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由满怀期待的夫妻双方共同组成的,特别是这个家中有新生命诞生后,我们通常就认为这是个完整幸福的家庭了。
家,是房子,是父母和孩子,但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才是家最本质的意义,那就是爱!
但是,在当下这样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总是疲于奔波的父母们,被身边嘈杂的环境裹挟着、以及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他们充满了恐惧和焦虑,当他们每天身心俱疲的回到家中时,面对同样又累又饿的家人,他们真的想放空自己,也想从家人身上汲取力量,此时的他们真的无力给到家人需要的支持。
是啊,作为当代社会环境下的成人,我们生活得很艰辛,压力很大,甚至长期处于担心和焦虑中。但是作为父母,我们仍需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更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真正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资深心理学家李新异老师的新书《让爱回家》,就帮助父母看到缺爱的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究竟有多深远,同时让我们知道,只有真正看到自己身上问题的父母,并得到疗愈后,才能真正给到孩子有爱的支持,同时良性的家教对一个人的影响不仅是一辈子,更是几代人,慢慢地会形成好的家风,世代得以流传。
1、我们的孩子代表着家庭的未来。
上周四,因为疫情的原因,儿子本来两周的在校时间被拖到了四周,在家长们担心孩子的学习状态时,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了一段孩子们大声背书的视频。当看到自己儿子那专心学习的样子时,我被深深地触动到,被孩子的那份努力感动了。那一刻,我一下子意识到,作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地生活,为了家庭更加美好的未来和孩子一起努力!
我们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确定地说,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但是养育孩子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这两个方面,更多是我们要让孩子活在爱的氛围中,让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社会的美好,才能激发孩子愿意不断提升自己、探索世界和融入社会的期望。
2、教育孩子,我们需要先疗愈自己。
我们都知道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于是有很多父母在明知道自己做不到的情况下,也会在孩子面前做样子、摆架势,平时一个样,孩子在时又一个样,目的只有一个,想教给孩子正确的、成熟的行为模式。可是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或者自己情绪失控时,自己本能的应对方式就会让自己“吃相很难看”。
所以,真正的教育,是需要真实的言传身教,不仅是父母怎么做,父母是怎样的人更关键,温和的、平静的、包容的父母,才真的可以给到孩子支持和力量。
而成为这样的父母,我们就要面对一件事,需要看到自己内在的创伤,只有疗愈和抚平了这些自己心灵的伤痛,我们才能不会轻易的被各种事件触发到失控,才能获得成熟稳定的人格,这样的我们就不用再去强装做父母,也就可以坦然、真诚、自在的和孩子相处,温暖地陪孩子长大。
3、孩子是家族关系网上的一个点。
我们总想拥有一个完美的孩子,一个完全符合自己期望的孩子,于是,我们就会不断的捕捉孩子的不足,不停的纠正着孩子的言行,我们坚信只要自己足够细心、足够勤快,就可以培养出一个让自己骄傲的孩子。
结果却事与愿违,我们会发现孩子完全向着相反的方向去了,毛病越来越多,问题一个接一个,不仅学习成绩下降,身体和精神都趋于糟糕。
这时,我们会满腔怒火,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孩子身上,认定是孩子自己不听话造成了现在的一切。看着怒其不争的、让我们丢尽脸面的孩子,有些父母不仅完全放弃了对他的教养,甚至萌生了如果没有这个孩子就好了的念头。
可是,我们却忽略一个事实,每一个孩子都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社会中的,他们出生后虽然带有自己特有的某些人格,但在长大的过程中,却时时、事事都在受到抚养人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不仅会吸收父母身上的优秀品质,更也会被父母各自性格中的不足和缺陷深深影响。
所以,孩子身上的所有特性,都是父母教养和影响的结果。那么,当我们一次次地指责孩子的各种不足时,是否也要觉察一下,我们自己身上是否隐藏着孩子的这些缺点呢?
家,是一个房子,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一个团体,更是家人们相伴休息的地方。所以,家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充满爱与支持的、可以给到家人们滋养的房子。
那么,忙碌的父母们,请你偶尔暂时停下时,问问自己,你的家中还有爱吗?每次回到家里时,你能得到放松和充电吗?你的孩子和伴侣能在累了一天时,回到家中得到力量和滋养吗?
让爱回家!
从今天起,让我们尝试在进家门之前,深深地呼吸几次,卸下白天的疲惫和烦躁,带着微笑打开家门,让爱的能量在你的家中安然的流畅,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