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虚拟仿真实训:打造虚拟实训平台,提高产科护士专业素养
近日,一名高龄产妇因羊水栓塞出现大出血,30余名医护抢救27个小时,持续近90分钟的心肺复苏,血站6次紧急供血,抢救和治疗用血约合6.75万毫升,相当于17个健康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为近5年来南宁市用血量最大的病例。孕妇生产如同经历鬼门关,羊水栓塞更是产科最凶险的并发症。

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手术麻醉科主任冯继峰表示,这次能成功抢救这名产妇,得益于产科专家的早期识别、及时诊治,还有多学科联合诊治的机制以及全体抢救人员执着的信念和强大的团队。产科护士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产科护理的发展。产科医护人员的精湛技术离不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日常的培训。

在产科临床教学中,很多知识需要护士和护生多次进行动手实践方能掌握。但由于患者的自我防范和隐私保护意识强烈,使得护生可操作的机会少之又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护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产科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虚拟环境中给学生打造一个实训平台,这对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产科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从产房环境、设备、人员及实验实训所需的用品工具等进行全方位模拟,使护生可以更加直观地面对产科涉及的场景,并且在其中深入体验各种产科护理操作过程。将理论知识的灌输性学习转变为实践操作性学习,使医护人员增加了对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提升了临床操作技能,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产科虚拟仿真实训以学生为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帮助护生在虚拟实训中了解妊娠妇女的生理变化及病理特点,掌握护理要点,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临床知识和技能。而且虚拟仿真技术具有安全性和可重复性,护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训,并且不会对虚拟产妇造成伤害。通过反复实训,有利于提高产科护士的实践能力及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