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不是一件易事,对于很多人来说要装修好一间房子,真的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因为在这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事、物,需要沟通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很多业主会在装修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没有时间等等因素,最后造成装修预算比预期超出了很多,控制不了成本。
想要装修不超预算?小H觉得可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隐形成本,避免隐形成本的增加,预防预算超支。
一、沟通成本
在装修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沟通成本,很多业主认为只要工程监理按时汇报工程进度就可以了。
但其实不是的,这个沟通不仅包括在装修前期和设计师的沟通,装修过程中和工程监理、工人师傅的沟通,还包括在软装进场时和安装师傅的沟通。
那么沟通不到位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1、设计不合理和实际情况不符或是施工过程中临时改方案;
2、材料没有及时购买、数量不够或临时更换等,影响工期;
3、水电定位少了、位置不对,导致入住体验感差;
4、家具家电买早了没地方放或尺寸不对;
5、自己购买的材料没有及时跟装修师傅沟通,导致装错了......
如果是在装修过程中由于沟通不到位,而造成装修预算超出预期,是很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在装修过程中,一定要到现场去查看和验收,发现任何不对的问题或有疑问的要及时沟通解决,不然很可能会造成返工,耽误工期,增加预算。
二、时间成本
装修工期的长短,一般取决于你采取什么样的装修模式,常见的有三种:清包、半包和全包,每种装修模式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都不太一样。
清包:指在装修过程中所有的主辅材料都由业主自己选购,再单独找装修师傅去施工,以及自己负责设计、软装搭配和工程监督。
半包:是指装修公司负责设计、辅材和施工,主材由业主自行购买,这种模式适合有时间盯施工,想要参与装修过程的业主。
全包:是指设计方案、主辅材料、施工都有装修公司负责,业主只需购买家电和软装就可以了,适合没什么时间,想要省时省力省心的业主。
有时间的业主可以选择,半包+主材的模式,在装修公司购买部分主材,自己再买部分的,这样施工就很明确了,也能避免后面乱增项的问题。
但如果自己购买主材,一定要跟装修公司确认哪些是自己购买的,哪些是他们提供的,并且确定好材料进场的时间和材料数量,方便后面验收材料和施工。
三、设计成本
专业的事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家装设计师所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画图做平面方案,其中也包含了全屋的硬软装搭配、施工跟进、效果落地和后期维护等等。
装修预算有限的业主不要一味追求设计效果,不盲目跟风,合理分配自身的装修预算,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设计方案。
在前期理清自己的装修需求和居住习惯,确定好设计方案后不轻易更改,不能我觉得这个好看,我要照搬,那个我也要照搬,这样最后落地的效果都不尽人意。
只有跟设计师充分沟通好,确定设计方案,这样设计出来的家,才会是你理想中的家。
四、定制成本
在后期采购家具等过程中,有些业主会选择定制类的家具,这种就要看清楚,所定制的产品里是包含什么的,价格是怎么算的;
比如卧室门、柜子等,有些商家会包含五金,有些则需要另外收费,这时候业主在定的时候,要跟商家一样一样确定好。
而且,定制的产品是具有一定的制作周期的,需要提前在现场测量好尺寸、选材、定款式等等,都确定后才开始制作,如果中途需要更改,不仅工期会延长,还会增加费用。
五、人工成本
装修工人的费用是整个装修预算里的大头,除了各个施工阶段的人工费外,一定要看清楚装修公司给你的报价明细表上的项目,提前说清楚哪些要收费,怎么收费。
比如下面这些业主不太注意到,但需要收费的地方:
1、水电改造:有些装修公司的全包套餐里包含了多少的水电点位,如果实际施工中超出了合同中规定的范围是需要加钱的。
2、打拆和材料上楼:如果是旧房翻新,需要重新改格局的话,就需要人拆除墙体和把装修材料运送上楼,是需要收费的;并且步梯房和电梯房的收费标准不一样,前者会高于后者。
3、贴砖人工费:贴砖的费用并不是一口价,如果是正铺就是按标准收费,如果要人字拼或鱼骨拼等个性化的铺装方法,收费也是另一个标准。
小H以上说的这些隐形成本,你们都清楚了吗?赶紧点个赞收藏起来吧,有需要的时候随时拿出来看一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