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2022年06月30日15:26:21 热门 1842

奉节老城的夏日,知了声声鸣叫

砖石铺就的台阶泛着青光......

老城时光

献给奉节60后、70后的回忆!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在60后、70后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家乡奉节特有的宁静。

隔着时空的距离,往昔的青涩岁月,即使交织了缕缕伤心和惆怅,也呈现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温馨。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那时候的天空,是纯净的天空,天蓝得让人微微眩晕,云朵洁白,阳光耀眼,在那样的天空下生活,日子显得特别悠久绵长,像冬季的江水一样,从容地流淌着。那时的小城,逐水而居,清新的空气,闲适的宁静,如一幅丹青画轴在眼前徐徐拉开的风景。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夏天的午后,有知了的声声鸣叫此起彼伏,鸽哨声时隐时现,平缓、悠长,渐渐近了,噗噜噜飞过低矮的屋顶,又渐渐远了,在天边像一团飞舞的纸屑,空气中有太阳晒热的花草的气味和砖石的气味,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砖石铺就的台阶泛着青光。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下街(gai)上

孩子们的脸像向日葵一样明媚,鼻尖上挂着细细的汗粒。在闷热的午后,聚集在一起,用篾条做一个圆圈,固定在一跟长竹竿上,在圆圈里布满蜘蛛网,然后就三三两两地到街上去捕捉蜻蜓;或躲在树荫下,用黄泥捏出手枪、小汽车,用算盘子儿做轮子,然后在有些坡度的小街上比赛看谁做的汽车跑得最快......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玩得小脸上留下道道淡黑的汗迹,直到从远处或近处传来声声唤儿归家的声音,才不舍的离开。

晚饭后,家家门前都被水泼得湿湿的,待感觉凉爽一些了,孩子们便端出小竹凳,坐在街边乘凉,听邻家老人讲倒吊和尚、许由点灯的故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茉莉花香和着老叶子烟的味道,有谁家的二胡声咿咿呀呀,打破了小巷的寂静,悠扬的漂浮穿梭于小巷深处。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南门路口

入夜后,皓月当空。街道两旁、四合小院里到处都是人们用两条长凳架着的竹凉板,用水抹了后,睡上去凉凉的。躺在凉床上看熠熠青光从天宇倾泻而下,繁星闪烁,偶有流星飞快掠过,引起孩子们的惊呼声,有大人指着星星教孩子识别哪儿是北斗星,哪儿是北极星,有孩子喋喋不休在缠着大人讲述嫦娥奔月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直到夜深,直到孩子们发出梦呓。此时,夜风清凉,像一只温柔的大手,轻轻地掠过人们的身体,在蛐蛐儿的叫声中,人们安祥地将自己置于大自然的怀抱,和小城一起沉入甜美的梦乡……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时光,就在这祥和而闲适的星移斗转、日月交替之间,丝一般地滑走。

如今,那些与青砖古瓦为伴,以风为佩水为裳的日子都变成了不复存在的记忆。当日子都交付流光,当年华都变成徜徉,这些美好的曾经都成为60后、70后最珍贵的记忆,这些小小的惦记,已足够温暖地充盈他们的心房。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生于60、70年代的人,都已是50岁左右的人;一批有点高傲有点自卑的人;一批有过崇高理想的人;一批喜欢怀旧的人;一批开始祭奠青春的人。

他们是最后一批过六一节,必须统一穿着白衬衫、蓝长裤,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人。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也是最后一批蹲街边书摊花1分钱租看小人书的人......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那时候玩的游戏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办家家酒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挤油渣儿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踢毽儿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跳绳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翻叉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滚铁环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丢手绢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弹珠珠儿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碰追追儿(顶拐)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打板儿

......

那时候的美食:爆米花、还有4分钱一块的老冰棍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街头炸包谷泡儿的老人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记得这个吗?我们喊的米米儿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那时候读幼儿园是不需要家长接送的,更没有校车,放学都是先在操场集合,按街道排队,一个老师带领,小朋友都牵着前面小朋友的衣襟走,从没出过任何安全事故。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当时读书主课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学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是“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主人”......六十年代的人从小就懂得憎爱分明。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三峡大移民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永远的雷锋精神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电影《半夜鸡叫》周扒皮我们从小就熟知自己的家史,与刘文彩之类的大恶霸不共戴天。我们心灵深处充满着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对旧社会的无比痛恨。那时候学习的榜样是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和欧阳海,是刘文学、戴碧蓉、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的一些英雄人物。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那时候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电影只能看到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的。记得当时的《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使得多少善良的中国人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后来有了《五朵金花》、《刘三姐》、《唐白虎点秋香》,还有奉节人最爱看的在奉节拍摄的《等到满山红叶时》。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1974年,奉节有了第一台北京牌16吋的黑白电视。当时,买得起电视的人家屈指可数,有电视的人家总是早早在门前或院子里摆放好电视,欢迎远亲近邻都来观看,虽然还需要人不断调整自制的长杆天线,虽然雪花总比影像多,人们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这批60后、70后是看山口百慧的《血疑》,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人;看《加里森敢死队》看得热血沸腾的人。

那时候,春节总是一家人乘坐机动船游白帝城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三月一家人带着凉面、卤菜到小河口踏碛,孩子们总是兴冲冲地在河边舀蝌蚪、放风筝。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那时候的白帝城是山山相连的。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现在的白帝城是江中盆景,一叶孤岛。

奉节60、70后的老城时光,看哭了一代人! - 天天要闻

我们曾经追求过、挣扎过、彷徨过,受伤过,但都挺过来了。曾经的梦收藏在心中静静的一角,闲暇时悄悄的翻晒。人前我们装做成熟, 有泪不敢流出来。烦恼时也曾无数次的问自己,人生为谁?平静一下心情:依然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管是班上还是家里。我们心里很少装着自己。这就是在别人眼中傻傻的60后、70后。

文字:毛小燕

图片:网络

编辑:夔妹儿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