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动物农场》:人都是要死的,没必要活得太“规矩”

1927年,24岁的奥威尔决定辞去体面高薪的工作,去当一个前途未卜的作家。

他的决定,遭到了全家的反对,父亲语重心长地说,这工作以后有退休金。

母亲则威胁说,奥威尔要是不顾反对坚持辞职,就是忘恩负义,因为他们可是省吃俭用才将他供出来的。

可奥威尔不顾反对,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开始写作。

然而,奥威尔的写作之路,并不顺利,他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穷困潦倒的生活,才在卖文为生的路上求得温饱。

1945年,《动物农场》终于出版,大火。

奥威尔彻底出名了,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本书在出版之前,竟然惨遭许多出版社退稿。

退稿的原因更是奇葩,因为奥威尔在书中让一群猪做了领导,这让许多人感觉被冒犯了。

有人说:

如果这部寓言中的统治阶级不是猪,就不会冒犯那么多人。

作品出版后,奥威尔也声名远播,他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大师,可是奥威尔却决定远离名利场,开始隐居写作。

人生只有一次,不要被世俗裹挟着去活,对待生命,不要害怕,不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即使失败了,也是虽败犹荣。

01

世界是一个笼子,人的生活,是笼子中的笼子。

动物农场的琼斯先生,在睡觉前,把鸡舍都上了锁,试图将它们困在笼子里。

可是,因为酒喝多了,还有好些旁门小洞都忘了关就去睡觉了。

等琼斯先生睡下后,动物农场里有了一阵轻微的晃动,声音席卷着整个农场。

动物们全都在大谷仓集合起来,那头活了十几年的德高望重的老猪麦哲,让所有动物都来听它布道,因为它在夜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最先到来的,是三条狗。

接着到来的几头猪也当即在大谷仓安营扎寨,母鸡停在窗台上,牛羊们在猪的后面趴了下来。

总之,所有动物都来了,想听听那头智慧的猪,到底要给它们讲什么。

终于,老猪开始了它的讲话,它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在去世之前,它要将自己的智慧留给其他动物。

它问所有动物:

我们过得究竟是什么日子呢?

它自己回答:

我们的生命的悲惨的、劳苦的和短促的,我们生了下来,被强迫干活,勉强维持生命,直到筋疲力竭,一旦没了价值,就会被拉到屠宰场,进行骇人听闻的残酷杀戮。

所有动物,只要成年,就再也不知道什么是快乐或者休闲,没有自由,只有没完没了的劳动和苦役。

老猪又总结,它们活得这么悲惨,不是因为懒惰无作为,不是因为土壤贫瘠。

而是因为,所有的劳动成果都被人类偷走了。

鸡努力生蛋,蛋却被人类享用,奶牛努力产奶,奶却是人类的饮料。

最后,老猪号召所有动物起来反抗。

它告诫所有动物,要是有谁对你说,人和动物共同富裕,人富即动物富,那都是谎话,绝对听不得,人只为自己谋利益,不为其他动物谋利益。

它还说,所有动物一律平等。

布道结束后的三天,这头猪悄然离开人世。

可它在动物们心中埋下的自由的希望,却像种子一样,开始在它们的心中发芽,成长。

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

因为它会在某些阴暗中照亮我们,引领我们前进。

02

老猪麦哲死去后,动物们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在农场主人琼斯的管理下,动物们依然过着悲惨的生活,干不完的活儿,加不完的班。

可老猪麦哲的演讲,还是给那些比较聪明的动物带来一种巨大的心灵冲击。

以前,它们习惯了被奴役,习惯了被压迫,觉得这就是动物的命运。

可如今,它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

在所有动物当中,最聪明的是两头猪,一头叫斯诺鲍,另一头叫拿破仑。

它们用心琢磨老麦哲留下的预言,最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每个星期,总有几个晚上,它们都在向其他动物传播自己的思想。

在它们的不断传播下,所有动物都有了一个造反的念头:用造反去争取平等和自由。

有一天晚上,动物们干了一天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食物,它们忍无可忍,开始了反抗,起义正式开始。

琼斯先生被赶出了动物农场,灰溜溜地逃跑了。

从现在起,动物们就成了农场的主人,它们开始自己管理自己。

不出意外,聪明的猪,就成了所有动物的领导者。

它们制定了一些法则,所有动物必须遵守,法则规定:

所有动物一律平等,所有动物不得卧床,所有动物不得直立行走,不得饮酒,不得伤害其他动物。

在猪的带领下,所有动物开始卖力干活。

当然,猪不用干活,因为它是领导,在指挥其他动物干活。

这一年,动物农场大丰收。

有些自由,需要反抗才能得到,有些奴役,却在顺从中越发牢固。

03

在动物农场,有什么重大的议题,都是猪提出建议。

别的动物只知道表决,却从未提出任何建议,它们不思考,缺乏思考能力。

此时,猪给自己设立了指挥部,夜幕降临,它们就在这里开会,组织各种活动和运动,成立了动物委员会,为母鸡成立产蛋委员会。

猪还开启了读书班,号召其他动物一起学习。

除了猪之外,狗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它们也成了猪的跟屁虫。

一开始,所有食物,确实都在平均分配,可是后来,猪好像就变了,它们悄悄享用牛奶,独自享用苹果。

其他动物虽然嘟嘟囔囔发着牢骚,却也于事无补。

对此,猪出来解释说,它们每天工作繁重,不得不多吃一点,它们厚颜无耻地宣布,它们根本不喜欢这些食物,只是为了健康不得不吃,因为只有健康了,才能继续领导其他动物。

此时,猪已经比其他动物更平等了。

可是那些迟钝的动物们,还没能觉察到,它们辛苦争取来的自由,正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奴役。

十月,玉米才刚收割完,琼斯先生就带着手下卷土重来,试图夺回庄园。

斯诺鲍率领动物们进行庄园保卫战,打败了琼斯先生的队伍。

战后,动物们反复讨论,将这次重大的保卫战命名为“牛棚大战”。

还设立了军功章,斯诺鲍当之无愧成了战争英雄。

生活本来平平静静,食物也足够过冬,可是猪却在忙着规划下一个季度的工作,想要做出各种改革。

它们决定,要开始一个大工程,建造一个大风车,它们宣称,建成之后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以确保动物们每周只需要花费三天时间干活。

这个饼画得很好,动物们都很喜欢。

当然,它们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它们永远都听从讲话的那个。

不思考的人生,连方向都是别人给的。

04

猪成为领导者的时候,狗也成了猪最忠实的拥护者。

这些猪很聪明,知道给其他动物洗脑,它们鼓励其他动物努力工作,给它们画饼,让它们觉得,不努力都对不起自己。

可那些猪,什么也不做,反而享用了最好的资源。

猪给其他动物洗脑:

勇敢和努力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忠诚和服从。

于是,动物们像奴隶一样干活,没日没夜,工作比琼斯先生管理的时候还繁重,但它们乐在其中,心甘情愿流血流汗甚至牺牲。

因为它们一直觉得,它们是在为自己干活。

可它们不知道的是,它们的劳动成果,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它们,而是那些没干活只说话的猪。

拿破仑成了动物唯一的领导者,所有动物都听从它的命令。

一开始,动物们一周还有一天休息时间,后来,拿破仑宣布,星期天也要干活,这个工作是自愿的,但缺勤的动物,扣除一半的粮食。

被迫的自愿,只是一种压迫而已。

在猪的监督下,风车工程开始动工了,动物们不得不更加疲劳地干活,猪为了更轻松,把狗也纳入了管理团队,狗成了猪的中式的爪牙。

狗成了监工,它们的咆哮声让所有动物害怕。

一开始,动物们规定,不许和人类来往,可是成为领导者的猪,竟然开始和庄园外的人们,做起了买卖。

鸡生的蛋被拿出去卖,有些动物累死了、病死了,拿破仑也不愿放过,而是将它们卖给外面的屠宰场。

动物之间,越来越不平等。

曾经的戒律还说,所有动物不得卧床铺盖被褥,可是,猪却住进了琼斯先生的房间,躺在床上,盖着被子。

这些猪甚至厚颜无耻地说,这是对它们辛苦工作的犒劳。

总之,动物之间,越来越不平等。

猪凌驾于所有动物之上,说一不二。

当我们听从什么的时候,就要做好被什么奴役的准备。

05

动物庄园里,有些东西越来越奇怪。

所有动物最初都是为了平等自由而反抗人类,它们将人类赶了出去,争取到了平等和自由,可是如今,这种平等和自由正在慢慢失去。

拿破仑和外面的人做生意,签了一项每周交付四百个鸡蛋的合同,鸡听说后,强烈抗议,为了反抗,有些鸡故意飞到高处下蛋,让鸡蛋摔得粉碎。

这是动物们反抗琼斯先生之后,第一次带有造反意味的反抗。

可拿破仑很快就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它停止给鸡食物,让它们饥饿,鸡坚持了五天,饿死了几只鸡,便不得不放弃反抗。

拿破仑对所有动物实施规训和惩罚,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威,它身边时刻跟着几条威猛的恶狗。

它除掉所有有反抗意图的动物,以确保自己的权威不被质疑。

可是所有的动物都记得,它们开始制定的律法中,就有“所有动物不得伤害其他动物”。

可是,等到它们再去看律法的时候,发现律法竟然变成了“任何动物不得伤害其他动物而无缘无故”。

动物们对此感到莫名其妙,要是它们聪明一点,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已经变了。

风车工程让所有动物精疲力尽,还有些动物为此付出了生命。

可是,在即将完工的时候,却遭到了破坏。

可拿破仑并不就此罢休,它鼓动动物们,重新建造,动物们不得不再一次开始沉重的劳动。

当所有动物都被沉重的劳动压着的时候,就没有时间去思考自由不自由,就没有精力去思考平等不平等。

这样的动物们,最容易被统治,最容易被管理。

06

时间流逝,最初参与反抗争取自由和平等的那些动物,许多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是作为领导者的拿破仑,正在一点点毁掉当初的戒律,它开始饮酒。

然而,当动物们去看戒律条的时候,却发现变成了“所有动物不得饮酒过度”。

它们一次次建造风车,好像在建造一个梦,一次次破碎,一次次试图完善。

动物们不知道的是,追求自由和平等,就是这样一个梦,它需要我们一直去维护,因为总有外在的东西,试图压迫我们。

拿破仑曾经说过,所有动物,劳动到一定年龄,就可以退休,可实际上,没有一个动物真正退休过,直到被榨干最后一滴血。

它们拼命劳动,可是除了猪和狗,其他动物仍然没有变富。

而猪和狗的数量,正在不断变多,可是这些猪狗,并不参与真正的劳动,它们在“统治”和“管理”其他动物。

它们住着更好的屋子,享用着更好的物质。

可以说,是其他动物的劳动养着它们。

有一天,动物们惊讶地发现,猪开始直立起来,用两条后腿走路,可是动物们依稀记得,所有动物不得两条腿走路。

直到有一天,有些经历过起义的动物,惊讶地发现,曾经的戒律变了。

后来,所有的戒律变得只有一条:

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猪领导的动物庄园,和人类的接触越来越密切,动物会和人在一起打扑克,一时之间,竟有些分不清到底谁是动物,谁是人。

奥威尔说:

而今,不必再问在猪的面孔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外面的众生灵从猪看到人,从人看到猪,再从猪看到人,但他们已经分不清谁是猪,谁是人了。

奥威尔写的是一群动物的故事,可是看着看着,竟从这些动物身上看到了人的影子。

人类通过反抗争取来的自由,却在习惯和顺从之中,一次次失去。

人的自由,不争取不会到来,可是这东西,却会温水煮青蛙一般慢慢失去。

07

关于《动物农场》,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

西方文学自《伊索寓言》以来,历代都有以动物为主的童话和寓言,但对二十世纪后期的读者来说,此类作品中没有一种比《动物农场》更中肯地道出了当今人类的处境了。

当今人类,是什么处境?

没有自由的时候,人们想要争取自由,可是那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自由,却会突然被什么东西夺走,对人来说,可能是房贷,车贷,是生活,是生存。

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在争取自由的路上,就是失去自由的路上。

在《动物农场》里,那些动物被猪鼓动着去干活的时候,它们都有一种可悲的错觉,觉得再苦再累都是为了自己。

它们觉得,只要再努力一点,就可以得到应该得到的一切。

可实际上,绝大多数动物,到死都得不到它们想要的东西,那个叫拿破仑的猪,既没有让动物饿死,也没有让它们富裕,而是让它们觉得只要再努力一点,就可以富裕起来。

可悲的是,它们的劳动,到死都只是在生存,因为裹挟它们的东西越来越多。

这一点,确实与人类的处境极为相似。

我们努力工作,总觉得只要再努力一点,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生活,可是很多时候,可能到老,都没法真正得到。

人生只有一次,所有人最后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结局,那就是死亡。

因此,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去对不平等说不,去对不自由说不,去反抗,去争取,而不要习惯和顺从。

你想要的自由和平等,若你不去争取,是不会无缘无故到来的。

你以为的已经得到的平等和自由,若不小心,就会变成奴役和束缚自己的东西。

文|不有趣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