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技术性衰退”首日,拜登的电话来了

2022年08月20日17:25:19 热门 1995

写在前面的话——

北京时间7月28日,美国公布二季度GDP年化季率初次预估。和此前设想的增长0.5%不同,二季度美国GDP同比下降0.9%,连续两个季度GDP下滑,美国正式迎来“技术性衰退”。

诚然,界定经济衰退的标准不是唯一的,但综合客观数据和主观感受,美国财长耶伦的“美国经济整体仍积极向好”言论,越来越像煮熟的鸭子——就剩下嘴硬了。

东欧的仗,中东的油,东亚的税,压在美国身上的不是稻草,而是实实在在的三座大山。再不破局,实质性经济衰退一旦形成,这一次没人救得了(或者说愿意救)美国。

于是,美国陷入“技术性衰退”的头一天,拜登的电话来了。

先来说说加息的事。

公布二季度数据的前一天,美国本年度内第四次加息。可见,通胀问题依旧如同压不住的棺材盖子,让美联储从上到下都脑瓜子嗡嗡的。

距离传说中九月份“史上最激进加息”还有一个多月,中间还隔着公布7月CPI数据的大限关口,市场普遍对美国下半年经济走势乐观不起来。困在加息、通胀和经济衰退中的美国,越来越趋向于内部矛盾外部解决。

有想法是好的,但也要做得到才行。

美国“技术性衰退”首日,拜登的电话来了 - 天天要闻

拜登的中东之行,收获满满的失败。特朗普甚至讽刺道,在拜登的领导下,美国已经成了“乞丐国”——到处寻求昔日小弟在能源上的救济,而且还处处不受待见。

东欧方面的战局也没有美国预想中那样顺利,收割欧洲虽然在进行,但进度远远赶不上美国自身失血的速度。欧洲资本好歹有几百年的底蕴在,美国想吞了欧洲,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时间也不站在美国这一边。

至于东亚,关税问题的球一直在美国这一边。中国就静静地看着美国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德性,谁难受谁知道,毕竟通胀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不在我们这一边。

白宫国会山不是没有考虑过走更加激进和冒险的路子,军工复合体为这个想法点了个赞,但五角大楼则忙着帮前面几位大佬删帖灭火——没可能,你不想,别瞎说。

昨天晚上中美国家元首的这一通电话,基本上锁死了佩洛西窜访台湾的操作空间。拜登在通话中主动重申了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的态度。

让美国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来,是我们在外交层面上的胜利。但外交上的成功从来不是口舌之争的输赢,前一段时间东海上空的大规模对峙才是我们说话越来越硬气的关键。

F-35被近距离亲密接触,驻日美军F-16机队牵制目标舰队南下未果,嘉手纳和关岛空军基地里悄悄来了新人,然后在东海防空识别区,被携带实弹的大规模空中混合编队拦了个严严实实。

至于电磁信号收集,雷达照射,局部空域短时全频电子蔽断,以前玩的都还在玩,没什么新鲜的,但双方搞事情的规模却总让人觉得,下一秒直接开干也没什么违和的地方……

退缩这种事,经历过第一次后就会慢慢习惯。相对于2016年那一次灰头土脸,美军这一回遭遇的打脸简直就是小场面。自家人知自家事,美军完全知道还没有做好在台海开战的准备。但对于白宫和国会来说,不试一试终归不会死心。

好了,试完了,踏实了……

于是我们开始看到,新闻通稿中有了玄机——

拜登的话不过130个字,一条微博足够发得下。但其中放在首位,着重强调的就是希望保持畅通对话,避免误解误判,以及妥善管控分歧。

战场拿不到的(可能拿不下来的也算),就别指望着外交官能从谈判桌上帮你拿回来。这句话最早是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越战而说的,如今东海上空的无声惊雷为它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随着现实的一再打脸,美国给自己设定的小目标不得不一退再退。中东没谈下来,油价由天不由己,想要控制国内的物价,剩下的路就只有降关税,恢复供应链了。

拜登在通话中说,要寻求在(中美)利益交融的领域开展合作。什么是中美“利益交融”的领域?能源算是一个,但和中美贸易相比,前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美国现在的问题很大程度是自己造成的——供需关系决定了,美国加征的关税绝大部分都落在了自己头上,由自己的国民买单,这也推高了美国的物价水平。各种曲线供应,比如用东南亚产品替代中国造,也是掩耳盗铃罢了——中国制造业的贴牌出口在东南亚完全不是秘密。此外国际供应链运转不畅也是美国主导造成的,这块石头砸得也是美国人自己的脚。

美国“技术性衰退”首日,拜登的电话来了 - 天天要闻

既然东海的试探以失败告终,那么让中美之间的关系起码回复到贸易战之前的水平,美国早晚要走这条路。

这不是让美国超市的货架上重新充盈起来那么简单。美国的经济命门,表里在供应,内里在股市。

前面说过,时间不在美国这一边。

股市可以讲故事,但只讲故事早晚会变成事故。继续与中国保持脱钩,继续在贸易领域搞各种设限,一旦把美国经济拖入实质性衰退,那要考虑的就不是美国什么时候能缓起来,而是高位的美国股市怎么办。

诞生于1939年美国漫威宇宙有超过8000名超级英雄,但其中没有一个的名字叫接盘侠。

打完这通电话,美国的四处试探就算阶段性告一段落。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未尝不是在试探失败后,主动稳住中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战略主动,防止东亚局势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好腾出手来经营其他方向。

眼下,美元加息收割全世界的戏码已经开始上演。但日韩暂时还有点用,印度刺多有些扎嘴,东南亚太瘦太柴,非洲56个国家和地区捆在一起,还不如羊蝎子肉多,看来看去,只有欧洲肥而不腻。

既然说不动中东,啃不下东亚,那么最终落刀的方向还是要回到欧洲那一边。柿子嘛,还是要捡大的,软的捏。

再说一遍,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

赶在欧洲集体下跪之前,美国务必要忽悠更多的钱从欧洲润去美国。这个时间节点应该是在11月之前。

否则,中期选举过后再初见成效,共和党一定会拿着这个绩效到处秀晒炫,拜登和佩洛西加起来超过160岁了,真气出个美国双料国丧来,得(喜)不(大)偿(普)失(奔)。

拿什么拯救你,欧洲。

在此前的专栏中,写手小姐姐说过,在美国的裹挟下,智商始终无法占领欧洲领导人们的头脑高地。英美系媒体的手上有的是黑料,随时准备砸向打算向莫斯科妥协的欧洲政客。

美国现在唯一要担心的就是,盟友会不会破罐破摔,用魔法打败魔法。

欧洲是有贵族传统的,几百年来形成了无数政经家族,高门大户。但如今一群门阀解决不了一个阀门。

北溪管线掐着欧洲天然气的命门,俄罗斯慢条斯理地检修,欧洲的血压在另一边随时蹦极。德国不是匈牙利,跪下去完全不需要心理建设,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需要给下跪找一个理由,哪怕是让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可以制裁没投产的北溪二号,但北溪一号必须放开,这符合欧洲的民主价值观。

美国“技术性衰退”首日,拜登的电话来了 - 天天要闻

不同的管线中流淌着同一产地,同一品质的天然气,德国的态度完美解释了《潜伏》中谢若林的灵魂之问——

我这里有两根金条,你告诉我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龊的?

呵呵,我脸都不要了,你还能奈我何?

在以魔法对抗魔法的路上,乌克兰显然走得更远。

被欧美捧上道德高地的乌克兰开始拿政治正确那一套,反过来恶意欧美。疫情算什么?经济衰退又算老几?反俄不积极,立场有问题,你,通俄!快,打钱!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问题是,乌克兰这次指责的对象是美国。这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打得美国一愣一愣的。

面对彻底飘了的泽连斯基们,美国意料之中地炸毛——11月的中期选举,民主党高概率会在参众两院全线失守。高喊着“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共和党人会把援乌法案撕碎了扔进下水道。至少57位共和党众议员已经发誓要这么做了,其中最激进的几位所发的推特,差不多只能用马赛克展示了。

历史会记住昨晚拜登所打的这通电话。这不仅代表着中美之间在本轮博弈中攻守转换,更象征着美国失去了为改变局势,不惜破釜沉舟一战的勇气。

以往的极限施压,红线附近反复横跳,切香肠战术,作为总体实力依旧占优的一方,使用这样的伎俩往往成本很低。但这样做的副作用和后遗症很大,如今反噬的第一阶段到了。

新旧交替迟早要来,全世界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外,都是骑在墙头等着看结果的主儿。很多人都认为,破局的地方就在台海,但美国却主动绕开了。

临阵避战,伤的不仅是本方的士气,更会极大消耗盟友的信任度。

未来三个月,欧洲会继续鸡飞狗跳,各种突破天花板的言论和骚操作将层出不穷。而美国国内则会继续深耕统计学领域的数字魔法,并凭借解答以下问题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为什么通胀成这个奶奶样,制造业服务业处处利空,美国的失业率却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跳过统计失业人口必须有“就业意愿”门槛,忽视拿失业救济躺平了不愿起来的人群,如果改变不了现实,那就改变定义的规则。美国的历史发明家会批量制造更多的概念:中国外贸数据好没有用,那是繁荣式衰退,你国药丸;大水漫灌海量印钞没什么,现在我们将亲历人类历史上首次衰退式繁荣,美国经济即将再次起飞。

好了好了,你们开心就好,不杠。就让中国“毫无经济头脑”地减持美债,“不知好歹”地拒绝美国释放得好意好了。

但各位NGO和1450就不要再逼着写手小姐姐反思了好不好?

比心。

美国“技术性衰退”首日,拜登的电话来了 - 天天要闻

本文作者为破壁调查局专职作者:艾玛与骑士

您的关注与点赞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破壁调查局在此感谢您的支持,转发也是爱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