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半个月,两军开始谈判,一直谈到500里防线仅剩北平孤城


1948年11月29日,以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围攻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地区为起点,三大战役中最后一战——平津战役正式拉开序幕。以傅作义为首的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共有50万大军,原本在这一区域占据2:1的绝对优势,但随着解放军东北野战军70余万精锐大举入关,现在已经处于1:2的绝对劣势。


刚开战,傅作义嫡系大部被围或溃散

11月30日,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1纵占领怀来,2纵占领柴沟堡、左卫,6纵占领万全,迅速从西、南两个方向完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将守军孙兰峰第11兵团堵在了城里。傅作义慌忙派出其起家王牌第35军前来救援,但该军刚到张家口,傅又感到形势不对头,担心其有失,紧急下令返回。

12月8日,第35军在撤退途中被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包围于北平以西的新保安。傅作义紧急出动第16军和第104军等部救援,结果第35军没有救出,这两个军反而遭遇伏击溃散,南口八达岭、怀来一线完全失守。华北“剿总”原本在北平以西集中了4个军16个师,其中傅作义嫡系共13个师,这也是他四分之三的本钱,现在基本都被关了禁闭。


傅作义被迫谈判,提出6项要求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傅作义赶紧通过关系与中共方面联络,希望开展和平谈判。12月16日下午,傅作义派出的代表终于在北平城外八里庄与解放军代表碰面。但此时,傅作义依旧掌握着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的500里防线,控制着40余万部队,因此并不打算轻易服输。

一上来,傅方代表就狮子大开口,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北平、天津塘沽、张家口、绥远地区全部一起解决;

2. 为傅作义的和谈行动保密,以免受到军统中统的阻挠和破坏;

3. 谈判期间双方停止一切攻击行动;

4.为了能得到蒋介石的一部分飞机,请解放军先退出南苑机场;

5.为加强在北平城内傅作义嫡系部队的力量,以便能更有效地控制蒋系中央军,请解放军将被围在新保安的35军2个师放回北平。如解放军不放心,可派部队掺杂在回城部队中一起入城;

6.傅作义通电全国,宣布华北和平解决,建立华北联合政府,傅作义参加华北联合政府,华北“剿总”所辖部队交由华北联合政府指挥。


谈判不成,需要打掉幻想

在这些条件里,对谈判保密这条无可厚非,但请解放军退出北平南苑机场、撤围新保安等要求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还妄想成立华北联合政府,将原华北“剿总” 部队改隶联合政府。这更是根本无从谈起。既然谈不成,那就只有打了,然后再继续谈。

12月22日,对新保安的总攻开始,至下午5点占领全城,第35军军部及两个师共1.6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64门、汽车377辆。第35军军长郭景云也自杀身亡。同日晚上,驻张家口的孙兰峰部弃城突围,结果在我军堵截下迅速溃散,除孙兰峰率少数骑兵逃脱外,其余5个步兵师,2个骑兵旅共5.4万人被歼灭。


1个月连下数城

至此,傅作义的嫡系三大王牌部队中,第35军覆灭于新保安,第104军溃散于救援新保安途中,第105军覆灭于张家口外围,加上其他损失,傅作义大部分本钱都赔光了。平津前线司令部与傅作义第二批代表的谈判正进入最后关键时刻,傅作义仍未定下最后决心,当天津守将陈长捷等人与其联系时,其回复:“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1月14日,东北野战军集中5个纵队22个师和炮兵、坦克兵工兵等共34万人,开始强攻天津,至15日全歼守城国民党军10万余人,生俘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驻守塘沽的国民党军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眼看形势不妙,遂率部乘船逃跑;1月17日上午,东北野战军消灭留守的保安第5团等部,塘沽解放。至此,傅作义手中就仅剩北平孤城一座,虽然还有20万部队,但已无翻盘可能。


天津解放

1月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上》上签字,并公开发表广播讲话。当天,傅部嫡系骑兵第4师按计划率先出城,随后一周,城内部队陆续出城接受整编,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北平守军移交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