40多年来最高的通胀,甚至经济也进入衰退的边缘。
俄国还利用欧洲对他的天然气依赖,在和欧洲打一场心理战。俄国对德国输气管道北溪一号管道,一会检修,一会关闭,让德国和欧洲无法为今年冬天储存天然气,眼看秋天就要来啦,欧洲各国都在讨论今年冬天欧洲是不是要在黑暗和寒冷中度过。
而且,俄国卢布不但没有如大家预期的大量贬值,而成为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在美元相对各国货币都在大涨的情况下,卢布居然相对美元还在大涨。卢布的坚挺让俄国政府大伤脑筋,国际原油按美元计价,但是,俄国政府的税收是要兑换成卢布计算,卢布兑美元大涨,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和天然气税收收入因此大打折扣,让俄国政府按卢布计算的财政收入反而缩水。所以,俄国最近不得不想办法让卢布贬值。
媒体9月2日报道,俄国政府和央行在今年计划购买价值700亿美元的中国人民币和其他对俄国友好国家的货币,以此来减缓卢布不断升值的趋势。
高能源价格已经让一些欧美国家的民众产生不满的情绪,如果,乌克兰不能给民众最终战胜俄国的希望。
那么,这种让欧美各国无上限地给乌克兰写支票的做法,不知道欧美各国民众在今年寒冷的冬天还能支持这种政府行为多久。
此刻,乌克兰看到俄军在四月份发动的重点进攻,已让俄军处于精疲力竭的状态,已无力发动下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俄军不得不在俄国国内到处招兵买马,储蓄新的战斗力。
在战略相持阶段的7月和8月,乌克兰军方不断向西方国家索要武器支持并发动精确有力的打击。他们从远程利用西方提供的一些先进的武器,包括美国提供的精准火箭弹海马斯系统,大量摧毁了俄军后方的军火库补给线和道路桥梁等,乌克兰军方也在俄军占领的南部地区发展反抗俄军占领的游击部队,尤其是在赫尔松市的游击队,已经开展一系列的游击攻击行动,乌克兰军方意在破坏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控制,并削弱俄军的士气。
随着九月的秋天到来,乌克兰寒冷的冬天也将临近,而冬天对攻击一方是非常不利的,乌克兰军方清楚,要赢得战场主动和西方的民心,已经没有时间再等,别无选择。
乌克兰军方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8月29日咬牙开始了此轮反攻行动。当然,这也是精心谋划的反攻。
果然,在9月上旬获得哈尔科夫大捷,给了西方社会和民众极大的鼓舞,为度过今年寒冷的冬天给了一缕温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