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联合吕布击杀董卓,东汉名臣之墓,许昌小众景点也不错

许昌是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留下了丰富的三国遗迹,据统计有80多处。在许昌清潩河西岸,有一座墓冢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谁的墓冢呢?

一、清潩河畔卧忠臣

圆形的封土堆,有5米多高。上面长满了青草和大大小小好几种树木。墓冢背靠清潩河,面朝西方向。墓前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有176平方米,周围有苍松翠柏环绕。

王允墓前立有两块碑刻,上面都刻有三个大字:王允墓。附近村民也称为“堰口汉墓”。据说,王允衣冠冢上长有五棵柏树,现在只剩下一棵了。

下面,还有必要介绍一下墓主人王允的生平。

二、出身名门系忠臣

王允(137~192年),字子师,据《后汉书》记载,他是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官宦世家,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19岁任公职,他秉公为官,名声越来越大。

汉献帝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初平三年,巧设“连环计”,与吕布一起成功谋杀董卓。后来,王允被董卓的部将杀害于长安,当时才五十六岁。

公元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念其忠贞,专门为王允在许昌修建了衣冠冢。可见,清潩河畔这座王允墓,其实是他的衣冠冢。

三、功过是非后人评

后人对王允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褒扬的,认为他与吕布一起除掉董卓,为东汉王朝除去了一大奸臣。也有贬低王允的,认为是他的性格葬送了自己性命,也彻底毁灭了东汉王朝夺回权力的最重要的机会。

王允虽然有为朝廷剿灭乱臣,暂缓危难大局于一时之壮举,却无挽狂澜于倾倒,救百姓于水火之谋略,他刚烈的个性曾经让人无比感慨,又令人无比叹息。

不过,我们只要仔细看看王允的生平事迹,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王允的确是东汉王朝的一名忠臣。

四、一抔黄土慰英杰

这些年,许昌对三国文化推崇有加,对三国遗迹也加大了保护力度。这张图片是王允墓之前样子。低矮的墓冢封土堆,上面长满了杂草灌木。可能是游人喜欢登上墓冢的顶部,上面留下了一条窄窄的小路。

2015年,许昌市对王允墓进行本体加固和周边环境提升改造。2017年1月,王允墓被认定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看到的,是修缮后的王允墓。墓冢的封土堆加高了,周围用石板加固了。墓冢顶部的柏树保留了下来。还是有些游人喜欢登上墓顶,在封土堆上,还是留下了一条窄窄的路,通向墓顶。

站在墓冢前,叹古惜今,历史风云激荡,荡涤多少英雄豪杰,一代名臣终究湮灭于一抔黄土。了却生前事,何计身后名。墓冢上的野草迎着春风摇曳,似乎是在诉说着王允不平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