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越南水产品加工与出口协会统计,2021年上半年,越南巴沙鱼出口企业,按规模排名前15名如下:
2021年,是巴沙鱼产业极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下半年,掌握着全球巴沙鱼资源的越南经历了疫情的沉重打击,在所有将巴沙鱼产品出口到中国的130家巴沙鱼企业中,大型企业的经验以及对未来的预判,对行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全球爆发的四轮新冠疫情先后对越南巴沙鱼产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据业内人士预测,未来的一年内巴沙鱼产业仍然面临供给短缺、养殖成本上升等重大挑战。
2021年7月份开始,越南全国实施封锁,许多加工厂陆续关闭,导致养殖户无法收鱼,只能暂时将鱼养在池塘中。然而封锁解除后,大批大规格巴沙鱼涌入市场,超出了美国和欧盟等主要市场的需求规格。
7月份至10月份间,因封锁和运输条件限制,越南巴沙鱼投苗率低迷,而眼下已过了主要投苗季。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渔业局局长Tran Dinh Luan先生介绍,越南全国共有 130家巴沙鱼孵化场,其中96 家正在运营。6、7、8月的鱼苗产量同比分别下降82.7%、70.9% 和20.8%。预计2022年年初加工出口企业将存在原料短缺问题。
此外,2021年前10个月,鱼饲料成本上涨了30%,给养殖户带来沉重压力。预计水产饲料的挑战将持续到2022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就在12月30日,一位货代告诉新冻派,越南巴沙鱼仍面临着出货困境。越南至中国的海运费,从先前的1200-1500美金/柜,涨到了几千美金(亦有报道称涨至3000美金/柜),运输成本自然是大幅上涨了!而另一方面,疫情之下,缺箱等问题依然严重,至少在日增1.3万病例的越南,这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
除了海运之外,临近年关,陆运也并不顺畅,广西东兴市累计发现19例确诊病例,东兴、云南省河口县、龙邦口岸、凭祥友谊关等多个边境口岸加强管理,相继宣布暂停冷链食品通关,陆运陷入停摆。
“缺货”、“涨价”,仍是巴沙鱼产业关键词!
永环集团作为越南最大的巴沙鱼生产商和出口商,其出口重心更倾向于美国市场。11月,巴沙鱼出口收入在同比、环比两方面双双增长,在美国市场上的收入同比增长了68%,中国市场则仅仅增长了4%。不过,相比于10月份来说,11月,永环出口的巴沙鱼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最快,增幅达到60%;其次是欧洲,增幅为49%;美国市场则下降了12%。
永环集团主席Truong Thi Le Khanh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表示:“公司的生产力比过去提高了10%,得益于对形势的早期预判,我们有幸控制住了疫情(在工厂蔓延),并不断分阶段扩大生产规模。”
据报道,作为越南巴沙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面对2022年原料短缺以及成本上升的可预见性挑战,永环集团积极应对生产和出口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中长期解决计划:
01、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加工产能的限制,永环集团所有员工均已接种疫苗;
02、永环集团为员工建造了公寓,其中数百间在封锁期间被用作临时宿舍,剩余部分将建成完整的现代住宅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这不仅是应急计划的一部分,也是永环集团为员工提供的重要福利之一;
03、保持供给能力和优化生产效率,两个战略性新项目将于明年投入运营:一个是新饲料厂将于2022年4月份投产;另一个是高科技孵化场将投入使用。
往产业上游延伸,从源头把控原料鱼的资源,这也是永环在疫情期间还能维持生产的重要原因。
而聚焦目前的情况,在大量缺货、运输困难的背景之下,巴沙鱼的价格一度连涨几个月,直至12月初才开始有所缓解,小幅下跌,但近日因陆运口岸拥堵,边贸不通,正关贸易又面临高额运费,市场上恐将再次出现“抢鱼”潮,批发市场涨价趋势再起!
文章来源:新冻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