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之前,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先到韩国,宣称德韩都要摆脱对华依赖

据观察者网报道,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率领商业代表团将访问中国。

在动身之前,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就表示,哈贝克此次访华的重点议题,是向中国说明德国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并不和欧盟一致,德国也在寻求能源来源的多元化,避免风险。

除此之外,欧盟对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征收“反补贴关税”,也将会是核心议题之一,哈贝克此前不止一次指出,反对欧盟以惩罚性关税对待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因为如果中国出台对等的反制裁措施,将对德国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国市场是德国汽车的最大、且最主要的市场之一。

除此之外,哈贝克在动身之前表示中国是全球政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议题中,中国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因此保持中德之间的对话对两国都至关重要,德国也并没有与中国“脱钩”的想法。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哈贝克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在中欧之间充当调解员的角色,以解决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并向中国说明德国在该问题上的态度,以避免影响中德之间的经贸关系。

不过从哈贝克在韩国的表态来看,哈贝克在对中国充满“赞美”之情的背后,似乎带着更多的目的。

哈贝克此次访问行程不仅仅是对中国进行访问,还包括韩国,并于6月19日率先到访了韩国,哈贝克在韩国的表态与他访华的重点出现了矛盾之处。

6月20日,哈贝克在接受韩国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国的经济和德国有着很高的相似性,注重对外贸易的发展,德韩两国的经济发展都依赖于一个开放的市场以及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同时哈贝克也表示,德韩也有着共同的目标,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扩大原材料供应,减少对中国关键产品的依赖。

但问题是,德国和韩国有可能摆脱所谓的对中国“依赖”吗?答案是不可能。如果德国真的想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那么德国政府就不会反对欧盟对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措施,德国此举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保住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否则哈贝克也不会有这次的访华安排。

而韩国同样不可能做到。韩国的原材料进口极度依赖于其他原材料产地,并且中国同样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推动的中日韩三国首脑会晤,本身就是想要修复对华关系,加强对华贸易。

在韩国和德国都比较依赖中国市场的前提下,还想要减少对中国关键产品的“依赖”,这展现出的实际上是德国“既要又要”的态度,一方面不敢得罪美国,积极配合美国的对华“去风险”战略。另一方面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在欧元区整体衰退的情况下,寻求中国这个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从哈贝克的表态和行动上来看,德国对中国的最终目标,就是想要继续保持中国这个强大单一市场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削弱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在保证对华出口的前提下,减少对华进口。

这也间接反应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德国朔尔茨政府并没有默克尔的政治手腕。当年美国为了把欧盟绑上战车,弄出了欧债危机、叙利亚危机、英国脱钩等问题,再加上一个克里米亚事件,这些事件无一例外,都被默克尔四两拨千斤进行了化解,美国对欧洲可以说无计可施。

而面对俄乌战争的爆发,朔尔茨既没有展现出施罗德战略眼光,同时也没有默克尔的政治手腕。而随着俄乌战争的加剧,德国也被美国绑上战车,随之而来的就是在经济政策上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开始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而哈贝克在韩国的表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现在的德国在欧盟中虽然依旧是经济领头羊,但在全球范围内,德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德国在互联网、5G、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等未来产业中,可以说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这些领域成了中美竞争的核心领域,而德国引以为傲的传统汽车,在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注定会成为背景板,德国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影响力下行已经成为必然。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依旧寻求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追随者,难道美国能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明年,特朗普有很大概率会重回白宫,届时欧盟又会被当成中国之后,美国的第二大竞争对手,现在德国推动所谓的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可别最后成为了自断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