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公司,公司的产量占世界半导体产值的24%,是台湾省最大的企业。
近期《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正式生效,将为半导体产业提供57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根据法案的标准,台积电将获得10~20亿美元的补助。
那么台积电获得10~20亿美元补助,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呢?
第一,按照美国的要求,台积电需在美国建芯片半导体工厂。目前台积电基本完成了在纳利桑纳州工厂的建设,该工厂将增产5纳米的芯片。总的建设成本大概是120亿美元。很显然,这10至20亿美元的补助,连建厂成本的15%都不到。从这一方面讲台积电肯定是亏了。
第二,那么台积电在美国建厂产生的利润将如何呢?这个问题我们从侧面可以推算出来。起初台积电并不想在美国建厂,但迫于压力才建厂的。台积电退休的创始人张忠谋表示,这样成本太高,将是浪费而且昂贵,美国想借此来提升芯片的技术也是徒劳的。因为美国缺乏晶圆厂工作的人才。并且美国人也没有中国人那么勤劳,无法做到三班倒,实现7×24小时的生产。根据台积电的估算,成本要比在台湾生产高出50%左右。
第三,由于芯片需求的下滑,台积电目前将关闭部分光刻机,以减少巨大的电费开支。 据报道,台积电大约有80台光刻机产品在运作,每天电费高达3万元,一年总开销就接近1,000万度电。有人预测到2025年台积电将消耗台湾省12.5%的电力。随着近期PC、显卡、手机的需要新建芯片的设备需求量逐步下滑,这些机器生产出来的芯片,逐步没有什么市场需求。
在失去华为这个客户之后,台积电的先进制程芯片的订单也只能卖给美国公司几家大公司。
近期又爆出将放弃三纳米芯片的代工消息,引起了行业内的震动,原因主要是代工成本太高。
今年以来台积电的股价跌跌不休,从今年年初的高点144元,下降到目前的80元左右。
第四,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也认同供应链将从全球化转向本土化区域化。目前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大陆,俄罗斯等国家地区都已逐步建立芯片厂。虽然他们的技术还没有办法跟台积电相媲美,但是做一些低端的芯片还是绰绰有余的。近日中芯国际宣布10万片扩产计划,55纳米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中芯国际2022年中报营收245.9亿,同比增长52.8%,净利润62.5亿,同比增长19.28%。营收利润的增加表明公司的业务发展顺利,叠加核心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未来将会进一步扩张市场。
第五,今年5月份以来,由于通胀供应链瓶颈等等因素,推高了成本。由于成本的压力,目前已经有部分客户反映到2023年,台积电将全面调整晶圆代工报价,各个制程平均涨幅3%,成熟制成涨幅约6%。此外同行格芯也宣布2023年将对部分客户涨价,涨幅约为8%。针对半导体景气面临调整压力,芯片公司呼吁台积电让利。
近日部分外媒预测在2035年前后,中国的芯片公司将全面替代台积电、三星,成为世界上顶尖的芯片制造公司,让我们一起期待!
各位觉得这有可能吗?
欢迎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