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李大嘴说
编辑 |李大嘴说
前言: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每个人眼中都有自己认为的中国最强王朝。
而作为两千年封建王朝中将星璀璨的西汉王朝,无疑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
悲催命运的始发
汉武帝时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中武德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在这期间,中原大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后世广为人知的著名将领。
这其中不仅有帝国双壁之称的卫青、霍去病,也不乏如李广这般名门之后又身负丰功伟绩的存在。
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李广,论其出身,可追溯至秦朝的李信,身为将门之后,自然是对行伍打仗一事颇有心得的,在文帝时期,李广便以良家子的身份参军入伍。
时值边疆动荡,有匈奴来势汹汹,年轻的李广因驱赶异族保卫边疆累历军功,便被朝廷擢升为中郎将,据史书记载,李广作为汉文帝的亲随,曾经多次陪侍左右,随其狩猎格杀野兽。
面对李广表现出勇武,文帝十分赞赏,有一次甚至十分感慨的说到:假如让你生在高祖帝代,做个万户侯又算得了什么!”
“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
时年吴楚七国旧地发生叛乱,身为骁骑将军的李广大败吴楚叛军,并亲自夺取叛军军旗,此一战,李广声名鹊起,然而命运的阴霾此刻笼罩在了李广的身上。
因梁王私授李广将军印,大军还师回京之际却被朝廷得知,于是朝廷便没有给他任何赏赐,也正是在这次之后,李广踏上了“难封”的道路。
直至汉武帝时期,得到赏识的李广成功的进入了皇帝的亲军部队,任未央宫卫尉。
需知道未央宫作为帝王居所,卫尉一职属于保卫皇权的最后一道封锁,汉武帝将其授予卫尉的职衔,必然是对李广十分看重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尚武的皇帝,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将自己最重要的战略目的定为“灭胡”,为了解决匈奴对汉王廷的威胁,武帝开始了一系列的部剧。
建元年间,武帝刘彻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图与西方诸国形成军事联盟共讨匈奴,为了达成灭胡的战略目的,其还在国内大力发展经济充盈国库。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以李广为代表的一众武将,出现在了武帝刘彻的北伐匈奴将领名单之上。
李广梦寐以求建功立业的日子很快便到了,四年后,李广被任命西出雁门讨伐匈奴,面对人数众多的匈奴部队,即便英武如李广,还是败下阵来成为了对方的阶下之囚。
与李广有过作战的匈奴人深知他的战力强悍,于是便想出了将其置于两匹马之间的网上,以此困缚不能行动的法子,可他们终究还是小瞧了李广的能力。
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汉书》
李广看到旁边一名匈奴骑着的骏马,心生一计,猛然翻身跳上了这名匈奴的马上,然后驱马狂奔了十余里,在打跑了几波追击的兵士后,这才逃回了汉庭。
在官吏的审度中,认为此次大战匈奴,李广所率部队伤亡惨重,兼之又成为了对方的俘虏,即便最后侥幸逃脱,但还是十分有损大汉王朝的脸面,应当处斩。
根据当时汉庭律法,赎金即可免罪,于是在交了一大笔钱后,李广虽被贬为庶人,但还是保全了性命。
再次启用征战匈奴
被朝廷罢免赋闲在家的李广,只好过起了“悠闲”的日子,无事便和隐居在蓝田的灌强到林中打猎,虽然每日猎物游玩,表面看起来无忧无虑,但李广此时的内心却是憋了火气的。
总有不知死活的人会在对方憋火的时候点燃那根引线,有一次李广带着自己身边的部曲想要进山打猎,不料却遭到了霸陵尉官的呵斥。
即便身边部曲加以解释,但醉酒的尉官还是不许通过,无奈李广只得夜里在亭中留宿,此事之后,李广便将此人记在了心里。
匈奴再次侵犯辽西,时任太守战死,韩将军败退,无人可用的武帝想到了被罢免的李广,于是便召其官复原职,任其为右北平将军。
得到机会的李广想到了曾经羞辱过自己的霸陵尉官,于是便借口将其调任至自己麾下,待其来到营地之后便直接将其杀害了。
随后几年里,李广因为抗击匈奴的战斗中表现英勇,得到了“飞将军”的称号。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霸陵尉官的死,也在一定层面上展现了李广作为将军却有着阴暗冷峻睚眦必报的一面,也正是因为缺乏了宽仁之心,其后来也注定不会有着太好的结局。
元朔六年,在武帝的旨意下,汉王朝开始大规模向匈奴用兵,此一战,李广受命跟随卫青的部队出击匈奴,然而经过惨烈的激战后,汉军各位将领皆论功封侯,李广再次无功而返。
三年后,李广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机会,时值博望侯张骞返京,带来了西域诸国的消息,汉武帝刘彻决心出击重创匈奴。
随即命令发兵西去,李广也以郎中令的身份得以参战,随行的还有被刘彻寄予厚望的张骞。
可李广再一次错失了封侯的机会,在其自右北平出发后,他便下令兵分两路,分给博望侯张骞一万骑兵,约定会和时间,可没想带才行了几百里便遭遇了匈奴的大股部队,被团团包围。
经过了一夜的奋力拼杀后,李广的军队终于等到了张骞的来援,可此时其所率的军队早已兵疲马乏,毫无作战能力,无奈李广只得遣兵回朝。
广袤的草原上,年轻的将领霍去病则完成了惊世骇俗的战斗成果,在强烈的对比之下,武帝虽然没有处罚李广,但还是因为其未获战功,没有什么封赏便匆匆了事。
大军迷路羞愧自尽
对于自己未能封侯,李广曾与星象学家王朔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自汉朝以来,每逢对匈奴的作战他都没有错过,其间封侯者数不胜数,自己却没有这个机会,究竟是为什么?
“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
李广表面上不说,但内心还是十分渴望能建功封侯,在当时的武帝时期,战争频发,对于武将来说,可谓是建功扬名的最好时机。
可李广身为当时与卫青霍去病并提的一流战将,却毫无封侯机会,着实令他烦恼。
公元前119年,渴望封侯的李广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机会,汉武帝为彻底剿灭匈奴,悍然发动了漠北大战,下令卫青霍去病李广为大将,兵分三路进击匈奴。
上天再一次没有眷顾这个可怜的人,因为事前卫青得到武帝刘彻的授意,认为李广年迈,恐怕不能承担前军的职责,否则会将单于放跑,导致错失军机。
卫青下令让李广随右军合并,可因为军队中缺少向导,李广的部队出发没多久便迷路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卫青军队在对峙单于时未能得到右军的援助放跑了对手。
错失战机功败垂成,李广羞愧难当,面对卫青的幕府人员审问下,将所有的过错都归结到了自己的身上,言明是自己迷路,和下属尉官没有干系,遂挥剑自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生前赫赫战功,最后却因为军中缺乏向导,致使大功未成,一生渴望封侯的他,一次次错过了自己的最佳时机,着实是让人感到可怜可惜。