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原文
2019年9月25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网站发布消息称,新研究发现看似低危的墨西哥地震区自1500年以来经历了多次强烈地震,这表明该地区存在许多尚未被测绘的活动断层。这些地区位于跨墨西哥的火山带内,约居住有40%的墨西哥人口,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该国的地震历史。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National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exico)的科学家领导开展的新研究收集了记录该火山带历史地震的档案,并将历史报告转换为数值数据。发表在Tectonics的这一新研究指出,在过去450年中,以前被认为处于休眠状态的地带至少发生了16次大地震,这挑战了对这一区域地震活动的现有理解。
跨墨西哥火山带是一个1000 km(621英里)长的火山构造活动区,从墨西哥湾横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一直延伸到太平洋。它是许多城市中心的所在地,包括墨西哥城。地震危险性是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某个区域可能发生地震的概率。科学家们认为,由于记录的地震很少,因此跨墨西哥火山带的地震危险性很低。
图片来自原文
研究人员从墨西哥档案馆收集了历史记录,并使用这些记录对1568—1920年的单个地震进行了分类。他们选择出16个地震,这些地震具有足够详细的记录,包括地点、破坏情况等。例如,1858年的米却肯州发生了7.6级地震,震中位于火山带中心的莫雷利亚市,从那时起的文件证明了此次地震给该州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研究人员使用修正的麦加利地震烈度表(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Scale)将档案中的证据转换为数值,其根据破坏的强度或人群的感受对地震进行排名,“严重”(severe)地震可能会移动家具,而“剧烈”(violent)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该量表帮助科学家为每个地震分配强度数据,然后使用数值方法估算震级和震中。
结果显示,整个跨墨西哥火山带都发生了地震,即使在地质不活跃的地区亦是如此。这些地震在火山带的中部和西部尤为常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其中一些与盲断层或在地球表面不可见的断层有关。研究人员称,即使在其尚未能够勘查活动构造断层的地区,也可能发生地震。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地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19年第20期,赵纪东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