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奔得赵家四小姐
这是赵一荻16岁时,和表兄妹们在香山的留影,非常秀美。
难怪张学良在1929年,不顾国仇家恨的局势,仍有闲情将赵一荻迎入门中。
1929年3月的天津火车站,17岁的赵一荻身着藏青色学生装,登上开往沈阳的列车。
原来三个月前,奉系少帅张学良发来邀约,称“奉天春色正好,盼共赏樱花”。
已深陷情网赵一荻,不顾父亲登报断绝关系的威胁,以秘书身份来到奉天。
赵一荻在回忆录中写道:“人们说我私奔,其实是奔向一种可能。在那个女子不能自主的年代,我只是想试试,爱能不能战胜所有规矩。”
其实,这场被当时文人斥为“伤风败俗”的出走,早在一年前已埋下伏笔。
1928 年秋,天津蔡公馆的舞会之夜,16 岁的赵一荻与张学良相识。
赵一荻出身名门,父亲赵庆华曾任东三省外交顾问,她自小接受良好教育,容貌秀丽。
张学良则是东北军统帅张作霖之子,风流倜傥。
两人在舞池中翩然起舞,彼此眼中尽是欣赏,一段情缘就此种下。
1929年1月,张学良托人送来两张奉天汉卿公署的请柬,邀赵一荻以“私人秘书”身份赴宴。
赵父赵庆华得知消息后,深夜将女儿叫至书房,指着墙上的“忠孝节义”匾额长叹:“汉卿身边已有于氏,你若去了,便是妾室,赵家世代清誉毁于一旦”。
但此时的赵一荻,一心只想着奔赴憧憬的爱情,哪里听得进去父亲的劝诫。
在沈阳北陵那栋欧式小楼里,赵一荻度过了最初的甜蜜时光。
张学良为她种下成片的玫瑰,却始终无法给予正式名分。
原配于凤至以 “少帅府不能有两位夫人” 为由,将她安置在外面。
从此,赵一荻以秘书的身份陪伴在张学良左右。
她聪明能干,帮助张学良处理一些事务,两人感情日益深厚。
1930年,赵一荻还为张学良生下了儿子张闾琳。
幽居岁月
这是赵一荻在陪伴张学良软禁时得合影,身材非常高挑。
1936年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开启长达54年的幽禁生涯。
在于凤至不得不赴美就医时,赵一荻做出了一生中最艰难的抉择:将年幼儿子托付给美国友人,只身前往贵州阳明洞陪伴张学良。
在深山里,他们住木板房、自己劈柴生火,她亲手腌制木耳豆腐汤,用简陋食材维持生活。
夜间,赵四小姐在煤油灯下缝制棉衣,张学良则就着昏黄光线研读明史。
张学良在日记中写下:“吾爱赵四如命,无她则生无可恋”。
这是赵一荻喂鸡时,张学良拍下得照片,半身裙搭配白色衬衫,依然非常有气质。
1947年,他们被转押台湾新竹井上温泉。
这里条件更差:木板房阴暗潮湿,没有电灯,看守队长刘乙光态度恶劣,甚至克扣物资。
赵一荻只得买回几十只鸡仔,每天喂鸡、补贴口粮,过着清贫得日子。
1955 年,赵四小姐因尿血住院两月,张学良在井上温泉独自度过中秋。
他在日记中写道:“满院小草上都是冰霜,温度为零下一度,桧山上积雪可望。”
并附上给赵一荻的信:“假如你在家,多么好玩哪。”
信末自嘲:“你别‘乐不思蜀’哟?” 幽默中藏着深深的思念。
1964年7月,台北基督教堂内,64岁的张学良与51岁的赵四小姐举行婚礼。
因基督教义要求一夫一妻,张学良与于凤至离了婚。
婚礼上,黄仁霖主婚,宋美龄、张群等好友见证。
张学良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得与一荻结为夫妇,此生平最幸之事。
去世后合葬
1990 年,张学良结束幽禁,与赵四小姐定居夏威夷。
他们每周去教堂礼拜,在海滩散步,偶尔回忆过往。
赵四小姐晚年患肺癌和红斑狼疮,张学良不离不弃,每日为她按摩、读报。
2000年6月,赵四小姐病危,张学良坐着轮椅守在床边,紧握她的手。
她弥留之际低语:“我最放心不下的是你”。
短短九个字,让百岁的张学良哭得像孩子一般。
次年,张学良便也追随而去。
两人合葬于檀香山神殿之谷,墓冢朝向东北,寓意魂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