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边辛苦付出,一边抱怨,让我生活在自责与内疚中

2022年07月04日21:46:13 热门 1669

曾经有位来访者,她是大多数人眼中的精英,生活中阳光正能量,我看过她的文章文笔犀利,分析问题入木三分,而这样一位优秀的女孩她说她内在有深深的自卑感,她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使妈妈满意,她常常自责,妈妈一句话就能使她心里很不舒服。随着一步步深入地了解和咨询,深入到了生命中的底层,扯出了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是萨提亚提出来的------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 影响他的一生。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显然这个妈妈用了一个无效的模式,无效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没达到教育的目的,没起到教育的作用。不仅如此还激起了反作用,形成孩子一生的人格模式。

大概有十二种无效互动模式

1.指责—自卑,羞愧,不配得感

2.抱怨—情绪压抑,内疚

3.讲道理—妈妈是对的,我不好,内心无力

4.打岔—内在分裂,心神不安,纠结,拖延

5.讨好—外在强大,伪自信,内心没有力量,内疚

6.发火—恐惧不安,自卑,对抗

7.管控—没有自我,选择恐惧症

8.打骂—自暴自弃,极度伤害孩子内心,向内攻击或向外攻击

9.软硬兼施—没有自主性,迷茫,拖延,潜力无法没开发

10.冷暴力—无回应之地都是绝境,冷漠,没有自信,没有爱

11.侮辱—人格受损,没有配得感,自卑

12.纵容溺爱—自大,自恋,任性

——转树林老师

妈妈一边辛苦付出,一边抱怨,让我生活在自责与内疚中 - 天天要闻


各位不妨对照一下,你踩坑了吗?或者你的父母踩坑了吗?

她的童年是八十年代,那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整日为家庭操劳,处处为孩子操心,把一个小家经营得井井有条,应该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妈妈了,但这个妈妈“任劳不任怨”,是一个付出感很强的人,整天的抱怨,说自己一天到晚多么的累,为了这个家又是多么的辛苦,一家老小都指着她过日子,如果学习不好真是对不住她。

一旦哪次考试没有考好,就自己pua自己,觉得自己很差劲,对不起妈妈。而内心深处、潜意识中对妈妈爱不起来。这个女孩清楚地记得,到了饭点,妈妈摆好一桌的饭菜,馨香可口,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上桌准备吃饭的时候,妈妈却扭头去洗衣服了。妈妈让孩子们快吃了去上学,孩子们虽然在吃饭,但内心却充满了愧疚。妈妈多辛苦啊,妈妈还没吃饭那,妈妈又要吃剩饭了。妈妈在一家人都吃饭的时候,偏偏自己去干活,好像是在为家人付出,那么的伟大。可是却有点让孩子对这个妈妈着实爱不起来,为什么不能晚会儿再做家务,为什么非要在所有人吃饭的时候,你要去洗衣服。

妈妈的本意并非是让家人感到内疚,而是她内心渴望被看到,通过不断的付出证明自己的价值。妈妈无心的行为,却让孩子感受到了负罪和内疚,所以这个孩子一直很讨好妈妈。

妈妈一边辛苦付出,一边抱怨,让我生活在自责与内疚中 - 天天要闻

成年后,自认为很孝顺,逢年过节都给妈妈寄钱、买礼物、金银首饰,但就是不愿意回家,每次放假都以各种理由推脱。妈妈说这个闺女白养了,不孝顺,女孩很委屈,我往家里寄了那么多东西,冰箱、空调都是我买的,每个月帮家里交电费,妈妈浑身上下穿的衣服也都是自己买的,怎么就落下一个不孝顺呢?女孩远嫁,就像《红楼梦》中的探春一样吧,远嫁虽苦,但谁又能说风筝断了线不是更大的自由那。婚后两年,女孩当了妈妈,月子里妈妈来伺候她,妈妈是爱自己闺女的,各种细心照料,但还是会指责,指责她远嫁,指责她不经常回家,指责辛辛苦苦把她培养成了大学生,不去当医生,不去考公务员,指责她不会做家务,指责......终于在某天下午,所有积压的情绪在那一刻爆发了,母女两人大吵了一顿,妈妈负气当天回了家,女孩哭了个昏天黑地。

当我们看见了问题,改变也就开始了。

茫茫众生中很多人是习惯性地生活着,婚姻不幸福,在婚姻中找不到亲密感就疏远冷漠,就当没那个人;孩子教育出问题了,就讲道理,道理讲不通就连哄带骗,哄不好就指责甚至打骂;职场出了问题,就辞职逃离.

人生有八十一种苦,比如亲子教育、夫妻关系、买房买车、升官发财、拖延、散漫等等,可这些苦吃了是白吃的,今天吃了苦明天还得接着吃,因为你今天教育不好孩子,明天依然还是教育不好,今天你因为拖延而自责,明天还是会拖延,这是人格的自动驾驶模式,是惯性在作祟。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怎么渡,成长和改变,看到自己的无名,觉察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

妈妈一边辛苦付出,一边抱怨,让我生活在自责与内疚中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我们会掉到情绪里呢?为什么会紧张会焦虑?

都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察觉。

当失去了察觉,我们就会掉进情绪,会被情绪淹没,看不到问题的真相,而妈妈的指责抱怨只是症状和表现而已,它不一定是问题。
当人失去察觉,就掉到头脑的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猜测、想象、演绎里,你就一定会掉进情绪。头脑是个二货,它的本质是二元对立,不是好就是坏。也就是当妈妈开始指责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妈妈的情绪是有问题,觉得不好,贴了一个标签,从而掉进情绪,做了情绪的奴隶。当你活在过去,那些经验和体验,曾经的负荷,无效的信念,会让我们掉进各种各样的情绪里,比如自责,愧疚,伤心;而活在未来,活在想象里,就会掉进焦虑、紧张、愤怒和恐惧。

而问题不是用来解决的,是来体验、享受、品尝的。借助问题走进我们的内在,去感受升起了什么样的情绪,勾起什么样的负荷,这些压抑的匮乏是什么?

母女紧张的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是非常好的资源,照见的是彼此生命内在的状态。

妈妈一边辛苦付出,一边抱怨,让我生活在自责与内疚中 - 天天要闻


妈妈之所以说闺女不孝顺,是因为孩子从来没看见妈妈的感受,妈妈希望全家人都看到自己的付出,看到自己的辛苦,她用更多的付出来获取大家的关注,一旦得不到就开始抱怨指责,牢骚满腹。妈妈一方面真心爱着自己的家人,一方面内心自我价值感低,需要家人的肯定。像不像很多婚姻中的女性,一边付出一边抱怨,最后出力不讨好。如果你也是这样的婚姻现状,走近我,我陪你走出去,看到更明朗的天空,享受婚姻的亲密。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原则,谁的情绪谁负责,我们不能像个孩子一样指望周围人满足你所有的期待,得不到还赌气。观察情绪背后有着怎样的期待,无效的信念,过往的伤痛负荷。在体验中,女孩看到妈妈操劳了一辈子,辛苦一生,真诚的向妈妈忏悔。她说:“我要感恩自己的成长,妈妈还在,我可以赎罪。”母亲节她给妈妈买了一把并不算太贵的牛角梳,提议给妈妈梳头试试效果,妈妈答应了,她梳理着妈妈稀落的白发,从心底说出了一句话:“妈,为了我们姐妹,你辛苦了。”妈妈长出一口气说:“说那些干嘛。”妈妈那天格外的快乐,眉头是舒展的,嘴角是上扬的,女孩心里照进了阳光,她好想去抱抱妈妈,但又有点害羞,儿子鼓励:“想去就去啊。”妈妈在炒菜,女孩在后面搂住了妈妈,妈妈宠溺地说:“你还小啊?还要抱抱,还吃奶吧?”

妈妈一边辛苦付出,一边抱怨,让我生活在自责与内疚中 - 天天要闻


女孩通过个人成长疗愈了自己,活出生命的本色,不再活在原来的捆缚中,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也疗愈了妈妈,妈妈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的心理感受被充分的满足,当妈妈体验了这种满足感,便停止外求,这才是最大的孝。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