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中国的东北,二战从此开始。而在战争期间难免会存在被敌军俘虏的风险,作为战俘,自己的生死在敌军面前可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对待战俘这方面,属日军最残忍。
比较著名的有在中国设立的“731”战俘营,对无辜的中国人民实行残忍的细菌实验,还有震惊世界的巴丹死亡行军——约8万美菲战俘被押送到120公里外的战俘营,徒步前行不吃不喝,沿途还被刺死约15000人,但之前在一战时期日军却优待战俘,这是为何?
1914年6月28日,随着“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一战随之爆发。同年8月,日本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对德宣战,以夺取德国在远东地区的重要殖民地——青岛,在为期两个月的海陆空的联合进攻,最终以优势的兵力战胜驻青德军,德军大败,4688名德军战俘被押送到日本。
日本将这些战俘安置到12个不同的战俘营中,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日军却对他们笑脸相迎。在日本政府和军队中,有一大批亲德分子。当德国战俘被送到日本后,他们很快进行了干预,给了德军战俘高规格的优待。
对这些德国战俘不仅好酒好菜招待,而且还给发工资(按照日本陆军标准)即使当时的经济并不发达,甚至在里面建设商业街,和普通的日本公民没什么区别。就这样在日本吃喝玩乐6年,也就是1920年才被送回,在此期间还曾收到盟国英军的抗议,但日本却是置若罔闻。
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日本在当时加入了海牙国际公约,这个公约的主要目的就是限制军备和保障和平,但也有保护战俘人身安全的条例,日本也有正当的理由去优待德国战俘,以此来拉拢德国,此所谓“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靠着德国的跳板,日本才有可能翻身。
由于明治维新的影响,日本一直模仿照搬西方的模式与文化,而这些德国战俘正是学习的目标。德国战俘除每天早晚两次报到、每周一次体检外,并无特别的劳役要求,部分战俘营亦允许到营外活动,德国战俘中并不仅仅都是军人,还有大量的记者、商人、技术工人等,他们都是日本人非常紧缺和仰慕的人才。
所以日本人把他们当成了座上宾,让德国人给日本人做指导。平常没有压力的生活,让这些德国人享受在欧洲的惬意,这时的日本人开始去模仿他们,学习并接受欧洲的事物,这对于渴望西化的日本人来说正是绝佳的好机会。不仅引进了新式的教育,连饮食,音乐也一并的学习,十分的彻底。
在一战前宣告日本崛起的一场战争——日俄战争,让日本挤进了列强的圈子,但列强和日本关系并不友好,即使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提升了综合国力,而一战作为列强的资本游戏,正是日本提升本国的国际知名度以及和西欧列强打好关系的机会,而且日本一直宣扬军国主义,这和德国的法西斯主义不谋而合,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
在释放德国战俘后,德国得知此事开始与日本密谋,打算和日本,意大利一起共同统治世界,在1940年9月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称《柏林条约》,标志着他们共同走向了法西斯道路。在二战的日本与一战中怯弱惶惶然的日本,已经完全不同了。日本用6年优待战俘的代价,换来与强国的合作,不得不说日本很有远见。
在国际秩序中,遵循的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而只有强者才会被尊重。德国强大,所以被日军俘虏才会优待,如果是其他国家,那真就不一定了。作为当今第二大经济体,我为祖国强大而感到自豪,中国再也不是之前那个被列强欺凌的弱小国家了。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吾辈青年扛起时代大任,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