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8岁的张幼仪在美国纽约安详离世,她的墓碑上刻着“苏张幼仪”四个字。
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藏着她对前夫徐志摩一生的态度,有人说这是她对徐志摩无声的嘲讽。
从包办婚姻到彻底决裂
张幼仪1900年出生在江苏宝山一个富裕人家。家里有钱有势,爷爷当过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哥哥张嘉璈后来还成了民国时期的大人物。
她小时候日子过得挺滋润,12岁就考进了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算是接受了新式教育。不过,那个年代女性的命运多半还是捏在家族手里。
她15岁,哥哥张嘉璈给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对方是18岁的徐志摩。
徐志摩是浙江海宁人,家里也是富商出身。他长得帅,又有才华,写诗写文章都是一把好手,但对这桩包办婚姻打心眼里不乐意。
据说他第一次见张幼仪就嫌弃她是“乡下土包子”,觉得她没文化,跟不上自己的思想。不过,家里压力太大,他也没辙,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1915年12月5日,两人在浙江办了婚礼,场面挺热闹,可新郎心里一点也不开心。
婚后,徐志摩对张幼仪冷得像块冰。两人说话不超过几句,他压根不想搭理她。1916年,他跑去天津读北洋大学,后来又转到北京大学,把张幼仪一个人扔在家里。
她传统观念深得很,觉得嫁了人就得守本分,默默操持家务。1918年,她生下大儿子徐积锴,结果徐志摩还是那副爱搭不理的样子。
孩子刚出生没多久,他就跑去美国留学,先在克拉克大学,后来又去了哥伦比亚大学,把张幼仪和襁褓里的儿子丢在国内。
1920年,徐家父母看不下去了,催着张幼仪去英国找丈夫。她满怀希望地坐上轮船,漂洋过海到了伦敦。可到了那儿才发现,徐志摩对她还是老样子,冷淡得不行。
1921年,张幼仪又怀孕了,她以为这回能有点转机,谁知徐志摩直接让她把孩子打掉,还甩出一句要离婚。
传统观念里,离婚是天塌下来的事,她完全没法接受。可徐志摩铁了心,连个解释都不肯多给,直接跑了。她没办法,只能找二哥张君劢帮忙,先去了法国,后来又辗转到德国柏林。
1922年,张幼仪在柏林生下二儿子彼得。孩子刚出生,她就收到徐志摩寄来的离婚协议。她不甘心,坚持让他当面说清楚。
徐志摩匆匆赶到柏林,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说:“林徽因要回国了,我得赶紧离!”原来,他在英国剑桥认识了林徽因,觉得那才是他的真爱。
张幼仪这时候才算彻底死心,签了字,结束了婚姻。她也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按西式法律离婚的女性。
这段婚姻,从头到尾都是徐志摩的不情不愿和张幼仪的忍气吞声,最后散伙的时候,他眼里只有新欢,根本没顾及她的感受。
从阴影里爬出来,活出自己的精彩
离婚后的张幼仪在柏林报了裴斯塔洛齐学院,学幼儿教育。那时候她带着刚出生的彼得,租了个小公寓,白天上课,晚上哄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很充实。
1925年,彼得三岁的时候得了重病,没能救回来。她抱着孩子的衣服哭得撕心裂肺,可生活还得继续。她收拾心情,带着大儿子徐积锴回了上海,决心重新开始。
回国后,张幼仪靠着八弟张禹九的帮忙,开了一家叫“云裳”的公司,专做高端女装。
那是上海第一家这种类型的公司,她亲自操刀设计,把西式剪裁和中式刺绣结合在一起,做出来的衣服特别受欢迎。上海滩的名媛都抢着买,南京路上穿着云裳旗袍的女人成了一道风景线。
1928年,她又在哥哥张嘉璈的引荐下,当上了上海女子储蓄银行的副总裁。她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办公桌直接摆在大厅,跟员工一块儿干活,业务亲自上手,特别接地气,口碑好得不得了。
虽然跟徐志摩离了婚,她对徐家却没撒手不管。她一直以义女的身份照顾公婆,每天去看他们,家里大小事都帮着操持。大儿子徐积锴也被她养得很好,教育没落下,后来还出国留学。
1931年,徐志摩坐飞机失事死了,留下一堆烂摊子。陆小曼那时候手足无措,张幼仪站出来,帮着办丧事,整理遗物,还把他的诗集编好出版,让他的文学作品没被埋没。
墓碑上的四个字,到底啥意思
1988年1月23日,张幼仪在纽约曼哈顿的家里去世,享年88岁。她的墓碑上刻着“苏张幼仪”四个字,这几个字后来被很多人拿来解读,尤其是跟徐志摩的关系联系起来。
“苏”是她第二任丈夫苏纪之的姓,1953年,张幼仪在东京认识了苏纪之,他是个中医,两人聊得投缘,后来结了婚。苏纪之对她很好,婚后日子过得踏实幸福。
1972年,苏纪之去世,她被儿女接到美国,晚年一直住在纽约。墓碑上用“苏”开头,说明她选择了跟苏纪之的婚姻身份,而不是徐志摩留下的任何痕迹。
有人说,这四个字就是对徐志摩的嘲讽——你当年嫌弃我,抛弃我,可我后来活得比你好,找了个比你靠谱的人,过上了你给不了的日子。
徐志摩一生追着浪漫跑,34岁就因为飞机失事没了。他跟林徽因没成,跟陆小曼的婚姻也乱七八糟,最后落得个早逝的下场。
而张幼仪,活到88岁,事业家庭两手抓,晚年儿孙满堂,安稳幸福。这么一对比,“苏张幼仪”这四个字就像在说:你看,我没你也能过得这么好,甚至更好。
张幼仪从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到独立自强的女性,走了多远的路啊。她用这一生告诉所有人,女人不是谁的附庸,活出自己才是硬道理。
参考资料
张幼仪:她的人生从被抛弃开始,倔强的人格却赢得了一致好评 搜狐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