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新的新疆银圆——喀什民国饷银五钱

民国二年(1913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喀什银元局用土法机具打造有一种特殊的银元,就是喀什民国饷银银元,面额只有五钱一种,铸额甚多,版式庞杂。此种饷银银元是民国二年停铸前清的喀什背龙饷银五钱后接着开始改铸的。银元正背面图文均系创新。

喀什民国饷银五钱银元正面为汉文,内圈中写“中华民国”四字,外圈左右侧的小花饰有小五角星、六瓣小花朵、带枝蔓的大花和带底座的小花束等,构成不同的版式。外圈上半部有“饷银五钱”四字,自右至左,依逆时针方向读。下半部有“新疆喀造”四字,自右至左,依顺时针方向读。背面为双五色旗交叉图案,旗面作五竖条,显系仿照省城迪化的壬子饷银背面图案而来,因喀什地理位置偏僻,相比迪化距离内地更远,消息更为闭塞,凡事均需参照省城迪化的情形来办理。

所以省城把五色旗画错了,下面的喀什道也就依样画错。银元背面中间上下方均为老维文,上方维文自上而下逐行读,为汉文“中华民国”之音译,下方维文自下而上逐行读,为汉文“饷银五钱”之音译)或汉译:饷银(音译)五钱。维文之间嵌有阿拉伯文小字纪年(回历1331年至1334年),有的版式维文之间还有暗花。

喀什民国饷银五钱是新疆银元体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银元,它把清代的“饷银”二字和中华民国的纪年运用到同一枚银币上,显得格格不入,这也体现了中华货币文化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