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终极一生都想不明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或者是碌碌无为,平平淡淡,亦或者是轰轰烈烈,名垂青史?
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志士都在思索这个问题。也给出了我们一些不同的答案。
比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宁愿放弃高官俸禄,回家过着悠然见南山的农家生活。陶渊明一生经济状况都十分窘迫,但是他却有着别人没有的胸襟和怡然。在他的心里永远都是“心远地自偏”,他独守着自己那一片宁静的心灵净土,他追寻着自己的快乐。不为权势,不为利益,只为自己追求的那一份轻松和自然。
再读保罗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我们明白,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人生只有一次,与其平平淡淡,不如轰轰烈烈活一场,这不就是保罗的写真吗?
人生该怎么去度过,这个话题看似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于我们而言,活得洒脱,活得自在,自如,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并且能够为之去努力。这应该才是生活最好的状态!
当代作家梁实秋说:“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活得悠然自在,洒脱自如。”
看一朵云,赏一盆花,读一本书,喝一杯茶,听一场雨,放下一切烦恼,忘掉一切压力,原来生活还可以如此美好。
梁实秋是浙江省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他一生洒脱,活出了人生的真谛,他将毕生的人生智慧写入《我独爱自在的人生》这本散文集中,教我们看透人生,享受人生。
1、在天地间感受自在
可能很多人在这物质横流的社会,会不自觉地要求自己“996”或者“771”,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就会被时代淘汰,就会还不起车贷,还不起房贷。
不得不感慨,卷得太厉害,以致于已经失去的生活的乐趣。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去赚钱,睡觉前的最后一个想法也是如何去赚更多的钱。
你有多久没有仔细看过自己家门前的风景了,你有多久没有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出去散步了,你有多久没有彻底放松自己了?
其实,在天地之间,也是有很多生活的乐趣的。生活不是只有五斗米,还有诗和远方,但是你都看不见。
梁实秋先生说他很爱听鸟的声音,看鸟的形体。因为鸟可以自由地飞翔,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看鸟在空中翱翔的样子,就能感受到天地的辽阔和宽广,让人心生愉悦。
生活纵有千斤重,但是都不及我们内心的千万分之一。感受生活的美好其实也是一种能力,我们要让自己拥有在天地之间感受自在的能力。
2、在生活中享受自在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瞬间?刚刚下晚班回来,四周一片寂静,但是你看到自己卧室的灯还亮着,回去一看,小孩已经睡得很香。粉粉的脸蛋,让你心生爱意。你努力工作,不就是为了看到这样的岁月静好吗?
于是,感性的你,瞬间泪流满面。生活给了你多少苦,就会给你多少甜,不是么?
生活啊,真的是让你又爱又恨。因为生活给了你那么多值得的现在,但是面对的困难却一个接着一个。
在这混乱无章的生活中,我们要怎么才能享受到这岁月的馈赠,怎样才能享受到独有的自在呢?
梁实秋先生说读书读书能让你在苦难的生活中感受到自在。
毛姆曾经说过:“读书就像一座小型的避难所。”这句话刚开始我不是很懂,后来渐渐明白,因为无论生活多忙,多累,我总能为自己读到自己喜欢的书而感到欣喜。让我感受到精神上的自由自在,这就是我们现在年轻人需要的。
因为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压力,但是读书却能够让我们真正地放松,感受到精神的自由。
没有什么比精神上的自由更让人来得轻松,纵使你接下来有千丝万缕的烦心事,也阻挡不了我读书时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这样就够了,我只需要这片刻的欢愉。
生活何必太匆匆,慢下来,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在人生中品味自在
小时候看《西游记》,各路妖魔鬼怪都想吃唐曾肉,都想长生不老。这或者就是众人的心声,没有人想自己老去,每个人都想自己永远年轻。
但是小说的结局明显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所有的妖魔鬼怪都不能战胜唐僧,也就是说,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都会变老,这是自然规律,无人可以抗拒,神仙也不行。
平常心去接受自己变老的一个过程。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言。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或许,我能够接受自然老去的规律,就会慢慢感受到人生的自在。
人生百态,老去是最自然的现象。人到中年或者人到老年就应该接受自己现有的身体状态和生活状态,不必纠结,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轻松自在,属于不易,但是于不纠结之人却是唾手可得,因为这些就像手中的沙子,你越不在意,反而留下得越多。
结语:生活百态,看开是智,看淡是福。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纷纷扰扰的尘世间,愿你能留住自己心灵的净土,做一个自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