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投足间的儒风雅韵         ——传统武术的文化属性

2022年08月30日06:29:33 热门 1983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东方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构建了葱郁的智慧之树,孕育出令世人瞩目的硕果,而华夏民族更是依赖着这片古老而广袤的沃土,以其独到的视角与思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随着古印度、埃及、巴比伦文化的相继没落与遗失,中国文化也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绵延数千年,从未间断过的文化体系,她即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又是世界文化的愧宝!

根植于中华土壤中,极具原创性的中华武术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倍受传统文化的呵护与滋养。当我们的目光穿越武术杀伐与争斗的表象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庞杂而细腻的理论框架和沧桑而进取的历史进程。

应该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便已经出现了武术的萌芽,而正因为武术的兴起才掀开了人类文明史的序幕。部落间不断升级的集团化战争促使着国家的最终确立。而政权的形成恰恰为武术提供了展示与发扬的空间。在我国《礼记》、《国语》、《吴越春秋》等大量文献中记载了在夏商和春秋时期就已存在着“执技论力”的相搏之技,而齐国则率先开创了“以武取士”的先河。武术在当时除了国防功用外,还兼具着嬉戏与观赏愉悦之趣。

在秦汉时期,武术已近普及,且比赛日趋制度化。1975年于湖松江陵县出土的秦墓中,在一木篦的背面,即印有彩绘的“手搏”比赛的场面。唐宋两代,武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民间的武术组织蓬勃兴起。当时的武术比赛虽还未按体重分级,没有护具保证,但制度化已经形成,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临朝执政后,正式确立武举制度,为武人跻身仕途开辟了终南捷径。然而,元代是由世祖忽必烈统蒙古军入主中原而实行的异族统治,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元政府曾多次收缴民间武器,明令严禁习武。但是,几千年薪火相继的传承又岂能受阻于一纸禁令?武术由澎湃的江河转为隐蔽的暗流。

随着元朝的覆亡,习武开禁,武术得到迅猛发展,至明末清初已达到空前的高峰,名家辈出,技艺纷呈。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自身的完善,内外家的分别,诸多门派的界定至此已见雏形。值得关注的是,其理论的整理与提升达到了新的高度。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吴殳的《手臂录》等大量典籍相继问世。

清末民初,由于政治的腐败与异邦的入侵,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屈辱与劫难。面对苦难的民众,破碎的山河,武术人曾彷徨,曾迷惑,曾痛心疾首,曾振臂高呼。朱国福韩慕侠、王子萍等武术家先后挫败前来挑衅的外国大力士,扬我国威。而同期,霍元甲赴上海,张占魁在天津,尚云祥于北京分别设馆授徒。众多武界天骄憧憬着以武兴邦,重振民族精神。

一部武术史浓缩了一个国家由远古至近代的推进历程,纵观武术的发展可以窥见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脚步,而关注近代的武术史,我们看到的是无数志士仁人在屈辱与困顿中的觉醒与抗争!

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衍变历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华地域文化的熏陶与渗透,使武术成为传统文化特定的肢体语言,进而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武术文化。

中国文化体系中历来将“佛、道、医、儒、武”一并视为悟道修身的进阶法门。足见武术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武术与佛家思想,道家精神,儒家理念,医家文化乃至易学兵法,伦理教育,古典美学产生着千丝万缕般的连带关系。

首先,武术的修习过程体现了古人对整个世界乃至宇宙人生朴素的认识论及发展观。古典哲学中“阴阳”、“五行”、“九宫”等数理概念都在武术的演练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太极拳柔中寓刚,后发先至,取法阴阳之道;八卦掌走中行拳,曲中求直,暗合八卦易理;而形意的五行拳则体现出五行生克,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大道玄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似乎武术的一招一式都深深打上了古典哲学的烙印而有章可循,有源可依。

其次,古典哲学与传统养生皆倡导人须在放松入静,心如止水的前提下,即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道家崇尚“平常心是道”、“道法自然”。佛家指出“由定生慧”,禅宗进而提出“明心是性,见性成佛”,认为人只要抛却分别,执着,妄想,嗔恨等内在的干扰便可激发自身的潜能,洞察宇宙的真相,从而达到如如不动的涅磐之境。武术运动虽然外在动若波涛奔涌,却要求内里静如山岳。人只有在保持着淡定平和的心态,才不会为外界的假象所迷惑,准确明晰地作出判断与抉择。否则,当人处在紧张,惊恐、焦燥的情绪中时,必然举止失常,动作僵硬而大失应有的水准。武术始终看重形与神的协调统一,主张“内外三合”、“形断意连”。在拭却了心灵的蒙蔽后,方可唤醒自然赋予人类的原始本能。从某种意义上,武术之道即是当人处于体静身松的状态下,与自然达到最佳契合的生命之道!这其中贯穿了传统文化中厚重的人文精神和佛道思想的义理玄机。

再则,武术与中医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多年来辱齿相依,桴鼓相应,武术所依赖的哲学依据如阴阳、五行等与中医同出一辙,武术所奉行的养生思想,及经络穴位的确认与中医殊无二致。可以说,中医恢宏的理论体系为武术奠定了一个完备的生理学基础。历史上许多医家本身就深谙武道,而相当多的武术家亦在习武的同时,涉足医林,济世悬壶。从这个意义上,谈武医同源毫不为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透析武术的精神层面,会发现除了要求习练者有自强不息,百折不回的坚韧与执着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武术伦理道德的恪守,而武德的核心内涵是传统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伦理文化。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根植于中华土壤中的传统武术无时无处不在昭示这种伦理道德规范。武术所宣扬的尊师重道,扶危济困,宽容谦和等内容俨然是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忠孝伦常”等思想的全面体现。儒家思想为每一位习武者的行为处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传统武术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须臾不可相离,武术中的文化属性与精神内涵实难一一道尽。透过传统武术,我们可以窥见历史的进程,探寻文化的启蒙,思索宇宙的玄机。在攻防搏杀与刀光剑影之外,我们看到的武术似乎更象一位秀外慧中的儒者,他如炬的双眸凝结着宽容与智慧,他坚实的胸膛蕴藏着文明与禅机。他似乎超然物外,又恍若与我们血脉相连;他看似显隐着暴力与杀戮,却又始终顺应着文明的脚步!

举手投足间的儒风雅韵         ——传统武术的文化属性 - 天天要闻

举手投足间的儒风雅韵         ——传统武术的文化属性 - 天天要闻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