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张老照片
寻找照片背后的老故事
嗯,这是一个新操作
看图说故事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6年,当时抗战刚结束不久,国共两党的争夺已经展开,国内一片剑拔弩张的氛围下,居然还能有这么时髦的聚会,实在颇让人惊讶。照片中的女子旗袍混搭洋装高跟鞋,表情轻松,仪态端庄,丝毫没有1946年在常人印象中那么灰暗苦涩的感觉。
这些美丽动人的女士会聚在一起,是因为一场名为“上海小姐”的评选会。
这场由上海著名的“流氓大亨”杜月笙主办,打着为当时遭受洪灾的苏北筹款赈灾的名义举行的选美大赛,在民国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报名参选者总计3000多人,最大的28岁,最小的17岁,包括了学生、公务员、舞女、交际花、电影明星、体育明星、戏剧明星等,连平时鲜少抛头露面的名媛圈子里,也掀起一股参加选美的潮流。一时间,“上海小姐”成为无数市民每天谈论的话题,火爆程度堪比现在的《中国有嘻哈》。
不过,一开始的情况其实并不顺利。
毕竟,在以前,跟“选美”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妓女群体,选些花魁、皇后之类的,仅供娱乐。第一次这么正式地以赈灾为名义选美,消息一出,惊动整个上海乃至全国。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争议也随之涌来。特别是选举其中的一个泳装比赛环节,选手要穿着泳装展示在大众面前,在60多年前也称得上是惊世骇俗了。
为了帮选美“洗白”,杜月笙利用《申报》《新闻报》等报纸做了大量以赈灾为主题的报道。活动报名开始一个月后,上海民立女中有一个高二女生报名参加了选举,女生名叫高清漪,成为普通女子参选第一人。媒体立刻抓住这一新闻亮点造势,民众才开始慢慢接受这是一个慈善活动。
作为这次民国史上空前绝后的选美比赛最后一轮胜出的佳丽,照片中的“上海小姐”们在1946年的8月20日这一天,在上海新仙林花园舞厅迎来了最终的决选。
选秀设置“最低消费”,入场券每张2万元法币,现售2000张。到晚上7点,舞池里、草坪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各界大腕名流、富商巨贾云集,还吸引不少姨太太和富家小姐凑热闹。
评选环节被分成了名媛、舞星、歌星、平剧(即京剧)四个组。名媛组评冠亚季军,其他组评皇后和亚后。选票被分为红绿黄三种,由投票者花钱购买,价值从1万到10万元不等,谁获得的选票价值最高,谁就获胜。不是像选班长一样看人数投票哦,是实打实花钱买选票,家里没点资本的,还真参加不起这样的比赛。民国时的拼“爹”大概就是这样了,跟现在的AKB、SNH这些偶像团体选举一样一样的,只是以前是拼真爹,现在是拼“衣食父母”。
午夜11点,京剧大师梅兰芳作为“颁奖嘉宾”,在一片歌舞喧嚣声中宣布了“上海小姐”最终得主,一个叫王韵梅的女子以价值65500元的高选票夺冠,比亚军,原本呼声最高的名媛谢家骅选票多了一倍多。
谢家骅在当时可谓是名门之后,她的父亲是上海化工大亨谢葆生,她本人也是复旦大学商科学生,口才好,擅交际,清纯漂亮,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极具优势。没想到只得票2万5千多,屈居第二名。
挤掉夺冠热门,从海选开始就不怎么抛头露面王韵梅,身世背景立马引发市民的好奇心。

有人认出她是上海仙乐舞宫的一名舞女,单靠人气没理由会打败名媛谢家骅。后来有小报称,王韵梅的情人是四川的一个军阀,曾经帮杜月笙做过烟土生意,抗战时杜月笙流亡重庆,此人对他照应有加。杜月笙为了报答对方,暗中出钱帮王韵梅买选票。还有人说这个军阀就是四川著名大佬,“哈儿司令”范绍增。
范绍增也很传奇,在民间传说中他有40房姨太太,最有名的一个是他的18姨太,杨秀琼。杨秀琼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游泳美少女,曾代表中国出战第十届远东运动会,独得四金,震撼亚洲体坛,被称为“南国美人鱼”。相传还被宋美龄收为义女,成为当时最受追捧的“名媛”之一。

然而杨秀琼成名后由于商业活动增多,竞技状态难以维持,远东运动会后就再也没有佳绩产生,后来嫁给香港骑师陶伯龄,不久后离婚。还有人说就是范绍增在杨秀琼和陶伯龄结婚期间,逼迫两人离婚,强占了杨秀琼。不过这些流言后来被范绍增一位老部下的孙女全部否认。
总之无论是杨秀琼,还是“上海小姐”王韵梅,曾经红极一时的美丽脸孔,后来却都渐渐淡出公众视野。
淡出的还有亚军谢家骅。选美过后,谢曾一度到香港发展,成为电影明星,后来嫁给富商荣梅莘。荣要“上海二小姐”呆在家当家庭主妇,但谢家骅作为有知识有学历的进步青年,自然不能忍受自己丈夫的传统观念。加上荣后来婚内出轨。1948年7月,谢家骅服安眠药自杀。

回到1946年8月20日的晚上,造成全城轰动的那场选美,随着舞台落幕,佳丽们的人生仿佛也开始走向落幕。季军刘德明,舞星皇后管敏莉后来杳无音讯,平剧皇后言慧珠在60年代自杀。只有歌星皇后韩菁清稍微令人宽慰,她后来去了台湾,成为颇有声誉的歌星,跟梁实秋谈了一场忘年恋,一直活到63岁。
原创不易
您的打赏是最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