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奇迹的时刻:心理学解释“韩国瑜现象”

2022年07月02日12:18:05 热门 1221

台湾2020选举倒数86天,国民党参选人韩国瑜暂时放下高雄市政,全力冲刺拼选战,16号夜宿台湾南端的离岛小琉球

17号,韩国瑜拜访小琉球当地渔会,到第一线倾听民怨。腾风宫主委、前琉球渔会总干事黄枝福帮韩抽出“上上签”,意指韩未来将有贵人相助,化解危机,可脱离难关,迈向平顺未来。

见证奇迹的时刻:心理学解释“韩国瑜现象” - 天天要闻

韩竞选办执行长林国正说,黄枝福非常关心韩国瑜,因此特地帮韩抽签,此签为上上签,相信大家都知道其寓意。

见证奇迹的时刻:心理学解释“韩国瑜现象” - 天天要闻

签诗意指,长江的风浪渐渐平息了,现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船才得以安全的前进。求得此签,必须忍耐等待贵人相助,帮忙化解危机,危险的事情转为平安。

韩国瑜成为全台湾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高人气很快地为他带来韩粉,无时无刻追踪韩一举一动,所谓“钢铁韩粉”

韩流风,似乎也能消弭社会上的冲突,有新闻报道,两位韩粉在造势活动的路上出车祸,但因为对方都是“韩粉”,随即当场和解不再计较。

有韩粉愿意为了劝进韩参选,愿意暂时放弃工作,甚至静坐绝食,不吃不睡只喝水,只为了等到韩国瑜一个“是否要选”的回复。

许多人疑惑:为何民众能为自己所喜爱的公众人物,做出许多平常不会做,不合常理的事情?韩粉做了这么多外人看似不理性的行为,但他们是自愿自发做这些事,并且甘之如饴。

社会心理学理论,可以协助解释这些现象。

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理查・韦斯曼,在一本他的著作里《怪咖心理学》(Paranormality)中,对于不理性的群众行为以及其动机作了深入研究。

见证奇迹的时刻:心理学解释“韩国瑜现象” - 天天要闻

心理学研究有一个概念,称作“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用在营销上又叫“得寸进尺”,最简单理解就是“软土深掘”。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只要你能够让对方答应你的一个小请求,之后将会大幅提升再度答应对方请求的可能性。

在一个著名的案例,研究者发现,只要研究人员,询问住家愿不愿意在院子里竖立“当个安全驾驶” 的小告示时,几乎每一家都答应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研究人员再次来访,问这些答应的人是不是愿意换上一个超大的告示牌时,竟然75%以上的居民都答应了。

这个超大告示牌其实对于民众而言是很不方便,且有碍美观的。因为许多民众已经先答应了小的请求,要求加码后,对于这个不方便的请求几乎都会接受。2

在韩流中,也可以看到类似逻辑。

见证奇迹的时刻:心理学解释“韩国瑜现象” - 天天要闻

韩国瑜初期在竞选的时候,提出了两个口号:“高雄又老又穷!”与“韩国瑜帮(北漂青年)回家!”

虽然部分人认为这是丑化高雄的说法,但不可讳言的,韩发挥了他的个人魅力,把高雄既有的问题讲成了大毛病,让许多民众开始逐渐相信,或许他真的可以带给高雄市一个新未来。

于是,当许多选民已经开始相信或愿意给韩一个机会的时候,“登门槛效应”就逐渐发酵。即使后来在竞选期间,韩提出许多例如“爱情摩天轮”,以及“在太平岛挖石油”等说法,但因为支持者之前已经决定支持或给韩机会,因此就不会对韩的承诺真伪做检验。

久而久之,当韩继续提出一些天方夜谭的说词之后,韩粉也觉得相对合理可行。

见证奇迹的时刻:心理学解释“韩国瑜现象” - 天天要闻

从众心理

韩流现象中,也可以看到所谓的从众心理效应,所谓的“三人成虎”,“人云亦云效应”。

实验发现,当受试者身边的多数人(5至6位),对于实验者询问的问题故意给予错误的答案的时候,实验受试者(即使知道答案是错误的),几乎无法避免的,也会受到周遭压力,跟着回答那个显然错误的答案。

观察韩粉举动也会发现,在韩粉的封闭性群组中,少数激进韩粉不间断的贴文带风向,对韩本人及其家庭成员歌功颂德,建立对他们的个人崇拜,将瑜塑造成台湾百年难得一见的政治奇才,是解决台湾困境的希望。

对于提出不同看法的群组成员(或者是比较温和的韩粉),除了使用激烈言语,韩粉还会怀疑这些人是否是来自于其他阵营“潜伏者”。通过这些,韩粉巩固韩粉思想,并使韩粉不敢有不同于铁粉的想法,塑造了一言堂的氛围。

见证奇迹的时刻:心理学解释“韩国瑜现象” - 天天要闻

展现奇迹

另一个巩固并加深韩粉支持的方式,是通过不断宣传韩超强执政能力。

许多韩粉对韩总上台的政绩,都通过媒体、网络“饱和轰炸”,塑造韩有神力的印象,这些“奇迹”更让韩粉们认为自己没看错人,加深对韩支持。

自我辩护

韩国瑜选举时所提出了许多承诺,虽然韩主动出来承认其选举承诺多无法兑现,但韩粉认为他上任后,“高雄市成了华人关注最高的城市”、“高雄市民变快乐了”,认为自己还是做出了最优选择。

见证奇迹的时刻:心理学解释“韩国瑜现象” - 天天要闻

在心理学中,对于这种坚信自己想法,而忽略其他相反的证据,有一个专有的词汇,称作“动机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这个心理机制认为,人类能在面对大量相反证据时,继续维持原有的信念。

人类常常会犯下“动机推理”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当遇到相反证据时,心中会产生一个“认知不同”(Cognitive dissonance)感,这样的感觉会令人不舒服,所以,当人类接收到信息与既有认知不同时,容易来忽略和怀疑它,以保持“我们是对的”这个良好感觉的认知平衡,但此时就会犯下动机推理的错误。

见证奇迹的时刻:心理学解释“韩国瑜现象” - 天天要闻

有许多证据显示,韩并没有像韩粉认为得如此全能,但韩粉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看错人,作了错误的选择,只能寻找并接受韩政见跳票的“外在理由”,如执政党杯葛、市长权力不够大,来维持自己的认知平衡。

见证奇迹的时刻:心理学解释“韩国瑜现象” - 天天要闻

总体而言,虽然有些人对于韩流的出现,认为是一个奇迹,但其实现有的心理学理论,可以有效的帮助了解这个现象的出现:韩以直白,接地气的语言很快的能和民众打成一片,让民众对其接下来的政策都有所预期;再依靠媒体和“网军”的推波助澜,将韩部分施政成绩宣扬成伟业。

不过,韩粉出现,让普通民众对平常无感的政治又热络了起来,也愿意花更多时间关心公众事务,让政治变得“有感”。(完)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