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河南省妇女联合会(以下简称河南妇联)在其官网公布了2021年度低收入妇女“两癌”专项基金拟救助人数分配情况。
公示显示,2021年,全国妇联共分配给河南省农村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专项基金2603万元。其中,用于特困人员40万元,低保对象2112万元,低保边缘人口及易返贫致贫人口101万元,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350万元。全部资金用于救助河南省2021年已申请救助人员,共救助2603人,每人一次性救助10000元人民币。
全国低收入母亲“两癌”救助金是2009年由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提供支持的专项公益救助基金,救助对象为二级及以上(县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确诊、患有宫颈癌ⅡB及以上或浸润性乳腺癌的农村贫困妇女。截至2020年底,项目已经累计救助18.96万名农村“两癌”患病妇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3万余人,实现了对申报登记的建档立卡患病妇女和深度贫困地区患病妇女救助全覆盖,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助力了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此次公示的分配方案是我们河南省妇联按照全国妇联的要求,根据全省项目资金总额和各地申报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历年来各地项目执行情况和今年7月份开展的“两癌”救助项目全面自查情况而制定的。”河南妇联相关工作人员说。
今年以来,为帮助妇女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国妇联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妇女,积极推动妇女“两癌”检查救助提质扩面,推动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学党史办实事”项目。目前,包括河南省在内的14个地区将“两癌”检查或救助纳入省级“学党史办实事”项目。今年5月份,河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郜秀菊带领调研组,先后到安阳市汤阴县、北关区、文峰区、林州市等地,深入妇幼保健院、村(社区)、巧媳妇示范基地、全国巾帼文明岗等,开展“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走基层大调研,与基层妇联干部、妇女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倾听诉求期盼和意见建议,推动解决妇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据了解,2021年,河南省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各需完成筛查140万人。为确保把实事办实办好,河南省财政厅高度重视,积极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安排中央和省财政资金,早在今年3月份就提前下达各市县4857万元,有力推进“两癌”筛查工作顺利开展。(《国家彩票》杂志)
声明:头条号“国家彩票”系《国家彩票》杂志今日头条平台上唯一官方授权账号。本文系本刊采编人员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原版权作者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擅作他用。如本文内容有误,欢迎您的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认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