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出道,8月24日宣布解散。天府少年团的“艺术生命”仅持续了3天。
这个几乎无人知晓的少年偶像团体,在宣布出道后频频登上热搜榜单,饱受争议。
7个小男孩,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7岁,平均年龄仅8.7岁。说是“少年团”,但在生理意义上,其实他们都还处于“儿童”的年纪。
此前,天府少年团官方微博发布了出道单曲《出发》MV,那画面实在不和谐。孩子们的头发被梳成大人模样,被穿上潮流时尚但并不合身的衣服,袖子和裤腿卷了起来。对着镜头唱歌时,还隐约看得见他们正处于脱落期的乳牙。
图片来源网络
随后被央视批:8岁成团,字都认不全,就开始认钱。
不得不说,央视评得很到位,本该好好玩,学习成长的年纪,却被迫装成大人的样子圈钱。
都说出名要趁早,于是在看到娱乐圈的红利后,不少人争相恐后把自己的孩子推出去。但是用舍弃学业来赌明天,是在得不偿失。
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字都认不全,又怎么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呢?
就像孙红雷在一门综艺里说到:“一定要把文化课学好,不然做不了演员。
知识结构很重要,不然撑不起你的演艺之路,如果你连剧本都看不懂,你连没一句台词都理解不了,你又怎么能好演戏呢?”
图片来源网络
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伤仲永”。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伤仲永》的故事:这则故事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天生聪慧,五岁能成诗,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只把他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一个神童都会“泯然众人矣”,又何况是普通的孩子呢?
当然有人也许会说,出道也不是说不上学了。可我们成年人都未必能处理好生活和工作的问题,又何况是个孩子呢?你期望着他一边排练一边演出,还要挤出时间去学习吗?
就算他真能这么做,对一个8岁孩子,又是不是过于残忍了呢,本该好好玩的年纪,享受童年时光,却被剥夺了。
成名不一定要趁早,娱乐圈很多新生代演员,但大多昙花一现,反而是那些勤恳踏实的人,才走得更长远。
孙红雷接第一部戏的时候,早已工作多年,社会经验丰富,基础知识扎实,所以才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真实又丰富的角色。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90生,张晚意赶上了耽改甜宠主旋律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耽改红了一个接一个,但是张晚意甜宠起不来,又不去凑耽改的热闹,一心搞事业,终于邂逅了“六不”陈延年。
那个出场时满身油污、肩扛沙袋的倔强叛逆少年,退场时血衣囚服、脚戴镣铐的坚定革命战士,年少有为,壮烈牺牲,无数观众为之泪目,从此永远记得他丰神俊朗、英雄少年的模样。
图片来源网络
而这一切都是他对职业态度换来的,他脚踏实地,认真敬业,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有迹可循。
他从出道以来,张晚意抱着学习的态度选择了通过正剧来磨练演技。
随后几年张晚意又相继出演了《林海雪原》《莫斯科行动》《共产党人刘少奇》等正剧。
还有同样在《觉醒年代》火出圈的陈独秀扮演者于和伟,他家庭背景不太好,但是他并不放弃学习。他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中考第一年考的就很不理想。
图片来源网络
于和伟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想早早下学,成为一个待业青年。后来成为了演员,也不忘记学习。
于是决定再补习一年,考个好高中。一有空就钻研演技,学习知识。
除此之外,努力兼职拍戏赚钱,来减轻家里的负担。
于是有了一种千面演员,就是能一人千面,面面惊鸿。
在《觉醒年代》中给我们带来了可爱又有趣的陈独秀先生,还凭借此角色拿到了白玉兰视帝。
图片来源网络
而反观那些曾经在童年里惊艳过我们的童星,大多因为时代变换,悄悄淡出了娱乐圈。
学习,就是求知。顾名思义,就是检查或研究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
我们就是要学会求知,变成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具有优良品质的好青年。
唯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